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0998

20年一轮回的经济危机,20年一个轮回

兴仁信息网2023-08-29 21:28:240

谁能告诉我最近二十年发生的全球或者某个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

1.1990年开始的日本金融危机;1990年—1991年美国经济危机;1992年的英国金融危机,即英镑阻击战;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发生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最终席卷整个亚洲(最初是发生在泰国,而后席卷到中国,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整个东南亚);1997年的俄罗斯经济危机;1999年巴西经济危机;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2.近20年来爆发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要属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3.举例:(1)1997年六月以来,由于泰国出口持续疲软,泰国于7月2日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美元就下降了17%,而泰铢随后成为了欧美投资家的炒作对象,逼迫泰铢不断贬值,而后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纷纷受到冲击;随后导致放弃守新台币汇率,随后恒生指数大幅下跌,韩元兑美元一落千丈,跌倒1008:1,由于日本在韩国有很多金融类的公司,直接导致大批日本公司破产;1998年印度尼西亚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使得美欧等国的强烈反对,IMF同时撤回对印尼的援助,是印尼国内发生大暴乱(1998年印尼屠华事件的根本原因),印尼盾大幅贬值;1998年8月,金融危机刚刚要平息,国际投资家又开始对发动新一轮的攻击,使得恒生指数大幅下跌,特区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基金进入股市和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使得国际银行家惨败;而同时国际银行家又向俄罗斯发动新一轮的攻击,俄罗斯央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交易。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由于在和俄罗斯国际银行家的惨败,基本上使得这次金融危机结束;

(2).布什总统上任之前,美国经济达到顶峰,由于布什不断的发动战争,使得美国财政赤字日益明显。到2007年,美国民众、房地产公司以及几大投行之间产生了互不信任的关系,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而后部分投资银行因欠债太多,而在外资金又收不回来,导致银行破产;银行的破产使得房地产公司直接受到牵连,紧接着其他银行以及银行的一些债权人等纷纷受到波及,以及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与美国金融关系密切从而受到波及,金融危机终于在2008年全面爆发;而后全球股市大跌,各国纷纷出台最新的货币政策来改善金融市场,但是由于这一波金融海啸来的太迅猛,使得很多国家猝不及防,在第一波金融危机后,冰岛宣布国家破产,而后欧美各国不断出现大罢工的现象;随着冰岛的破产,使欧元区债务危机失去严重,在第二波金融危机过后,希腊接近破产边缘,国内罢工不断,给世界金融危机再次蒙上阴影;而第三波金融危机正悄悄的来临,再次使得爱尔兰、西班牙与葡萄牙和希腊出现大规模的债务危机;

20世纪的经济危机是怎样度过的

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仍然是20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据1932年的《财富》杂志统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人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失业人数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近3成,这还没有把将近1000万的农民包括在内,否则情况还要严重。

当时的工厂确实不需要1929年之前那么多的工人。美国机车公司在1932年整整1年,只卖出了1台机车。而在20年代,它平均每年要卖600台。大萧条时期,美国全国近86000多家企业破产,5500多家银行倒闭,整个工业生产陷入停顿,金融系统也全部瘫痪。

当时普通美国人缺衣少食,生活艰难程度超乎想象。很多人的午餐,往往只花5美分——在餐饮店里点一杯咖啡,然后要杯白开水,把柜台上的免费番茄酱倒到开水里一搅和,就算是一杯番茄汤了。冬天来了,只得将报纸塞在衬衣里御寒,往鞋里垫入硬纸板和棉花取暖。

1933年,新就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一个“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

罗斯福一改美国施政传统,采取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观点,推行干预经济的系列政策,史称“罗斯福新政”。

为了让全美国1700多万人不再依靠亲属和救济,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就业岗位。

1935年后,罗斯福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公平劳动标准法等立法,创立失业保险、老年保险、最低工资标准、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保障工薪族的经济安全。

罗斯福新政很快将美国带出大萧条的泥沼。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

而罗斯福本人,也成为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连任4届的总统。

世界上一共有几次重大的经济危机?

历史上发生过的金融危机

1.上世纪30年代的全球金融危机

1922年至1929年是美国经济繁荣的7年,空前的繁荣和巨额报酬极大地激发了华尔街投机商的野心,不少美国人卷入到华尔街狂热的投机活动中。1920年至1929年,美国股市的平均股价升幅达5倍,股价呈抛物线式的上升,股票市场急剧升温。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当纽约证券市场开市钟声响过之后,令大多数股民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交易场内显示的几乎全是卖盘,刹那间,股票呈价跌量增的背离之势,各个技术支撑点均无力抵抗先后被逐一击穿。至当天收盘时,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交股票近130万股,是平时成交量的4至5倍。在第二个交易周,股价仍然毫无反弹之意,连创新低。至1930年,25种有代表性的工业股票价格由1929年平均每股最后成交价格的366. 29美元降为96. 63美元。这次股灾引发了美国前所未有的金融、经济危机。

2.80年代美国金融信贷危机

80年代的银行危机是美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场危机引起了美国立法当局对一些金融监管问题的深刻反思,加快了美国有关金融改革法案的出台和金融监管政策的改革与调整。

1980年至1994年美国出现了严重的银行危机,银行和储贷机构破产倒闭数量急剧上升,共有2912家银行和储贷机构被迫关闭或接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援助,其中银行1617家,储贷机构1295家,约占同期银行和储贷机构总数的14%,平均每两天就有1家被迫关闭或接受援助。倒闭机构资产总额9236亿美元,占银行和储贷机构资产的20.5%,银行平均每天要处置资产1.68亿美元。

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危机接近尾声,该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矛头直指联系汇率制。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台币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股市的压力。此后,恒生指数大跌,并于28日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特区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11月中旬,韩国也爆发了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以上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上总共发生过多少次经济危机?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857)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73---1975石油危机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

2008年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平均几年一次

这个怎么能预测 基本上大牌经济专家都不行 他是一次大的技术革新后 新的技术革新

迟迟未来之时 会有这种可能性 也只能说是有这种可能性 不能断言的

美国金融危机历史

1929至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暴发的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其原因应包括:国内的技术革新和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经济局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经济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日益膨胀的供应量大大超过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到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和萧条。盲目扩大的生产同容量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发生尖锐的矛盾,导致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以美国纽约股票价格狂跌开始,很快波及全美国,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于是1929年~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1929~1933年集中爆发在美国和欧洲的“大萧条”的确灾难深重.“大萧条”是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一个特定的称呼。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供给大于需求,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的普遍低迷,那样一种持续时间长、萎缩幅度更大、地理波及面更广、出现频率更高的经济状况。

“大萧条”不仅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以至于到了1939年美国的生产才全部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也给美国的人口、家庭、教育、道德、信念、生活水平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结婚率和出生率大幅度降低,这期间出生的孩子成为著名的“萧条的一代”。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