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740

易经渐卦诠释,53卦易经详解

兴仁信息网2023-10-20 13:57:110

渐卦的哲学解读

起卦前需要客观地、全面地、准确地分析主方和客方情况,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此卦才有参考价值:

1. 主方与山很相似,客方与风很相似。

2. 主卦阳数是1,客卦阳数是3.

3. 主方的行动是阴,素质是阴,态度是阳;客方的行动、素质和态度是阴、阳和阳。

切勿用任何随机数方式起卦,否则此卦不能用作决策工具。

渐卦的结构和卦爻辞

渐卦中,下部的三条爻是主卦,代表主方,上部的三条爻是客卦,代表客方。

主卦下爻是阴爻,天蓝色表示这条爻不当位,也就是说,阴爻在阳位,不当位 。为什么第一爻的位置是阳位呢?这需要从爻的意义考虑。主卦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动,阳代表天的属性 ,天运动不息,主方应当像天一样运动不息,这样才能够开拓进取,创造利益,所以第一条爻的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阴爻而不是阳爻,阴代表地的属性,按古人的感受,地是静止不动的,阴爻代表主方消极被动,这就不能开拓进取,不能创造利益。所以,阴爻在阳位不当位。不过,不能创造利益并不等于一定遭受损失;不是有利并不等于不利。不当位只是一个潜在的对主方不利因素,是不是真地对主方不利,还要看客方的行动。如果客方积极主动,主方可能遭受损失,这潜在因素就变成了真正的对主方不利因素。客方也是消极被动,因此,这条阴爻只是一个潜在的对主方不利因素。

主卦中爻也是阴爻,然而,是红色而不是天蓝色,第二爻的位置是阴位,阴爻在阴位,当位。为什么第二爻的位置是阴位呢?因为主卦中爻代表主方素质,阳代表天的属性,天给予地光和热,是施主,而阴代表地的属性,地接收天的光和热,是受者。阴代表地,有可能受惠于客方,所以,第二爻的位置是阴位。因此,阴爻在阴位,当位,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说是“潜在的”,因为如果没有施主,受者无从受惠。卦的右边有一个箭头,从第二爻指向第五爻,表示,这两条爻之间有和谐关系 ,对应于第二爻,第五爻是阳爻,正好,主方可以从客方受惠,那潜在的有利因素成了一个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也就是说,当位而有应是对主方有利因素。

主卦上爻是阳爻,红色,这是一条当位的爻。因为上爻代表态度,天至高无上,像天一样,以强硬态度对待客方,有利于抑制客方,所以第三爻的位置是阳位。因此,阳爻在阳位,当位,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

在客卦方面,三条爻的位置是阴还是阳,其情况完全与主卦的三条爻的位置相反。这是因为,卦是从主方的角度分析形势,对客方有利就是对主方不利,反之,对客方不利就是对主方有利。

综合起来,从渐卦的结构看,主方应当扭转被动状态,坚持对客方的强硬态度,伺机从客方获取利益。

图的右边是渐卦的卦爻辞,爻辞与卦的爻一一对应。

渐卦的爻辞中有“夫”与“妇”,“妇”是呆在家中的妻子,应当是主方,因为主卦卦象是山,山是不动的;“夫”是当兵的丈夫,应当是客方,因为客卦卦象是风,风游移不定。每条爻辞都有“鸿”,大雁,对照第三爻的爻辞,可以看出,这大雁是客方的象征。爻辞以大雁形象地比喻客方,描述夫妇双方从恋爱到结婚,到丈夫随军出征不归,妻子孤苦守待三年,丈夫像大雁一样逐渐回到家乡。爻辞形象地说明在各种情况下主方的处境,六条爻辞就是一首完整的围绕主题“渐”的散文诗,下面是其译文。

大雁落在河边,厉害的小伙子来了,有流言蜚语,无所怪罪。

大雁落于山石上,(与他)和适自得地吃饭,吉利。

大雁落在大陆上,丈夫出征不复归,妻子怀孕不能养育,

应当抵御(他)这个盗匪。

大雁落在树上,有时找到平直的树枝,(他像只大雁到处飞)

无所怪罪。

大雁落于山陵,夫人三年没有怀孕;终于不能取得对她的胜利,

(他回来了)吉利。

大雁落于大陆,它的羽毛可以用作装饰,(共享和谐安乐)吉利。

卦辞阐述在这种双方关系中主方应当作的事。下面逐条说明卦爻辞。 〖卦辞原文〗女归吉,利贞。

〖译文〗女子出嫁吉利。利于坚持下去。

〖解说〗在这个别卦中,中爻是唯一的一对有应的爻,而且第二爻是阴爻,第五爻是阳爻,表明主方是受惠着,客方是给于者,在双方关系中,主方受益于客方,“女归吉”。“归”(guī),古代称女子出嫁。卦辞以女子出嫁比喻当前的双方关系,实际上,双方关系不一定指婚姻关系。由于客方游移不定,主方需要耐心等待客方,“利贞”。 〖原文〗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译文〗大雁落在河边,小伙子危险,有流言,无所怪罪。

〖解说〗第一爻是主卦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动,阴,表示主方消极被动。主方像是一条静静的小河,客方像是一只大雁,落到河边。双方都是消极被动的,有冲突,主方担心客方不可靠,听信流言蜚语。这是自然的,无所怪罪。客方“鸿”(hóng),大雁:鸿雁。“干”(gān),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结构分析〗第一爻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阳位,不当位,并且和四阴不有应。不当位,表明主方消极被动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因素;不有应,表明客方也是消极被动,那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不利因素,所以爻辞说,“无咎”。主方应当尽快扭转被动为主动,趁客方被动之机,发展自己。反之,如果继续消极被动,等待客方主动起来,情况就会对主方不利。 〖原文〗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译文〗大雁落于山石上,和适自得地吃饭,吉利。

〖解说〗第二爻是主卦中爻,代表主方素质,阴,表示主方素质不佳,比如说,资金缺乏、地位底下、实力薄弱、教育程度低,等等。而同时,第五爻是阳爻,两条爻相应,主客双方共享资源,“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就如同这位妇女与这男子结婚了,共享和乐生活,这对于主方吉利。“磐”(pán),大石,纡回层迭的山石:磐石。“衎”(kàn),快乐,安定,和适自得的样子。“衎衎”,和乐貌,刚直从容貌。

〖结构分析〗第二爻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又与五阳有应。当位,表明主方素质不佳,有可能从客方受惠,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有应,表明客方素质良好,正好可以让主方受惠,那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所以,爻辞说“吉”。 〖原文〗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译文〗大雁落在大陆上,丈夫出征不复归,妻子怀孕不能养育,凶险,利于抵御盗匪。

〖解说〗第三爻是主卦上爻,代表主方态度,阳,表示主方态度强硬,同时,第六爻也是阳爻,客方态度也强硬,双方有冲突,对主方不利。“鸿渐于陆”,大雁落在广阔的大地上,可能在很远的地方。“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形象地比喻双方不协调状态。这种状态对主方不利,“凶”;主方应当保护自己,“利御寇”。“陆”(lù),高出水面的土地:陆地。“寇”(kòu),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寇。

〖结构分析〗第三爻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阳位,当位,然而与六阳不有应。当位,表明主方强硬态度有可能有利于保护主方利益,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不当位,表明客方态度也强硬,与主方有冲突。因为客方态度强硬,所以爻辞说“凶”。这条爻是当位的,主方不应当屈服,而应当坚持强硬态度与客方斗争,“利御寇”。 〖原文〗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译文〗大雁落在树上,有时找到平直的树枝,无所怪罪。

〖解说〗第四爻是客卦下爻,代表客方的行动,阴,表示客方消极被动,这与主方的消极被动冲突。“鸿渐于木,或得其桷”形象地比喻一种很不舒适的状态,大雁是很难停在树枝上的,它们的脚与一般的鸟不同,有蹼。这种状态由不得主方,对于主方无所怪罪。“桷”(jué),方形的椽子,指平直如桷的树枝。

〖结构分析〗第四爻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然而与一阴不有应。当位,表明客方消极被动有可能是主方发展的好机会,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不有应,表明主方也消极被动,不能利用这个好机会,那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扭转被动局面需要一定的力量,而主方力量薄弱,很难扭转被动局面,“无咎”。 〖原文〗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译文〗大雁落于山陵,夫人三年没有怀孕;终于不能取得对她的胜利,吉利。

〖解说〗第五爻是客卦中爻,代表客方素质,阳,表示客方素质良好。“鸿渐于陵”,形象地比喻客方离主方很远。第二爻是阴爻,代表主方素质不佳,主方需要客方帮助,“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中的“之”指三年不孕的“妇”,终于这男子没有胜这位妇人,要回来了。这对于主方吉利,“吉”。“陵”(líng),大土山:山陵。

〖结构分析〗第五爻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阳位,当位,并且和二阴有应。当位,表明客方良好素质有可能让主方受益,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有应,表明主方素质不佳,需要客方帮助,那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所以爻辞说,“吉”。 〖原文〗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译文〗大雁落于大陆,它的羽毛可以用作装饰,吉利。

〖解说〗第六爻是客卦上爻,代表客方态度,阳,表示客方的态度强硬。同时,主方态度也强硬,双方有冲突。爻辞从双方关系总体上指出结果对主方是有利的,大雁又落在大陆上,飞回来了,落下来许多羽毛,定居不走了。“其羽可用为仪”,大雁留下的羽毛可以作装饰,指其妇人将享受安乐。“仪”(yí),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

〖结构分析〗第六爻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阳爻,阳位在阴位,不当位,并且和三阳不有应。不当位,表明客方强硬态度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因素;不有应,表明主方态度也强硬,主方抗衡客方的强硬态度,保护主方利益,那潜在因素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不利因素,所以,爻辞说“吉”。就是说,主方应当坚持强硬态度,不要屈服于客方压力,其结果对主方吉利。

易经渐卦何解? 六二 九三为变爻 高手进

你的本卦是 渐卦,62 93是变爻 那么之卦是 归妹卦

你所卜的卦有2个变爻,那么应该用渐卦的93爻辞来解释

这个你看爻辞就可以了,不用我说了吧

我不知道你的卦事是什么,但是卦意是让你要循序渐进,以免离群而导致征进无果

渐卦的介绍

渐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五十三卦,此卦由山下风上组成。渐是1:3卦的卦名,1:3是渐卦的代号。“渐”(jiàn),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逐渐。1:3卦的主卦是艮卦,卦象是山,特性是被动和阻止;客卦是巽卦,卦象是风,特性是顺从。主方像山一样静止不动,阻止游移不定的客方,而客方则顺从形势,逐渐变化状态。 卦辞的“渐:女归,吉,利贞”,是说作为循序渐进的《渐》卦,它有如同女子出嫁一样,如能按照女子出嫁程序那样一步一步走,那就很吉祥,也宜于贞正。左图中,红色表示当位的爻,天蓝色表示不当位的爻,箭头表示有应。

《易经.渐卦》

渐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三卦,阐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遁序渐进”的道理。渐卦上巽下艮,巽为木,艮为山,山上有木,木随山势而长,渐长之义。卦中三阴三阳,阴阳均衡,可只有“六二”和“九五”各得其位,相互应援;又巽为长女,艮为少男,有男女婚媾之象,故卦辞“ 女归吉,利贞 。”古代认为,女子生来就是别人家人,所以女子出嫁叫“归”,这与下卦“归妹”是一个意思。古代女子 出嫁有个烦琐的过程 ,要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合婚,六聘之礼方可出嫁;而 出嫁的礼仪又很复杂,需一步步有序地进行,故借用喻之“渐”。 53.1 渐:女归吉。利贞。 白话 渐卦:女大当嫁,这是好事。这是吉祥的贞卜。 解读 渐,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巽上)。上卦为巽,巽为木;下卦为艮,艮为山。木植于山上,不断生长。喻人立身于道义,培养其德行,进而影响他人,移风易俗。所以卦名曰渐。渐,就是渐进的意思。归,古时侯以女子出嫁为归。 53.2 《彖》曰 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而不穷也。 白话 逐渐而进,女子出嫁吉祥。进而取得正位,前往有功。按正道前进,可以正邦国。渐卦的位是刚夭居中。能停下随顺地等待,行动起来就没有困穷。 解读 渐之进也,朱熹说:“之字疑衍。”朱说是。此句当为“渐,进也”。 “进得位”两句,本卦初爻为阴爻,居阳位,升进而至于第二爻、第四爻,皆居阴位,是位像相得,喻女子出嫁夫家,得主妇之位。 其位刚得中也,此以九五爻象、爻位为据。九五阳爻,为刚,居上卦中位,第五位又为阳位,是性相合而位得中。喻君王正其位,治理其邦国。 止而巽,本卦下卦为艮,艮为山,其象为静止;上卦为巽,巽义为逊。沉着谦逊是渐卦的品德。 《彖辞》说:渐,就是渐进的意思。本卦初爻为阴,进而升为第二爻、第四爻,皆以阴爻而居阴位,这种卦象显示,女子出嫁,可得主妇之位,能持家庭之政。推而广之,君王能正其位,治其国。渐的下卦为艮,艮义为止;上卦为巽,巽义为逊。像人沉着而谦逊,无往不利,永不困穷。 53.3 《象》曰 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白话 山上长有树木就是渐卦,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居於安德,改善风俗。 解读 善俗,《释文》:“善俗,王肃本作善风俗。”善,改善。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艮,艮为山;上卦为巽,巽为木,木植山上,不断生长,是渐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山之育林,从而以贤德自居,担负起改善风俗的社会责任。 53.4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白话 初六:鸿雁走进了山涧。筮遇此爻,警惕小孩顽皮,遭遇危险,应该加以谴责,则没有灾难。《象辞》说:小孩顽皮遭遇危险,由于有家长呵责制止,理应不会失事故。 解读 鸿,王弼说:“鸿,水鸟也。”渐,进,走到。干,《释文》“荀、王肃云:山间涧水也。”即山涧。鸿渐于干,这是象占之辞。本卦六爻均以鸿雁为占,所占多为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象辞》则附会解释。 小子,指小孩。育,沙少海先生说:“当借为*。篆文言与*,形近而讹。《说文》:“*,语相诃拒也。训诃责、谴责。” 爻辞是以鸿(大雁)为喻来说明渐进的过程。鸿是一种水鸟,性情温和,南北群行有序,寒暑往来有时,用以来喻女子及其婚嫁之事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初六”以阴居卦之最下,上无所应,不能远飞,只能“鸿渐于干”。巽为少女,尚不具备出嫁的条件;艮为止,只能是等待。大雁慢悠悠地走上了岸,这时却有个“小子”贸然撞进来,这是危险的。为什么说“厉”呢?因为这个小子不懂“渐”的规矩,没有履行求婚的程序,应该先有媒妁之言,故“有言,吉”。 53.5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白话 六二:鸿雁走上水边高地,饱饮餍饫,自得喜乐。筮遇此爻,吉祥。《象辞》说:饱饮餍饫,自得喜乐,喻指其人,自食其力,从不白吃白喝。 解读 磐,本作般。王引之说:“《史记?孝武纪?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并引武帝诏曰:‘鸿渐于般’。孟康注曰:‘股,水涯堆也。’其义为长。”水涯堆,犹言水边高地。衎衎(kàn),《礼记?檀弓》上。“饮食衎尔。”郑玄注:“衎尔,自得貌。” “六二”居中得正,上应“九五”之尊,如“鸿渐于磐”,立足稳健,“九五”欲下而应之,“女归”之象。“饮食衎衎”《帛书》作“酒食衍衍”,说的是女子出嫁时欢乐的婚宴场面。 53.6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御寇,顺相保也。 白话 九三:鸿雁走到旱地上。筮遇此爻,丈夫出征可能不再回返,妇女怀孕可能流产,这是凶险之兆。但有利于抵御敌寇。《象辞》说:丈夫出征不再回返,说明其人掉队遇险。妇女怀孕而流产,说明其人失其保胎之道。利于抵御敌寇,说明国人能够同心同德,保家卫国。 解读 丑,《尔雅?释诂》:“丑,众也。” “九三”以刚居阳,上无所应,以阳刚之质有躁进之意。鸿本是水鸟,却“渐于陆”,凶多吉少,凶到什么程度呢?“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夫征不复”是男子出征不能归还,“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君子于役》。“妇孕不育”是女子在男子出征前怀了孕,但因难产而生不下孩子。“不复”、“不育”都有“渐”之义。男子之所以不归,是因为随军打仗去了,故“利御寇”。 53.7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白话 六四:鸿雁飞到树木上,有的停息在河边堆放的桷木上。筮遇此爻,没有灾难。《象辞》说:有的鸿雁停息在河边堆放的桷木上之所以没有灾难,由于六四阴爻居于九五阳爻之下,像人有驯服而又谦逊之德。 解读 桷(jué),《说文》:“榱也。椽方曰桷。”圆的叫椽,方的叫桷,房屋顶上承瓦的木条。 顺以巽,此以六四、九五之爻象、爻位为据。顺,顺从。巽,谦逊。 “六四”以阴柔处“九三”、“九五”两个阳刚之中,下无所应,处于很困难的境界。“鸿渐于木”,这本不是大雁所居之地。大雁的蹼是相连的,抓不住木头,“或得其桷”——如若站在一个方木上或许尚可站得稳点,而获“无咎”。“桷”是屋顶上的椽子,代指房屋。九三“夫征不复,妇孕不育”,总得找一个安身的地方,一是等夫,二是生子,这个地方大概就是娘家吧。 53.8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白话 九五:鸿雁走到山陵上。筮遇此爻,妻子多年不能怀孕,但始终不会被人取代,吉祥。《象辞》说:始终没有被人取代,吉祥,妻子实现了与其丈夫和谐白头的愿望。 解读 胜,胜过,取代。莫之胜,是说没有人能取代她。 “九五”以阳刚居君位,高高在上,犹“鸿渐于陵”。本与“六二” 正应,但中间有“九三”、“六四”相隔,而不得相见。出征人在外,阴阳得不到调和,故有“妇三岁不孕”之象。但“九五”以刚居尊,“六二”柔顺中正,爱情忠贞不逾,谁也不能夺其志,故“终莫胜之,无咎。” 53.9 上九鸿渐于阿,其羽可用为仪,吉祥。《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岩,不可乱也。 白话 上九:鸿雁走到山头上,它的羽毛可用来编织舞具。这是吉祥之兆。《象辞》说:鸿雁的羽毛可用来编织舞具,这是吉祥之兆,编织舞具的羽毛应该纯而不杂,像人心志不乱。 解读 阿,原讹为陆。恒作陆不仅与九三爻辞重复,且不协韵。江永、王引之、俞樾均说是阿之讹。阿、仪古为韵。今据改。《说文》:“阿,大陵也。” 仪,古时侯人文舞的道具,用鸟羽编织。 “上九”处卦之终、巽之极,若“鸿渐于陆”。这里的“陆”当“云路”解,即高飞入云,有超逸远走之象。“其羽可以为仪”是对这种行为的褒奖,它像羽毛一样美丽,可以作为人们的仪表。 渐卦,阐释由停顿的状态,迈步向前时,应采取渐进的原则。前进才能建功,前进当然要刚毅,但也要把握中庸原则。不可以勉强,不可以冒进,应当稳当,依据状况,把握时机,脚踏实地,一步步的循序向前迈进,动静顺乎自然,才能安全,行动不会穷困。如果刚强过度,不停的冒进,就有脱离群众的危险。当然,在渐进中,会有阻碍,但邪不胜正,必须以正当的方式突破。超脱於世俗之外,不为名利所累,则可进退由心,可以说是进的极致。

求易经每个卦反映的规律、思想?

卦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guà,释义为是古代用来的工具,它是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供占测用。卜卦即算卦,包括自己为自己,及向他人问卦。

中文名

拼音

guà

实质

效法阴阳二仪、天地人三才

内容

可转换为多维度、进制的象数系统

部首

快速

导航

古籍解释含义及出处方言音韵朱程八卦歌八卦字源演变卦的用语

字词信息

【guà】

divinatory symbols;

guà ㄍㄨㄚˋ

古代用来的符号:八~。占~。变~(借指已定的事情又改动)。~辞。~义。

郑码:BBID,U:5366,GBK:D8D4

笔画数:8,部首:卜,笔顺编号:12112124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古卖切《正韵》古画切,

易经十三卦的现代文解释

十三、同人卦

第十三卦是同人卦,同人卦在六十四卦中非常重要,它是告诉我们怎样才能会同、和同别人的。“同”有会同、和同的意思,怎么才能会同?这是人人都面临的问题。作为一个领导者更应该考虑,怎么使你的下属或者你的同辈乃至长辈都与你会同。如果人人都会同了,社会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大同。

大同是什么境界呀?大同在哪里出现过?是在《礼记》中的《礼运》这一篇谈到的。孙中山先生经常写的四个字“天下为公”,就是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怎么才能大同?要“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独亲其亲”就是不仅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不独子其子”就是不仅仅要爱护自己的孩子,还要推广到别人的父母和孩子,这就是大同。这一卦就是讲如何才能达到大同的。

从卦爻结构看,“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这是一柔应五刚;另一方面,卦唯一阴,众阳所欲同,也是五刚应一柔。刚柔两类皆以和顺为本,主动向对方追求,阴求阳,阳求阴,这就自然而然结成了一种相互交往的关系,为通过交往达到与人和同目的提供了可能。

交往首先是从自我出发的,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端正自我的心态,不可偏私狭隘,局限于切近的宗族朋党的小圈子的范围,而要胸怀磊落,大公至正,走向公共领域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所以说“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野”是郊野旷远之地,象征社会的公共领域,只有超越私人范围从事公共领域的交往,才能摆脱否塞不通的状态,为全社会确立普遍联系的精神纽带,做到同心同德,与人和同。

再从上下二体的组合看,下卦离为文明,上卦乾为刚健,文明象征具有洞察明照的理性精神,刚健象征具有不屈不挠克服阻力的坚强意志,二五爻,中正而应,无偏无倚,正而不邪,因而这种组合关系体现了交往过程中所应当履行的价值准则,称之为君子之正道。如果履行正道,按照文明刚健、中正而应这几项价值准则来调整自我的行为,就能沟通整合,发挥凝聚群体的功能,所以说“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同人卦的卦辞和《彖传》的这些表述是就总揽全局的客观形势而言的。与否卦相比,否卦的客观形势是“不利君子贞”,同人卦则是“利君子贞”,对于守持正道的君子十分有利。虽然如此,由于每一个个体受爻位的限制,具体的处境不同,在有利于扩大交往的形势下,有的顺当,有的艰难,有的履行正道,行为正确,有的偏私狭隘,行为错误,因而六爻吉凶悔吝的后果也很不一样。

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细致的比较来深入领会同人卦所阐明的如何由特殊上升到普遍的交往原理。

13.1

同人于野,亨,得涉大川,利君子贞。

白话

聚众于郊外,将行大事,吉利。有利于涉水渡河,有利于君子的卜问。

解读

卦名:同人

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乾上)。本卦上卦为乾,乾为天,为君;下卦为离,离为火,为臣民。此种卦象表明君处于上,而臣处于下,君王号令大众,大众拥戴其君。上天下火,喻君王居高临下,洞察民情,所行皆得体,臣民齐赞同,故卦名曰同人。

同人,《说文》:“合会也”。

同人于野,犹言聚众于郊外,将行大事。

13.2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白话

《彖辞》说:同人,六二之爻居于下卦中位,而处于乾卦的下位,像臣民忠于职守,拥戴其君,这是同人的卦象。同人卦辞说: “聚众于郊外。将行大事,吉利。有利于涉水渡河”,所以皆吉,因为能施行为君的原则。此卦上乾下离有文明刚健之象,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互相应和,这说明君子光明正大,秉性中和,以正道为准则,以忠君为目的,体察天下的隐衷,统一人民的意志。

解读

“柔得位”句,此以六二爻像、爻位为据。六二为阴爻,居阴位(第二爻为阴位),所处又为下卦中位,所以说“得位得中’。

“应乎乾’,本卦上卦为乾,六二居下卦,而拥戴、应和于乾卦,喻臣民拥戴其君。

“乾行”,本卦上卦为乾,乾为君,乾行,即君道。

“文明”句,本卦下卦为离,离为文明之像;上卦为乾,乾有刚健之性。

“中正而应”,本卦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是所处得当,与性相符。

13.3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

白话

《象辞》说:同人之卦,上卦为乾为天为君王,下卦为离为火为臣民,上乾下离象征君王上情下达,臣民下情上达君臣意志和同,这是同人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火,明烛天地,照亮幽隐,从而去分析物类,辨明情状。

解读

类,甩如动词,分析,区别。族,族类,种类。辨,辨别。物,物类,又统指物象人事。

同人卦由乾、离二体组合而成,乾为天,离为火,这是两个不同类族的事物,但是天体在上,火之性也是炎上,不同类族的事物有相同的一面。君子从种卦象中得到启示,懂得在交往的过程中,应该以清明的理性分析人类群体,辨别各种不同的类族,存异以求同。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群体结构和宇宙自然的系统一样,都是由不同的类族组合而成的。从社会分层看,有上下等级以及劳心劳力之分,从禀赋资质看,有智愚贤不肖之别,所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因而与人和同并不是简单的等同,而是“以类族辨物”,在尊重个性、尊重差异的前提下达成理性的共识,把整个社会凝聚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和谐群体。

13.4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白话

初九,一出门便能与人和睦相处,不会有什么灾祸。《象辞》说:一出门便能与人和睦相处,又有谁会来危害你呢?

解读

这是同人卦第一爻,阴爻阳位。位于下扑最底层,与九四同为阳爻,并不相应。

聚众在门外,没有什么灾难。

同人,聚合大众。门,王门。《周札?司徒》:”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大故,重大的变故、事情。此卦专讲战争,初九及六二所记叙的场面当为战前占筮决疑,卜祷吉凶。

《象辞》释此句,与经意稍有区别。同人,犹言与大众会同融洽。

初九,指一出门的时候就要同人,要有会同之心。中华文化的特点就是和合,就是同人。比如佛教传入中国后,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满族人当皇帝后,比汉人还汉人,故宫那几个重要的门、重要的殿的名称就是清代皇帝改的,改得更加符合易道、符合汉族文化。因此这里告诉我们一开始就要有和合之心、同人之心。

13.5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白话

六二,只和本宗本派的人和睦相处,必然会惹来一些麻烦。《象辞》说“只和本宗本派的人和睦相处”,不能团结各个阶层的人,这是引起麻烦的根源。

解读

这第二丈阴爻明位,位于下卦中位,与九五明阳相应。一般来讲应该是吉利的,可爻辞却是吝兆,是因为同人于“宗”比同人于“门”显得狭队。

聚众在宗庙,只在宗族中讲团结,不是吉利的征夕匕。

宗,宗庙。吝,狭隘。

为什么“同人于宗,吝”呢?关键在“宗”上,宗就是同一宗族。你如果只想与同宗的人相会同,那就太狭窄、太小气了,是小同,不是大同,当然有遗憾了。因此这一爻教我们要打开心胸,要胸怀宽阔。

13.6

九三:伏戎于莽.卦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白话

九三,把军队埋伏在密林草莽之中,占据附近的制高点频频瞭望,三年都不敢出兵打仗。《象辞》说:“埋伏军队在密林草莽中”,说明敌人力量强大,我方力量弱小,只能潜伏下来。“三年都不敢兴兵打仗”,表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怎么敢冒险轻进呢?

解读

戎:军队。莽:草丛。陵:山冈。

伏,埋伏。戎,武装、军队。莽,草丛,这里泛指草丛密林。

兴,起,举,这里指克服,拔取。三岁,指多年。

安,疑问副词,犹言怎能。行,耔为,作为。

这第三爻阳爻阳位,位于下扑上方,所以过于刚烈。

设伏兵要理伏在草丛之中,便于隐蔽,如果布里在山冈上,就会幕露目标,三年也不能取得胜利。

为什么要“伏戎于莽”?因为敌人太刚强了,所以不要跟它打。这个敌人就是上面的三爻,全是阳爻,你说刚强不刚强?太刚强了。那最关键的一条爻是什么呢?九五爻。这个九三爻,它企图与九五爻以及上面三条阳爻抗争,当然不行,敌人太厉害了,因此要潜伏在那里。正因为三年都不兴兵作战,所以它能带来平安的发展。这就是不争、和合的思想。

13.7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白话

九四,准备登城向敌人进攻,但终于没有进攻,是吉祥的。《象辞》说:“准备登城向敌人进攻”,但终于没有进攻,是因为发现这种进攻是不仁义的,这样做能获得吉祥,是因为在困惑时能及时醒悟,反过来能按正确的办法行事。

解读

乘,登。墉,城墙。则,借为侧,反侧,犹言反复无常。

该丈阳爻阴位,位于上扑下方,

隔,所以有“乘其墉”之征象。

攻打城池时,已经占领了城墙,只要继续攻打,就是吉利的。本与六二相应却被九三队虽然一时没能攻克下来。

为什么不去攻打?九四爻是阳爻,“乘其墉”,它站在九三爻的上面嘛。我们看九三爻与九四爻都不去攻打,潜在之意就是要达成和谐、会同的局面,不采取进攻这种方式,不与人为敌。为什么吉了呢?因为它反了,返回正道了。你看初九爻、六二爻、九五爻、上九爻都讲怎么样同人,而九三爻和九四爻则是从反面讲不能打仗,采用的是反面说理的方式。

13.8

九五:同人,先号陶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白话

九五,与人和睦相处,开始大声痛哭,后来破涕为笑,大军作战告捷,志同道合者相会在一起。《象辞》说:与人和睦相处,开始大声痛哭,说明这时内心中正诚信,因不知战事的胜败而焦急痛哭;大军遇到了志同道合者,终于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于是欢笑起来。

解读

这第五爻是阳爻阳位,处于上扑之中央,与“六二”相应,然中问被九三、九四两阳丈相胆,所以有先号淘之象 聚集军队去作战,因为有胆碍,先是号响大哭,最后才喜悦而笑。大军在胜利之后才能相遇。

号眺。嚎眺,哭号。

这是关键,为什么先嚎啕而后大笑呢?因为它又中又正。那为什么先嚎啕?这是指九三爻和九四爻而言,尤其是九四爻位不正,总想着去攻打别人,不攻克不行,但攻打别人就要失败,而且彻底破坏了和谐、会同的局面,因此大哭啊。后来的笑是指到了九五爻的时候大笑,它以又中又正的品德与别人和同,没有攻打就取得胜利了,当然要大笑。更重要的是相遇,与六二爻这个阴爻相遇、相和了,这就叫做“同气相求”。因此同人卦就是指六二爻和九五爻的会同。

13.9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白话

上九,在荒郊也愿与人和睦相处,未遇到志同道合者,也不后悔。《象辞》说:“在荒郊也愿与人和睦相处,未遇到志同道合者”,说明此时团结众人,而希望天下大同的愿望没有实现。

解读

郊,邑外为郊。无悔,贞兆辞。侮,悔咎。

该爻阳爻阴位,位于全扑最上方与人相交在郊外,没有什么后悔的。

本卦是讲战争的专卦。初九、六二讲战前卜祷,九三、九四、九五讲几次战斗的经过,依其结构发展。此处“同人予郊”,当为聚众祭神,祝贺胜利。

“同人于郊”的郊外虽然没有“同人于野”的野外远,它的胸怀不如后者宽广,但比起“门”和“宗”还是要好一些,因此以这样的心胸跟人会同,同样可以无悔恨。

同人卦是教我们怎么跟别人会同的,从中可以总结几点出来。首先要去辨别事物,辨别会同的对象,先要有心分别,然后才能无分别。其次是从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有同人之心,表示要从内心出发,从本性出发。最后不要只去跟同宗族的人会同,要有宽阔的胸怀、宽广的气量。另外,在自己刚强之时,仍然要保持会同之心,一定不要有抗争之心;要偃旗息鼓,不要兴兵作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一种心心相印、天下大同的和谐局面。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