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3019

周易之未济卦,易经未济卦的智慧

兴仁信息网2023-10-16 01:38:150

未济卦的卦意

第64卦火水未济(未济卦)事业未竟

中下卦

象曰:离地着人几丈深,是防偷营劫寨人,后封太岁为凶煞,时加谨慎祸不侵。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离)相叠。离为火,坎为水。火上水下,火势压倒水势,救火大功未成,故称未济。《周易》以乾坤二卦为始,以既济、未济二卦为终,充分反映了变化发展的思想。

周易:要学东西,得一未济卦什么意思啊?

《未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未完成;君子此时要明辨各种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

《易经》第六十四卦 未济 火水未济 离上坎下求高人解答

火水未济上九爻变,得之卦雷水解卦,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就是说主要用未济卦的上九爻辞解卦。

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万物是不可能穷尽的,所以接着是未济卦而《易经》六十四卦终止.象征着人类的文明,是永远在进步,永远未完成的。

鹏程万里 跬步始行

64、未济卦 火水未济

《未济》(下坎上离坎) 第六十四

幼狐渡河游上岸,尾巴粘湿遇险陷;

大车拽轮寻常事,好大喜功虚假变。

征伐三年得封赏,君子厚德民力荐;

花天酒地弹冠庆,乐极生悲有哀怨。

【原文】未济:亨。小狐汔qì济,濡其尾。无攸利。

【译文】未济卦象征事有未竟之意,即因事之未成,正可以促使其成,故亨。惟未济虽有可济之理,但若处事不够敬慎,则如小狐涉水将济而未济,却濡湿其尾,必将不能顺利渡水成济,则事必徒劳无益。

离地着人几丈深,是防偷营劫寨人,后封太岁为凶煞,时加谨慎祸不侵。

‍未济,《易经》六十四卦最后一卦,以未能渡过河为喻,阐明“物不可穷”的道理。未济卦是既济的综卦,下坎上离,离为火、坎为水,火向上炎,水往下润,两两不相交。卦中也是三阴三阳,两两相应,有同舟共济之象,故此卦“亨”。但六爻均位不正,阴差阳错,若“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小狐过河尾向上舒,可刚要到河边尾巴就被沾湿了,没有过去,以此喻事情尚未完结,还要向前发展。

【原文】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译文】上九以阳刚居未济卦之极,物极而反,遂成既济,故其诸事皆宜,心无烦忧,诚信孚众,饮酒逸乐,无所咎害。而若其饮酒逸乐无度,荒废政事,则有涉水濡首之危,此乃其所任者失当,诚信之所行,失其正道。

《象辞》说:诚信孚于众人,相互饮酒逸乐,而至于诚信失其正道,有濡首之危者,此说明上九也是不知自我节制。

上九不当位不当中,有孚无咎,过之或颓废则不可取。

“饮酒”是自乐。上卦“离”是明,“上九”阳刚,所以贤明刚毅。“未济”正当不安定的时期,“上九”更到达不安定的极点,但否极泰来,不久,既济时期即将到来。不过,上位无位,“上九”本身并没有力量,使既济时期早日到来,也许在未济中就没没而终。然而,“上九”贤明刚毅,并不因此而怨天尤人,依然满怀信心,饮酒自乐,泰然自若,听天由命,所以无咎。可是,如果失去节制,饮酒过度,如有涉水濡首之危,纵然信心十足,也不正当了。

李简曰:未济之终,甫及既济,而复以濡首戒之。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道。

项安世曰:既济之终,有乱之理,故上六以濡首为时事之危;未既之终,有济之理,故上九以濡首为人事之失。济以孚为美,顾所以用此孚者,不可忽也。

李士鉁曰:至甘之中藏有至苦,厚味之中含有厚毒,若饮酒而不知节,而至于濡首,则为恃其有孚而失其是矣。

鲁共公择言篇云:大禹有戒,酒以合欢,酒以成礼,过三爵则为非礼。

这一爻,说明应尽人事,听天命,成功不必在我的胸襟。

对酒歌曹操自戒

正值严冬,月出东山,长江上如同铺上银白的绸缎。曹操坐在水军中央的大船上,帅字旗迎风招展。左右侍卫数百人,都是荷戈执戟,锦衣绣袄,文武众官,好不威武。

曹操四顾一片空阔,万顷茫然,不禁心潮澎湃,豪情满怀,他对众官说道:“我自起义兵以来,与大家除贼去凶,誓愿削平天下,今北方已定,所未得者江南也。今有百万雄师,更有诸公相助,何愁不成功呀!等收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河清海晏,当与诸公共享荣华富贵!”

文武众官起身拜谢道:“愿早奏凯歌,共乐太平,我等终身都仰赖丞相洪福庇荫。”

仰望明月,皎皎妩媚。曹操微笑着说:“我今年五十四岁了,如果收复江南,我个人还有个心愿:从前乔公与我是忘年好友,他有两个女儿都是天香国色的绝此美女,不料却被孙策、周瑜娶为妻室。我今在漳河上新建铜雀台,如果占了江南,我想娶大小二乔,和她们在铜雀台上一同度过我的余年,我就心满意足了。”曹操正在笑谈时,忽听得乌鸦声阵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向南飘去。他惊问:“这乌鸦为何夜间鸣叫?”众官说:“想是乌鸦看见月光明亮,疑是天明了!”

曹操大笑,于是,他横舞手中槊,大声吟唱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歌曹操自戒,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手失是。人生启示

‍曹操在统国的事业中,虽然雄心勃勃,扫荡群雄,但他也常常失利,因此,在睥睨天下之时,他也感到年华易老,壮志难酬,因此发出了“人生几何”、“去曰苦多”的慨叹。他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子衿》、《鹿鸣》)来表达对贤才的思慕和渴求。最后,他以周公自比,抒发了他想延揽贤才,使天下归心的愿望。人生有尽,学问无涯。人生永远是未完成(未济)的旅程。曹操有这样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巳。”人们要用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使自己的人生从未济达到既济的境界。

周易第64卦_未济卦(火水未济)_离上坎下 求解释

未济卦第二爻,爻辞:九二:曳其轮,贞吉。人生启示

从卦象上看,九二是以阳爻居于柔位,本身具有冒进和急躁的特性,但是能居中守正,把自己的脾性改掉了。

《象》中这样分析本爻: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这里指出:九二爻之所以可获吉祥,是因其持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节制,这样行事必获吉祥。

占得此爻者,不是要让自己加快速度前进,而是应放缓速度。在你的事业刚刚开始的时候,不要贪功求快,须知“欲速则不达”。此时,你要有意放缓速度,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地来推进,居中守正,自然获吉。

为什么《易经》最后一卦,是"未济"呢?

要明了这个提问须从义理入手方能更上层楼一览无遗。

未济卦,从字面看济者渡也,未济即欲渡未渡。从卦象看,《象》曰:“火在水上,未济。”什么意思?五行之性中火为炎上,水为润下。《周易正义》说:火在水上,不成烹饪(难以煮物),未能济物。火水、刚柔居位不当机杼空抛之象,所以未济。引伸看,未济之难点在于初始,但以发展观看当日虽未济,过此则未来未必不济也。

《易经》六十四卦,以“未济”为终,成为最后一卦,为什么?《易经》乃大道之源,是一部伟大的哲学巨著,其核心在于揭示宇宙万物,对立统一,变化阴阳,永无穷尽,周而复始的自然普世、价值规律。未济卦处于事物初始的喻义,似乎蕴含着对“《易》者变也”这一义理的归结。借“未能济度”喻“事未成”;而未济卦又旨在说明:当事未成之时,能慎审进取,促使其成,则“未济”之中必有可济之理,终将“既济”也。

以愚见,圣人将未济卦排在六十四卦最后一位,取周而复始之义,即六十四卦穷则思变,又是一轮新的开始,表明“物不可穷”,即事物的对立、变化无时休止。

行文止此再说一些题外话,假如我们在中得“未济卦”,又当如何解卦呢?简言之,未济,火水不交,刚柔失位,在形象上极端恶劣,势单意缺,不能自已。但不要失望,未来的希望与成功却正在酝酿之中。行事之初,非常不看好,但到了后来,却会产生出极佳的成果与结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行进过程中辛苦非常。但要秉持的是忍耐再忍耐,不可因耐力不足半途而弃,因为卦有“忧中望喜之象”,只要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必有大好结局的成功在等着你。

求周易 未济卦的详解

1、释义

未济,六十四卦最后一卦,以未能渡过河为喻,阐明“物不可穷”的道理。

未济卦是既济的综卦,下坎上离,离为火、坎为水,火向上炎,水往下润,两两不相交。卦中也是三阴三阳,两两相应,有同舟共济之象,故此卦“亨”。但六爻均位不正,阴差阳错,若“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小狐过河尾向上舒,可刚要到河边尾巴就被沾湿了,没有过去,以此喻事情尚未完结,还要向前发展。

“初六,濡其尾,吝”,可既济卦“初九”“濡其尾”却“无咎”。这是因为,既济卦阴阳各得其位,而未济卦是阴阳失位;既济是成功之时,而未济是未成之时;既济初爻是处于离火之下,而未济初爻是处坎险之始,两卦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所以其占的结果就不一样。

“九二”以刚居坎险之中,虽上应“六五”,但在未济之时,“曳其轮,贞吉”。既济卦“曳其轮”只得到个“无咎”,而未济“曳其轮”却获“吉”,何也?他俩所处的时间不同,一个是已成之时,一个是未成之时;他们各居的爻位也不同,一个以阴居下,一个以阳得中,所以的结果是有区别的。

“六三”以阴柔之质失正居险,上应“初九”。力不能自济,却要上进,故诫之“未济,征凶”。既然“征凶”为什么又“利涉大川”呢?这是从正面勉励之辞。三下乘“九二”上承“九四”两阳,互为离卦,有离火通明之象,故勉之与“九二”共进可排除险难,渡过大江大河。

“九四”之所以“贞吉”(的结果吉祥),是因为三是“未济”,至此已经向既济转化。四以阳处阴则有悔,但已脱离坎险进入上离,下应“初六”,故“,悔亡”。“震用伐鬼方”与既济卦“高宗伐鬼方”说的不是同一个历史事件。这里说的是周公季历伐鬼戎。“三年有赏于大国”是说季历受到了殷王的奖赏。“高宗伐鬼方”是殷自己的事情,平定鬼方后事已完成,故说“既济”。而季历“伐鬼方”是为殷做事,只得到了一个“赏”,就灭商大计来说尚没有完成,故设在《未济》卦中。

“六五”以阴柔居尊而有悔,但下应“九二”,并有“九四”之佐,有同舟共济之象,故“贞吉,无悔”。处离卦之中,为文明之主,闪耀着“君子之光”,以诚相待,俟时可济,故“有孚,吉。”

“上九”处卦之极,物极则必反,由未济将转化为既济,可信于下,“我有好酒,吾与尔靡之”也无妨,故“有孚,于饮酒。”但又诫之“濡其首,有孚,失是”,如安逸过度,不能审时度势,一味信任于人而贸然前进,就会有既济卦上六“濡其首”之象,那就危险了。

未济是六十四卦最后一卦,事物至此好像是要终结了。但既济却从积极的角度阐发了“未济”之中必有“可济”之理。卦中下三爻皆在坎险之中,均尚不能“济”;上三爻处离明之中,可以“行”,但均诫之要“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道德经》),事物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福可转为祸,祸亦可转为福;既济可转为未济,未济也可转为既济,事物就在这否定之否定的对立统发展,永无止境。

《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五千余言的卦辞爻辞,揭示了宇宙变化,自然规律,社会发展,人间冷暖,《易经》的思想可谓大矣!

2、意义

一、终始循环,物必不穷

以往我对于未济为最后一卦,并不是真正了解其涵义,既济既是完成,而后又接着未济这未成功之意象,究竟存在着什么道理?现在我明白未济不是既济的延续,应把它看作既济的补充,是以序卦云:「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正蕴含着「易者,变也」的义理归结,既济看起来是完成的意象,但事物的成败,是随时均可能变化的,故必须以未济做结,《易》的哲理才得以无穷。

以「终始」的概念来统摄全书,是因事物发展的进程,与自然万物的变化都没有真正的结束,就如同四季和昼夜的变化,是相环相扣,生生不息的,许多看似结束的表象,其实是蕴含着另一个开始的征兆,如同鲑鱼回游至上游,筋疲力竭而亡,看似生命的结束,但完成使命产下下一代,使生命无限延续,难道不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吗?所以终与始是自然宇宙的规律,两者不是因果的关系,而是不断循环,我们古老的祖先选择了终始说,使得完成后并不是全然的结束,而是又有开始得以无穷的接续下去,我想这也就是未济卦置于六十四卦最后一卦的原因。

二、体忧思患、居安思危

未济卦的意象是内险外明的,就爻位而言,上六之时虽以转向既济,但若因此而纵逸无度、荒废其政,必有重返未济之危。而标示成功的既济卦,亦带着人的忧心,其象传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这使我想到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告诫了我们居安亦须思危,处逆而更得小心翼翼,像近年来环境保护的概念渐起,但仍有许多人似乎不愿意面对我们正在破坏环境的事实,以为科技的发达与人类的自信,就真的可以达到「人定胜天」的境界,以之前南投庐山塔鲁湾的温泉旅社遭河水冲走为例,违法建商未对旅馆地基加以巩固,当地人们也对于河岸建筑林立的景象习以为常,完全忽略的这些建筑的潜在危机,眼前只看到络绎不绝的旅客所带来的钱潮,再加上人们对于疏忽了水土保持,破坏了生态,所以到了台风季节,河水暴涨,便造成如此的惨状。这对我们便是很好的警惕,套用在人生上也是一样,一时顺遂,并不是代表永远的顺遂,若人类不能居安思危、体忧思患,终有一天会自遭灭亡的。

三、精益求精,更上层楼

未济卦提醒着我们凡事必须存着「未济」的心理,才不致陷于志得意满自毁前功,因为宇宙如此广大,人类的成就是不可能有既济的一天,故无论任何人,对于一项事业的追求都是没有止境的,既使一时的成功,不过只是针对一个阶段而言。如在国际比赛中得到金牌的选手,可称为当下的成功,但若没有更加精进,在后辈竞出的时代下,必会被他人比下去,所以人生是没有绝对的成功,古云:「活到老,学到老」正是此意。未既卦下卦为水,上卦为火,火上水下无法将食物煮熟,此「未成功」的意象,正是推动人们明白事物的变化之理,而不断的从零开始,永不停歇脚步奋发进取,促使其成,则「未济」中必可发现「可济」之理。

四、培养能力,待时而济

未济是身处在险境中的意象,是须待时而济,并非不济,或者不可济,其卦象险在内,明在外,即渡过险难,便是光明,故未济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面对困境的我们千万不可躁进,必须懂得安分守己、等待时机,懂得忍耐并不是要我们委屈自己,而是在这段对自己较不利的期间,做好万全的准备,反躬自省,深切检讨,并加以改进以待时而济。

人生不可能永远顺遂,遇到困难切忌莽撞躁进,或消极颓废,而是应该培养自己适应困境的能力,守常而顺变,做出明智的抉择,若我们无法等待时机就急于前进,可能会导致未看清楚目标、作了错误的判断,而若我们因为面对困境就从此不勇于前进破险,让时机一再的从身边流失,此困境便永远不能济,故见困境而能忍耐、等待不妄进并且培养解决困境的能力,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当机会一来临,我们以万全的准备去迎接,以此达到的目标必定会比他人更加耀眼灿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