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391

道家开光为什么要用白芨,道教物品开光正确方法

兴仁信息网2023-08-30 02:08:450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白芨(也作白及)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块茎,是一味古老的收敛止血中药。

有关白芨药名来历还有个传说。大约在西汉时期有一位将官,一次跟随皇上御驾亲征,没想到战事失利,队伍溃散,他只好护送皇帝急急回京。他们一路杀了十几个番将,刚要进关时,却突然闪出六员番将,拦住去路。这将官力保皇帝先进关,自己返身迎敌,终因连日征战疲劳过度,寡不敌众,被敌人砍了几刀。但他忍痛拼杀回来,在临近关前时,不幸又被番将一箭射中,跌落马下,被关内的兵丁救起。

皇上急命太医抢救。最后,断了的筋骨被接上了,其它伤口的血也止住了,就是肺被箭射穿,伤口流血,呼吸急促,吐血不止。眼看会有生命危险,太医束手无策。皇帝急了,命人四处征召能人医治。很快,一位老农拿着几株叶像棕榈叶、根像菱角肉的草药献给皇帝,说:“请把这药草烘干,磨成粉,一半冲服,一半外敷在箭伤处。”别无良法,太医们只好速速照办。果然,将官用药后,不久便肺伤愈合,也不吐血了。皇上要厚赏老农,被拒绝。老农说:“我什么也不要,只求圣上叫太医把这药草编到药书里,公布于天下,使更多的人能治好肺伤出血。”皇帝答应了,问这药草叫什么名字,老农答:“还没名呐,就请圣上赐名吧。”皇帝想了想,问老农;“你叫什么名字呀?”老农回答叫“白芨”。皇帝笑道:“那就给它取这个名吧!”于是,“白芨”就被载入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并一直运用至今。

其实,按李时珍的说法,白芨得名是因“其根白色,连及而生”。其形状呈不规则扁圆形或菱形,有2~3个分枝,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有数个棕褐色同心环纹,环上残留棕色点状须根痕,整个样子很像“小鸡头”,茎痕和环纹构成了这鸡头的“眼睛”和“眼圈”,因此很容易辨认。夏、秋两季采挖后,经洗、煮、去皮、晒等处理后入药用,常研末内服或外用,也可鲜品捣烂外用,或制作药膳吃。

中医认为,白芨性味苦、涩、寒,质粘而涩,入肺、胃、肝经,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药理学研究证实,白芨含大量黏液质,其中有多种聚糖,还含挥发油、淀粉,有缩短凝血时间及抑制纤溶作用,能形成人工血栓而止血。另外,体外试验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由于白芨有加强乌头碱毒性作用,所以“十八反”中明确提出不宜与乌头同用。

传统上,用白芨主要是两个方面:

1、收敛止血。可治疗咯血、吐血、外伤出血、便血、衄血等多种出血证,尤擅长治肺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和外伤出血。临床体会,白芨止血以研粉调服比入汤剂效果好。一般用粉末5~10克。但对某些出血可用特殊方法,如外伤出血可用鲜品捣烂外敷或灭菌白芨粉喷雾。治疗鼻出血,可用小细管吹细末入鼻腔。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可用白芨粉装胶囊吞服;或白芨粉4克、大黄粉2克,凉开水空腹冲服,日3次;或白芨粉15克、糯米100克、蜂蜜25克、枣5枚煮粥(白芨粉后放),日2次食用。

2、消肿生肌,并修复创面。可治疗疮肿、烧烫伤、手足皲裂、肛裂、溃疡久不收口、炎性外痔、皮区创面及慢性溃疡等。治疮肿,初起者可配金银花、皂刺、天花粉等;溃破而不收口者,可研末外用。治烧烫伤,可配虎杖制成药膜外用。治手足皲裂、肛裂,可研末麻油调涂,或与凡士林调成软膏外涂患处。治皮区创面及慢性溃疡,可用白芨细粉或鲜品捣烂外敷;也可用白芨纱布外敷,此纱布用白芨粉、当归炭粉按6:4比例加少量冰片粉混合,装瓶,消毒后加生理盐水调成10%的糊状,涂在纱布上,外敷于干净创面上,再以温热盐水纱垫覆盖。治冻疮,可取白芨10克,配柑皮20克,磨细末,以芝麻油调敷患处,日1次。治口腔黏膜病,可研粉与白糖以2:3比例混合,外涂病损部位,棉球压迫15分钟,暂禁食或漱口。

其实,白芨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美容消斑、减肥。

白芨自古就是美容良药,被誉为“美白仙子”,还可治疗痤疮、体癣、疖肿、疤痕等皮肤病。《药性论》云其“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云其“洗面黑,祛斑”。常单味或配方制成面膜、洗剂、糊状、霜剂等外用,如人参润肤霜、宫廷流传方、白芨面膜等,也煮粥内服,坚持应用有肯定效果。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生前常食核桃粥(其中有大豆、白芨、核桃仁等),所以到老仍面容红润、肌肤光泽。用白芨减肥,可取120克,配瘦排骨肉块120克、薏苡仁100克、绿豆或黑豆 100克、去皮切块冬瓜300克、枸杞10克制作药膳吃。先将薏苡仁和豆泡水4小时,然后将所有药料放入滚沸水中,以中火煲炖半小时,转小火再煲20分钟,关火前5分钟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近些年来,广大医务人员通过临床应用,又不断拓宽其应用范围。概括有以下几点:

1、治疗食管炎。白芨粉末以及煎煮所得的胶状液,黏合性强,服用后能覆盖食道黏膜表面,起保护作用,加上其有良好的消肿生肌、促进局部炎性水肿和溃疡愈合等作用,所以治疗食管炎有特长。可用白芨15克,配白芍、威灵仙、甘草各12克,随症加味煎服,也可在辨证基础方中加白芨30克。要注意煎服法:浓煎,频服,徐徐咽下。最好卧床服,并左侧位、平卧、右侧位、俯卧各咽药数口,最后静卧30分钟,使药液均匀分布于食道。防治放射性食道炎,可单用白芨粉3~6克冲服,或重用至20~30克,配山豆根、金银花、天花粉等清热解毒、养阴润燥药煎服。

2、治疗咳嗽。对阴虚咳嗽、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结核咳嗽以及其它难治性咳嗽都有良好止咳作用。可在辨证基础上加白芨10~20克,也可与款冬花、川贝各等份同研,制成白芨川贝散,治疗小儿百日咳,总有效率达98.2%。

3、治疗体表肿瘤及血管瘤。可直接用白芨粉分次外敷。也可用大剂量白芨,配山慈姑、黄药子、莪术、青木香、寒水石、雄黄等消肿散结、行气化瘀药共研细末,加水、醋、酒适量调成糊状,外敷,再覆盖塑料纸,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

4、治疗气胸。闭合性气胸肺压缩<40%者,单用白芨粉10~15克/次,日3次冲服;肺压缩>40%、<60%者,用生黄芪 30克、升麻15克、桔梗10克煎汤代茶冲服白芨粉15~20克,日3~ 4次,或用白芨30克,与上药同煎,日2~3次服;若肺压缩> 60%,要配合胸穿抽气。对张力性气胸或慢性气胸,可在抽气或引流基础上,口服白芨粉,能明显缩短疗程。

5、治疗鼻窦炎。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可预防复发。取白芨、黄芪各等份,研细末混匀。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也可在辨证基础方中加白芨10~20克。

6、治疗结核病。对肺结核、淋巴结核,皮肤结核以及骨结核都有肯定效果,尤宜于肺结核空洞出血患者。可单味或配合它药用,用粉、煎煮均可。与异烟肼等抗痨西药同用,可提高疗效。

7、治疗白带多。取白芨30克,配鸡冠花、白花蛇舌草各 10克、茯苓皮20克、党参15克,水煎服,日l剂。 (尚学瑞)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首先我们先看看白芨的描述和学名

互叶醉鱼草(学名:Buddleja alternifolia Maxim),醉鱼草属。枝上互生;在花枝上或短枝上的叶很小,椭圆形或倒卵形。花多朵组成簇生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花芳香;花萼钟状,花萼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紫蓝色;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内壁中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子房长卵形,无毛,柱头卵状。葫果椭圆状;种子多颗,狭长圆形,灰褐色,周围边缘有短翅。花期5-7月,果期7-10月。

互叶醉鱼草原产中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产陕西南部、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

白芨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可以说是很耐活了

互叶醉鱼草地上部分无明显主干,丛状生长,分枝能力很强;根系发达,特别是主根向地生长几乎与地上部分相等。生长地带坡向为南坡或东南坡,坡度为250-350。年降水量350mm以内,年平均气温在5,无霜期120天,气候干旱多风,空气湿度底,土层很薄甚至岩石裸露,生长条件很差。但是,互叶醉鱼草却生长健壮茂盛,并且由于牲畜拒食而不受损害,自我生存能力强。

接下来是药性价值了!重点来了

白芨以块茎供药用,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疗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破裂等症。又因其具有粘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同时还被应用于化妆用品,现代药学证明,白芨还具有美白功效,有“美白仙子”之称。而陕农8号是常用中药材料,为“云南白药”、“宫血宁”等国家保护中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治疗炎症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药用部位为滇陕农8号的干块茎,大都含多种甾体皂甙,其中C27甾体皂甙等具有生理活性,有止血和收缩子宫的功能,在医药上广为应用。随着对白芨的进一步研究,其新的用途将不断被拓宽。白芨在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纺织印染、特种涂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有巨大的商业利用价值。

道教画符的朱砂怎样调配?都需要哪类中药?

道家的符咒在给人治病的时候用到的重要调配最多,但是要懂得药理学才可以。还有也可以用药做纸张,烧掉服用效果更好。不过画符需要三样东西:1指力。2念力。3定力三者缺一不可,没有练成最好不画

道教如何敬神

你说的去庙里礼神的礼仪么?

如何敬香? 信徒入宫观于殿堂内朝拜时,先在香炉中虔敬上三柱香。不上断香,不上没燃着的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上下摆灭,不可用秽气吹灭。三柱香点燃后,来到垫前双手举香与额相平,躬身一礼再到香炉前左手上香。香与香之间距离不可过寸。上香次序为先中、后左,然后再右上香,上香后复回跪垫叩。

道教礼叩姿势有

(一)三礼三叩

道教礼叩所谓“八十一化”即;足踏八卦,怀中抱一,手按十字。行礼时,双手上不过眉,下不过膝。其具体拜法是!端身正立,二目垂帘,平心静气,二是离跪垫约五寸,二足跟距离约二寸,足尖相距约八寸,形成外八字状。

双手于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掐右手无名指根节,右手大拇指掐右手中指稍节,左手其余四指抱右手,躬身一礼,行礼时手与鼻相平不可高于鼻。

然后掌心向内,掌背向外画弧,内滑落于胸口上,右手画弧线向下右左环绕,同时躬身。

右手心向下按在垫上,左手离开胸口弧线向下左、右方向环绕,按在右手背上与右手重叠形成十字,双膝同时跪在垫上,左右手小臂同时着垫上,二肘尖与二个膝盖同在一条直线上,头叩在双手背上,头叩下后身如伏蟾一样。

抬头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紧接收回,双手复握如前,起身站定,此为一礼一叩。动做自始至终要慢、圆、连,无有间断停留。

如此三礼三叩毕,是向后退半步,复一礼,原地转向值殿道长,躬身一礼,此时三拜三叩完毕。

(二)三礼九叩

三礼九叩是道教隆重大礼。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等道教节日,庄观道众做祈祥、祝寿接驾道场时,方文、监院拈香行此三礼九叩大礼。其做法与三礼三叩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三礼三叩是一礼一叩,就是跪下后磕一个头起身。三礼九叩是一礼三叩,即跪下后磕个头,(磕头时轻,磕三下,不可大起大落)。如此伏拜三次即三礼九叩。三礼九叩后向后退半步,复一礼,原地转向值殿道长,躬身一礼,此时三礼九叩完毕。

如何供奉神像?

首先,道教是敬天敬祖的宗教,以孝道为根本。如果连自己的祖先都不知设位供奉,仅仅供奉神明,那样只是谄媚而已,神是不会保佑的。

其次,要选择与自己有缘的神明,供奉与自己有缘的神明,一定会灵验。家庭供奉大道高真圣像,不需太多、太杂、太乱。供奉一尊主神就可以代表一切神明,供的多又杂乱,反而不灵。(见到哪一尊神像自己心里觉得特别高兴和欢喜,可视作与哪位神明有缘)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太上老君、吕祖师、玄天上帝、文昌帝君、慈航元君等尊神,任择其一即可。

再次,供奉神明一定要开光,不开光的神像,只是摆设和工艺品而已,供奉日久,还容易招来邪物附着,给家人带来灾害。

神像的大小尺寸,应该和法坛、神堂的空间位置比例相称,不可太大或太小。神像安座之后,可在神像右手边立祖先牌位,春秋共祀,以示不敢忘本。

安奉神位,有条件的话应当单独用一间静室作为神堂,闲杂人等、小孩、猫狗等不能随便进入;也不应用作会客、谈笑、宴饮之所,

若条件不允许,则应选择供奉在客厅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清静干燥之处,高度在1.5米左右,不可低于腰部。神像背后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坐向宜坐东朝西、坐北朝南,民间风水师所定的方位可以作为参考,但也不必拘泥、,只要不把神像面对厕所、炉灶或直接面对自己的卧床就好。

供奉神像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家里没有专门的佛龛,这一点很重要呀。神像背后有靠,才能在你的家里坐的踏实,我们供奉的神灵当然需要尊严的。神像的背后是玻璃或是后面是空的都不适宜,如果神像背后是墙壁,你可以在墙壁上贴一层黄色的布,面积稍微比神像大出来一点,给人的感觉是神像专用的一个地方。第二:神像的朝向很重要。一般来说,财神可以朝向门的方向,“迎财神”自然是把外面的财迎进来,切莫让神像背向门,并且神像不宜朝向厕所或卧室等方位。第三:神像要供奉在正位。如果家居房子面积不宽敞,可以把神像供奉在客厅里,不过要注意了——神灵是要让人们尊重的,一定要安排在相对的正位,如果把神像安排在角落里,那可是对神灵的不尊重,切记,切记。第四:神像安放要主次分明。这个道理和我们平时接待客人是一样的,一定要遵守秩序规则。如果酒宴上你把一个市委书记安排到一个村支书的下面去坐,那可就是对领导的不敬。神灵世界也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佛居最上位,其次是菩萨,最后才是财神。第五:供奉香火注意什么。如果把香插进香炉里之后,香的高度比神像还要高,这可不行,还有供奉神像的香千万不要用折断的香,“断头香”是对神灵的大不敬。第六:神像开光很重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