登陆注册
1408832

青花四开光碗,明代青花开光人物

兴仁信息网2023-07-31 21:58:560

这个青花瓷碗什么年代,价值多少

图片太少,不能断代。民窑。有冲。价格百元左右!

青花碗有什么优点?

1、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2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

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3 、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显疏松,偶有开片,还有一种亮青釉。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没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经过打磨,光滑呈泥鳅背状,但没有后期雍正青花的滚圆,少见火石红,胎釉结合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

,产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体偏轻。

4 、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泽深沉含蓄,胎体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齐。

5 、早期青花瓷器使用浙料或江西、广东青料描画,呈色灰蓝,个别发色欠佳,浓重灰暗及蓝黑,与顺治青花特点很相似。

晚清的青花碗的市场价值是多少

三五千元吧

这个青花碗价格。

有一个明青花碗,真品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50000左右;不过今年的行情持续低迷,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著名的元青花大罐有哪些?

1.现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的“昭君出塞”图罐此罐腹绘九个人物,七匹乘骑(别的两骑当隐在山石后边)。九个人物中有男有,有老有少,或骑在立刻,或摇鞭步行。立刻驮着弓?|、行囊。观人物容颜、服饰有不同。其间骑在一匹白马之上,怀有琵琶,梳高髻的汉装女子是王昭君,前后各有一胡服女子随行。六名男人中,有的头戴貂冠,髡发驾鹰,着胡服;有的戴毡笠,着汉装。当是迎亲的匈奴使节和汉朝送亲的官员。

东京出光美术馆藏“昭君出塞罐“(高28.4cm)

2.罐腹的一侧,诸葛孔明头包软巾,身穿长袍,坐在苍松下的山石之上。头梳双髻的童子手捧书?L侍立一旁,左前方一双髻童子正倾身禀告。画面的另一侧,有一枝繁叶茂的垂柳。树下刘玄德戴交脚幞头,着长袍,躬身拜谒。关云长和张翼德在一边交头接耳。诸葛亮的高逸洒脱,刘备的求贤若渴,以及关、张二人的着急烦躁刻划得酣畅淋漓。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保藏有同一题材的青花带盖梅瓶,画面有所改变。诸葛孔明箕坐在茅屋之内,正在悠闲地观书,茅屋旁植松柏、篱笆,一名头梳双髻的童子挥彗打扫院子。另一边是刘、关、张三兄弟。刘备居前,躬身施礼。

裴格瑟斯基金会藏“三顾茅庐罐"(高27.6cm)

3.周亚夫是西汉名将,从前平定过吴楚暴乱,官封条侯,治军极端严厉。在他屯兵细柳营时,马不离鞍,士不卸甲,随时准备战役。一次,汉景帝路过,想进兵营看一看。守门的军士通知汉景帝,没有周亚夫的指令,不得开门,即便皇帝来访也不例外。汉景帝对周亚夫治军极为欣赏。这个纹饰的典型画面为:一面是周亚夫独坐大帐,周围站着持剑的军士和打“周亚夫”号旗的士卒;在另一个画面上,汉景帝和侍从正被挡在营门外等候开门。

安宅美术馆旧藏“周亚夫屯兵细柳营罐“(高27.7cm)

4.元青花“锦香亭”图罐。所绘场景出自元代著名作家王仲文的《孟月梅写恨锦香亭》,故事叙说了唐玄宗时期才子佳人与孟月梅浪漫而弯曲的爱情故事。蒙元帝国控制下的元代,前后缺乏百于年,时刻时间短,但它却在我国陶瓷历史上留下了浓黑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元青花瓷,更是璀璨夺目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件元代“锦香亭罐”造型正经,青花色泽浓艳,描绘的亭台、花草、人物都绘声绘色,布局疏密有致,是元青花瓷中难得一见的珍品。

王定乾先生拍得的“锦香亭罐"

4.此罐运用进口钴料绘出的青花纹饰共分四层,第一层颈部:饰水波纹;第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第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第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主题画面描绘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一再恳求下,容许下山解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车中,身体轻轻前倾,神态自若,超凡如仙,表现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态。车前两个步卒手持长矛开道,一位青年将军英姿勃发,纵马而行,手擎战旗,上书“鬼谷”二字,苏代骑马殿后。一行人与山色树石构成了一幅壮观而又美丽的山水人物画卷。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淡雅,画面丰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人物描写流通自然,神韵十足,山石皴染淋漓尽致,笔笔精到,非常完美,正如孙瀛洲先生所说的:“元代瓷器‘精者颇精’”。

英国古董商埃斯肯纳兹先生拍得的“鬼谷子下山图罐"

5.画面正中,几上设一香炉,周围一女子躬身祭拜。两侧衬以雕栏、假山、花树,体现的应为《西厢记》中崔莺莺“焚香拜月”的一幕。

亚洲一私人收藏家藏的“西厢记焚香罐"(高28cm)

6.话说隋朝末年,李世民率部攻击洛阳城王世充,王世充派帐下榜首大将——单雄信出任先锋,两军交兵僵持不下,李世民带了十几个人去探敌营,不料被单雄信观察先机,生生被他500兵将围困,李世民见情况不对,命部下一同逃去榆树林,就在危急关头,黑门神“尉迟恭”单鞭杀到,才把李世民救出重围。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农科所出土一件青花瓷罐。出土时口沿稍有残损,盆已破碎。罐腹绘“征战图”,据考证。内容为《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画面中头戴束发冠,身着战袍,手持长柄叉,已露败迹的骑马战将为唐将段志玄。紧随其后,驱马追杀者头戴凤翅盔,着甲束袍,双手持矛,为单雄信。隔山石一人头戴交脚幞头,着长袍,右手持鞭端坐立刻,身微侧,似对后边的人对语。此人为秦王李世民,后为尉迟恭,右手举钢鞭,左手握缰,策马疾驰而至。他头戴直角幞头,满脸须髯,盔甲外着战袍,一望便知是员骁勇骠悍的猛将。山崖间,旗幡猎猎,隐现三名手持长矛的战士。空地处绘怪石、云朵、柳树、双凤和灵芝。同一题材的青花盖罐,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也收藏了一件,画面一侧单雄信双手持矛,纵马前冲。另一侧有身着团花锦袍,骑在立刻的秦王李世民和手持钢鞭的尉迟恭。两人并辔而行。李世民头微侧转,尉迟恭左手点拨,两人似在交谈。尉迟恭死后,一卒双手擎旗。大旗上直书“唐太宗”三字。相比较而言,广西横山出土的瓷盖罐上所绘,少擎旗武士而多一战胜的唐将,更显得生动逼真。

美国波士顿馆藏“尉迟恭单骑救主罐"(高27.8cm)

7.元青花“锦香亭”图罐。所绘场景出自元代著名作家王仲文的《孟月梅写恨锦香亭》,故事叙说了唐玄宗时期才子佳人与孟月梅浪漫而弯曲的爱情故事。蒙元帝国控制下的元代,前后缺乏百于年,时间时间短,但它却在我国陶瓷历史上留下了浓黑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元青花瓷,更是璀璨夺目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件元代“锦香亭罐”造型正经,青花色泽淡雅,描绘的亭台、花草、人物都绘声绘色,布局疏密有致,是元青花瓷中难得一见的珍品。

万野美术馆藏“百花亭罐"(高26.7cm)

明朝早期民窑的青花有哪些特点

1·洪武(1368—1402年)

(1)青花云气纹碗,青花福字纹碗。此期民窑器质量很差,极粗,但有此写意瓷画的画笔简洁潇洒,如高士图,水莲纹,草书“福”、“寿”字等。

(2)青料。全部为国产料,发色灰暗,少数呈褐色。

(3)纹饰。碗外壁仅上部绘画,多见云气纹,笔法以一笔点划为多;碗内壁一般为口沿一周边饰,底心绘画,纹饰有兰草、牡丹、菊、莲、水草、蝶、螺、熊、鱼、松竹梅石、山水、高土、花托“福”字、草书福、寿字等。

(4)胎釉。胎色米灰,个别米黄色,粗糙,瓷化程度不强,常有未烧透的孔隙,为窑温掌抽不好所致。釉有很浓的影青味,有卵白釉、青白釉、灰青釉、地釉有白、发青,这是造成青花发色灰暗的原因之一。釉厚浑浊,出现开片,釉面松散。

(5)造型及制作工艺。多见墩式碗与折腰盘。圈足平切,底心有乳点,有粘沙现象,多见跳刀痕,旋坯痕,制作粗糙。有的碗带涩圈,发现有涩圈上有黑字的情况,钴料若不罩釉,烧成后即成黑色。由涩圈可看出当时有一种碗摞碗的叠烧工艺。见有花瓣形款,太极图款。

2·永乐、宣德(1403—1435年)

(1)典型器为青花寿字纹碗,南京博物院藏群仙献寿纹大罐。

(2)青料、纹饰。均用国产料,发色较灰暗,也有小铁锈斑,但不及官窑的大、深。纹饰布局同官窑。绘画多实笔。纹样中不见官窑的龙纹与藏文,除官窑中常见的各式折枝、缠枝花卉外,常见各种高士图,绘于碗心,几笔勾出人物形象,非常简炼,画面中常配有大片云,日本称为“云堂手”。犀牛望月纹一周常绘杂宝中相辅。月映梅纹的梅花,为空心梅。绘于碗外壁的云气纹,永乐碗中亦常见,但不象洪武时仅绘上半部分,而是外壁满绘。常用楷书“福”、“寿”字,乳虎吹喇叭亦常见。梵文开始启用,永乐时多在圆器内心作主题纹饰。而宣德时多用于边饰纹样。

(3)胎釉、造型及工艺。胎质粗,见气孔,色灰白。釉发青,肥润。碗不撇口,墩式。圈足根为两面斜削、平切。多砂底,少釉底,见跳刀痕现象。盘有圆口、花口瓜棱腹两种。大罐有胎接痕,常因烧结不好而掉底。露胎处见窑红,盘、碗常见芝麻酱釉,俗称檀香口。

3·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年)

(1)典型器。由于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时局不安定,民窑生产受到影响而减势,但没有象官窑那样大起大落。这段时间民窑生产可以分为两期,前期继承宣德风格,后期开成化先河,是承上启下的一期。典型器有江西省新建县正统二年朱盘烒墓出土的青花缠枝莲纹盖罐,高20、口径8.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南京牛首山弘觉寺正统七年塔基出土青花缠枝花卉纹瓜棱盖罐,青花开光杂宝纹瓜棱盖罐。景德镇市郊景泰四年严处土墓和景泰七年袁氏墓出土的一批青花瓷器。山西省博物馆藏“天顺三年大同马氏造”款青花回纹炉。这是民窑中第一件写帝王年号款的器物。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青花阿拉伯纹三足炉,底有“天顺年”楷款。艺术馆藏天顺五年许愿文铭青花缠枝牡丹纹盘螭龙纹瓶。另外,南京玉带河出土的瓷片、景德镇窑里、湖田等窑址中发现的这一期瓷片,都证明了此期生产的持续。景德镇昌江沿岸的十八渡为烧制此期青花的主要窑址。

(2)青料。多数为国产料。前期青料呈色兰中偏黑,后期发色淡雅的较多,铁锈斑晕散较少。青花品种有白地青花,外豆青里青花,外祭蓝内青花等。

(3)纹饰。前期布局繁密,两面都绘有繁密的花纹,后期布局疏朗,笔法以一笔点划为主,也有渲染。动物图案有犀牛、麒麟、香草龙、狮子绣球、写生蝴蝶、池塘鸳鸯、鱼藻图、松竹梅(松针为球形针叶)等,其中以前三者最为常见。人物题材纹样较多,采用简笔写意,并配以云朵,前期为大片云,后期是小片云,皆似神仙幻景。内容有陶渊明爱、苏东坡夜游赤壁、庭园婴戏、张骞乘槎、携琴访友等。婴戏纹的特点是:小孩肖额大,有刘海。寿星是冬瓜头,时代早头长,时代早头长,时代晚头短。文字图案有梵文、汉文的吉祥字,福字多,寿字少,一盘为楷书。边饰,龟背锦纹较多,莲瓣常呈螺丝形,有双重莲瓣。

(4)胎釉、造型、工艺。胎较粗。釉色前期白中兴青,后期白釉洁润。造型墩厚;生活器皿与祭器多,有碗、盘、盖罐、香炉、铃台、净水杯等。罐盖纽顶鼓起,呈荸荠形;瓶多带双耳,有月形、戟形、兽耳。炉有的带座。瓶、罐均为砂底。碗,圈足深,圈径大,底部常有乳点、缩釉点、芝麻点。盘有圆,口、花口瓜棱腹折沿式,足根内斜,而且较浅,口、花口瓜棱腹折沿式,足根内斜,而且较浅,食指和姆指难以提起。釉底、砂底均有。瓶罐不讲究修胎,接口明显。

(5)款识。此三朝共29年。正统见楷、草楷、隶书“福”字款。景泰,款字开始从器心移向器底,除“福”字款外,见“太平年造”、“太平”、“大明年造”等款。天顺,偶见纪年款,有将梵文作款识书于外底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