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4049

周易八卦是谁创造的,易经八卦是谁发明的

兴仁信息网2023-12-04 08:14:090

八卦是谁发明的

八卦起源于人文始祖伏羲,伏羲是三皇之首,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周易是哪个朝代谁写的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之用。

中国古代传说中创立八卦的人是谁?

周文王,所以又称文王八卦。

八卦是谁发明的

八卦有三种,先天八卦出自伏羲;后天出自文王;中天出自卫元蒿。

八卦是什么?

先天八卦与河图是盖天派概括天地自然的一种模式图。

因为盖天派错误的定义了天为阳,地为阴。所以,先天八卦把天(乾)定位在上(南),把地(坤)定位在下(北)。按古人的三种八卦各有所用,但实际上靠哪一种八卦也概括不了天地之自然,说明三种八卦各有致命的缺点!

一、文王为什么要修改伏羲先天八卦

我们先看看先天八卦,伏羲时代认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即天在上,地在下。“天动地静”即动为阳静为阴。卦爻以“-”为阳爻,“--”为阴爻,乾是三个阳爻所组成,坤是三个阴爻所组成,所以先天八卦把乾为天在上,坤为地在下。先天八卦即天地对待(天和地对、男和女对)。以“气终而象变”的说法而言,即事物走到终点(极端)则变向反面,所以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又显得格外有哲理性。

到了汉代出现了浑天派,并制成了浑天仪,认为“天包地外”,否认了盖天派天地上下的旧观点。说明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在不断的进步。

让我们深思的是,先天八卦既然是天地对待(定位),但只有冬与夏符合,春与秋位置不对称。按冬夏位置虽然不差,因乾阳在上,坤阴在下,自然规律是阳 在下可上升,阴在上可下降。那么,先天八卦乾在上坤在下阴阳都不能相交,怎能生出六子(万物)?又怎能概括大自然之理呢?这就难怪文王制后天八卦了。

至于为什么要有后天八卦对此说法很多,不少学者认为:在夏朝时期,冰雪融化,海水上升,淹没了大片土地,到处都是水灾。到了周朝时,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天地运气与先天八卦方位不一致,故文王改先天八卦为后天八卦。

二、文王后天八卦与自然之理

以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后天八卦是讲流行。“对待者数”指先天八卦而言。“流行者气”指后天八卦而言。

后天八卦问世后,人们进行了预测,按后天的卦数预测则不准确。然而,用先天的卦数则准确。对此有人认为,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先后天八卦两者缺一不可的局面。

文王改了先天八卦,那么,后天八卦和自然规律是否相符呢?

从坎离两卦的定位来看,文王改后天八卦没有脱离开先天的老框框。理由是,先天把天阳(火)在上,地阴(水)在下,这里的火与水指乾纯阳,和坤纯阴而言。后天离火在上,坎水在下,和先天乾上坤下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也表明后天八卦火在上,水在下。自然中是阳升阴降,所谓“阳升”,只有在“下”才有“升”字可言,若把阳(火)在最上,也就没有阳向上升的空间了,只是死火。来知德曰:“火在下,动之象;火在上,止之象”。也就是说火如果真的在上,止象死也。后天八卦离在上是死火,坎在下是死水,那么,一个死火,一个死水,还怎么流行呢?

因此,中天八卦出现了,人们对中天八卦又众说纷纭,也引起了人们对八卦的各种猜测。我对人们的猜测不做评论,只对“理”感兴趣。真理是,只要前(旧)者完美,就没有后(新)的出现。

总之,新的出现,就意味着旧的不足!人类的惯性是,“新”是顶替“旧”或淘汰旧的表现。

让人百思不解的是:新八卦出现后,旧八卦仍然畅行!也就是说,新的出现了,并没有淘汰旧的能力,或只能给旧一点补充。最后出现了三种八卦混乱同行的局面。

后人虽然对前人的八卦用折中的解释为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实际是用先天之数,后天之体,也就是说张三戴的是李四的帽子,否则无效。这就表明先天与后天皆有致命的问题。人们对八卦的研究皆是在传统的老框框中绕圈子,至今在“理”上认真去考虑的专家学者确少的可怜!

易经是谁写的???

传说是根据伏羲口述编的,这只是传说。孔子对《易经》进行过编撰,历史上真有其事,胡适考证第一章是孔子自己加上去的,详见胡适《先秦名学史》。后人也有过编撰。现在的版本已经不是最初的版本。

《易经》谁写的?

通常说来好像是和射手女比较有共同语言吧,貌似天平和白羊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相反的,所以可能不时会闹点冲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