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3377

大运地标什么时候建的好,大运发展规划

兴仁信息网2023-05-14 09:41:040

大运会资料

大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素有“小奥运会”之称,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法语: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u Sport Universitaire)主办,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大学生(年龄限制为17-28岁)参加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始办于1959年,其前身为国际大学生运动会。至2004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已举办过22届。

1959年第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参加了部分田径项目的比赛。从1961年第二届起至第八届,中国均未派团参加。1975年,中国被接纳为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正式会员。从1977年第九届起,中国派团参加了迄今为止的历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深圳大运中心位于深圳市区东北部,龙岗中心城西区,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是深圳举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场馆区,也是深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发展体育产业、推广全民健身的未来中心区。

整个项目占地约87.4公顷,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成为深圳的地标性建筑。项目包括主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以及全民健身广场、体育综合服务区、新闻指挥中心等体育设施。同时,在主场馆区附近,还将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运动员村,为运动员提供便利舒适的生活。

“一场两馆”将承担大运会的重要比赛任务。其中,规划建设6万个座位的主体育场将承担开幕式、闭幕式和田径比赛;可容纳1.8万名观众的主体育馆将成为篮球比赛的主要场馆;同时还有3000个座位的游泳馆。

大运中心在设计上也集中体现了最前卫的建筑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宗旨。“一场两馆”呈三角形分布,中间由水面相连,三座体育场馆颇似三块水晶巨石,与周围的山体、绿地配合,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石”结构。巨石形象打破常规,首次用于大型公共体育建筑中,能够体现深圳的创新精神。同时,充分考虑了自然采光通风,降低资源消耗,符合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提高了运用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想知道: 深圳市的大运火炬塔在哪里,在哪?

深圳大运会火炬塔位于深圳湾畔,高26米,外观上就像是一座书山,由一本本书垒起来。在每本“书”上,都刻有一届大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比如:“1977索菲亚”、“1985神户”……一直到最顶端的“2011深圳”,非常有历史感。每一本“书”都代表一届大运会,整个火炬塔就是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26届大运会的永久记忆。本届大运会闭幕之后,这个外观像一座书山的火炬塔将会作为永久建筑保留,成为继“闯”、“拓荒牛”之后深圳第三个标志性的城市雕塑景观。为达到这一功能,火炬塔在选材等方面非常讲究,确保了大运火炬塔能够长久地守望和守护着这座青春之城的成长。

大运会的资料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World University Games)

素有"小奥运会"之称,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u Sport Universitaire)主办,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大学生(年龄限制为17-28岁)参加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始办于1959年,其前身为国际大学生运动会。

本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国际大学生组织就已开始计划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923年5月,在巴黎召开了世界大学生体育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次年举行第一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1924年,首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Games)在华沙举行,设田径、游泳和击剑3个比赛项目。此后,运动会不定期举办,至1939年共举办了8届。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运动会被迫中断,1947年恢复举行。但从1951年起因国际形势的变化,分裂成东西方两个运动会,西方的名为"国际学生体育运动会",东方的叫"青年学生运动会"或"青年友好运动会"。两个阵营各自组织和举办自己的大学生运动会。

1957年,为了庆祝法国全国学联成立50周年,在巴黎举行了国际性的大学生运动会和国际文化联欢节。经与会30个国家的代表一致同意,决定以后定期举办世界性的大学生体育比赛,定名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原则上每两年举行一届。

1959年,第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意大利都灵举行,来自45个国家的985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至1999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已举办过20届。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正式规定的比赛项目一般有田径、游泳、跳水、水球、体操、击剑、网球、篮球和排球等9项,但东道国有权再增加1项。例如1977年的东道国保加利亚增加了摔跤,1979年墨西哥增加了足球,1985年日本增加了柔道。

1960年,仿奥运会赛制,又在法国夏蒙尼举办了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起初,夏季运动会和冬季运动会分别在单数和双数年举行,从1981年起改为在同一年举行。至199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已举办过19届,比赛项目有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冬季两项、冰球、北欧两项、滑板滑雪。

1959年第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参加了部分田径项目的比赛。从1961年第二届起至第八届,中国均未派团参加。1975年,中国被接纳为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正式会员。从1977年第九届起,中国派团参加了迄今为止的历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由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自1959年举办第一届比赛后,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纷纷派出最优秀的运动员参加角逐。从60年代以来,在历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共打破了18项田径和游泳世界纪录(参见以下)。

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创造的田径世界纪录

第二届: 索非亚(保加利亚),1961年8月25日至9月3日

男子跳高:2.25米 瓦莱里·布鲁梅尔(Valery Brumel) 苏联

女子铁饼: 58.06米 塔玛拉·普雷斯(Tamara Press) 苏联

第六届: 都灵(意大利), 1970年8月26日至9月6日

女子跳远: 6.84米 海德· 罗森达尔(Heide Rosendahl) 联邦德国

男子撑竿跳: 5.46米 沃尔夫冈·诺德威格(Wolfgang Nordwig) 民主德国

第九届: 索非亚(保加利亚), 1977年8月17日至8月28日

男子800米: 1分43秒40 阿尔伯托·胡安托雷那(Alberto Juantorena) 古巴

男子110米栏: 13秒21 亚历杭德罗·卡萨纳斯(Alejandro Casanas) 古巴

第十届: 墨西哥城(墨西哥), 1979年9月2日至13日

男子200米: 19秒72 彼得罗·门内阿(Pietro Mennea) 意大利

第十三届: 神户(日本), 1985年8月24日至9月4日

男子跳高: 2.41米 伊戈尔·帕克林(Igor Paklin) 苏联

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创造的游泳世界纪录

第五届: 东京(日本), 1967年8月27日至9月4日

男子400米自由泳: 4分08秒2 格雷戈里·查尔顿(Gregory Charlton) 美国

男子1500米自由泳: 16分34秒6 迈克尔·伯顿(Michael Burton) 美国

男子100米仰泳: 59秒5 道格拉斯·拉塞尔(Douglas Russell) 美国

59秒3 查尔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国

男子200米仰泳: 2分09秒4 查尔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国

男子100米蝶泳: 56秒5 道格拉斯·拉塞尔(Douglas Russell) 美国

56秒3 道格拉斯·拉塞尔(Douglas Russell) 美国

男子200米蝶泳: 2分06秒0 约翰·费里斯(John Ferris) 美国

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 3分57秒2

查尔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国

肯尼斯·默腾(Kenn Merten) 美国

道格拉斯·拉塞尔(Douglas Russell) 美国

肯尼斯·沃尔什(Kenn Walsh) 美国

第十三届: 神户(日本), 1985年8月24日至9月4日

男子100米自由泳: 49秒14 马特·比昂迪(Matt Biondi) 美国

最近两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简况如下:

1997年8月19日至31日,第十九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卡塔尼亚举行。来自16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跳水、网球、击剑、足球、篮球、排球、水球和体操(含艺术体操)10个项目的比赛。在奖牌榜上位居前三名的国家是:美国(20金、19银、22铜)、乌克兰(17金、6银、4铜)、日本(14金、8银、11铜)。中国派出116名运动员参加了除游泳和水球之外的8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了10枚金牌、9枚银牌和7枚铜牌,名列第五。

1999年7月3日至13日,第二十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西班牙的帕尔马举行。来自114个国家的5776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柔道、帆船、跳水、网球、击剑、足球、篮球、排球、水球和体操12个项目的比赛。比赛结果,美国以30枚金牌、19枚银牌和15枚铜牌居金牌榜首位,俄罗斯以14枚金牌、18枚银牌和12枚铜牌排位第二,古巴以12枚金牌、3枚银牌和12枚铜牌名列第三。日本以11枚金牌、13枚银牌和17枚铜牌位居第四。中国派出174名运动员参加了除帆船、足球和水球以外的9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了9枚金牌、6枚银牌和10枚铜牌,名列第五。

本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未打破一项世界纪录,仅刷新了10项大运会纪录。究其原因,或许同80年代中期以来竞技体育不断受到职业化、商业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一些顶尖运动员未参加没有出场费的大运会比赛有关。

但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FISU)1999年7月公布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90年代以来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仍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就像60年代至80年代许多奥运明星最初都是在大运会上崭露头角的一样,如今在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运动员仍有许多人都是参加过大运会的优秀选手。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曾在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组织的比赛中"披金挂银"的优秀大学生选手,总共夺得了80枚金牌、84枚银牌和62枚铜牌(参见下表)。在这些从大运会走向奥运会领奖台的运动员中,比较著名的有田径运动员迈克尔·约翰逊(Michael Johnson)、迈克·鲍威尔(Mike Powell),篮球运动员拉里·伯德(Larry Bird)、查尔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阿维达斯·萨博尼斯(Arvidas Sabonis),自行车运动员让·隆戈(Jeanie Longo),击剑运动员乔万纳·特里利尼(Giovanna Trillini),体操运动员维托尔·谢尔博(Vitor Saherbo)等。

尽管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面对新闻媒体的评论,否认大运会水平逐渐下降、今不如昔,但在国际体坛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吸引顶尖运动员参赛,提高运动会的观赏性和整体运动水平,确实是在21世纪继续办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关键。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641762.html

回答者: 497247884 | 二级 | 2011-3-6 10:43

大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素有“小奥运会”之称,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法语: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u Sport Universitaire)主办,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大学生(年龄限制为17-28岁)参加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始办于1959年,其前身为国际大学生运动会。至2004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已举办过22届。

1959年第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参加了部分田径项目的比赛。从1961年第二届起至第八届,中国均未派团参加。1975年,中国被接纳为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正式会员。从1977年第九届起,中国派团参加了迄今为止的历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深圳大运中心位于深圳市区东北部,龙岗中心城西区,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是深圳举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场馆区,也是深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发展体育产业、推广全民健身的未来中心区。

整个项目占地约87.4公顷,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成为深圳的地标性建筑。项目包括主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以及全民健身广场、体育综合服务区、新闻指挥中心等体育设施。同时,在主场馆区附近,还将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运动员村,为运动员提供便利舒适的生活。

“一场两馆”将承担大运会的重要比赛任务。其中,规划建设6万个座位的主体育场将承担开幕式、闭幕式和田径比赛;可容纳1.8万名观众的主体育馆将成为篮球比赛的主要场馆;同时还有3000个座位的游泳馆。

大运中心在设计上也集中体现了最前卫的建筑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宗旨。“一场两馆”呈三角形分布,中间由水面相连,三座体育场馆颇似三块水晶巨石,与周围的山体、绿地配合,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石”结构。巨石形象打破常规,首次用于大型公共体育建筑中,能够体现深圳的创新精神。同时,充分考虑了自然采光通风,降低资源消耗,符合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提高了运用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大运会的项目在哪里?

你问的是不是第26届深圳大学生运动会吗?

2007年1月17日,深圳市成功赢得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举办权,这是深圳人民的骄傲,更是龙岗人民的骄傲。因为本届大运会的主场馆区:大运中心,就落户在龙岗区体育新城,期间开幕式、闭幕式和许多比赛项目都要在这里举行。 体育新城位于龙岗中心城西片区,规划面积为14.77平方公里。大运中心位于体育新城的东北部,距离深圳市中心约15公里,占地约87.4公顷,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成为深圳的地标性建筑。该项目包括承担大运会重要比赛任务的主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一场两馆”),以及运动员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综合服务区、新闻指挥中心等配套体育设施。其中,主体育场规划容纳6万人,将承担开幕式、闭幕式和田径比赛;可容纳1.8万名观众的体育馆将成为篮球比赛的主要场馆;游泳馆共设计有3000个座位。2006年12月12日,深圳市大运中心·大运村奠基仪式在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评估组一行专程到龙岗区进行考察时隆重举行。 大运中心在设计上集中体现了最前卫的建筑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宗旨。“一场两馆”呈三角形分布,中间由水面相连,三座体育场馆颇似三块水晶巨石,与周围的山体、绿地配合,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石”结构。目前,大运中心工程正在推进设计工作,力争2007年8月完成基础工程施工图设计,2010年底前完成全部场馆的建设任务。 成功申办2011年第26届大学生运动会,对主场馆所在地:龙岗区的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加速发展,也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提供了绝佳的载体和支撑,将从根本上改变龙岗的面貌。 大运经济的乘数效应将助推龙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对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大投入,辐射市政工程、旅游贸易、文化教育等许多产业和行业领域,直接带动投资、消费、出口。据统计,仅大运会期间,就有至少1万人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有300万以上的观众到现场观看比赛,这将对建筑、交通、邮电、通讯、旅游、餐饮等行业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将获得更加深厚的成长土壤。 大规模建设将全面提升龙岗的城市功能。在龙岗举办大运会,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市政道路,未来这些连接市区和大运场馆的路网贯通特区内外,龙岗的城市化必将加快步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与特色品质的大型文娱设施和国际化住宅小区的建设,将使整个地区渗透强烈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促进龙岗城市面貌的改变;按照规划,深圳市、龙岗区两级在“十一五”期间已计划在龙岗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投资703亿元,大运会申办成功后,投资规模将会大幅增加,从而推进龙岗城市建设提速。 与国际性赛事的无距离接触将大幅改善整个地区的人文环境。赢得大运会举办权,极大提高了龙岗人的自豪感,增强了龙岗人的认同感。大运会所蕴涵的国际化行为方式,将显著地改变龙岗居民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推动他们自觉提高文明素养,养成国际化意识,掌握国际化技能,从而促进整个地区国际化人文环境的形成。

...不知道这个公司对本科生的重视程度和发展规划如何?

待遇一般,企业效益不行,一直亏损,重视不重视要看你有没有关系了,本科生我们这多的是。谢谢。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大运重卡项目采取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建设方式:

一期工程设计产能为年产重卡5万辆,年产值150亿元以上;二期工程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万辆的规模,年产值可实现300亿元以上。

大运重卡厂区占地面积150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米,已完成一期项目投资26亿元人民币。年产重卡5万辆,年产值150亿元,年利税10亿元。3年内大运重卡将完成年产10万辆的二期工程。

2010年10月22日,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山西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金道铭,省领导高建民、牛仁亮、张建欣以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市市委书记、市长观摩检查组,对运城市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点工作和项目进行观摩检查。

观摩检查组一行来到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实地查看大运汽车生产、研发、市场开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职工生活区等情况。深入车间生产一线,详细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情况,并给予了积极指导。大运集团远勤山热情接待,并介绍了大运重卡的“十二五”规划及运营情况。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澔利、技术副总刘宝乾、集团总办主任曹持陪同调研。在听取了大运汽车的工作和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后,观摩检查组认为,大运汽车是运城市装备制造业的代表,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产品档次不断提升,市场不断扩大,对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大运集团远勤山向向观摩检查组汇报介绍了转型跨越发展工作和项目进展情况。提出“十二五”规划二期工程投资20亿元人民币,已开始施工,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0万辆以上的规模,届时年产值可实现300亿元,利税30亿以上,直接间接就业人数可达数万人,将促进运城汽车配套业、仓储业、物流业、服务业等产业强力崛起、蓬勃发展,成为拉动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袁纯清、王君对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发展和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袁纯清指出:加大科研投入、培养人才队伍是做强现代制造业的关键,大力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档次,为山西省经济跨越发展造好车、服好务!

远勤山对检查观摩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大运重卡作为山西装备制造业的代表,要认真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建设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做足自身功夫,担当社会责任,为山西汽车工业做出更大贡献。 第一辆大运重卡下线

2009年9月25日,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第一辆重卡顺利下线,运城人造汽车的梦想终于成真。

市长王安庞为“大运一号”披红挂花并点火。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建喜启动大运重卡生产线。副市长王健康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见证了这一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始建于2004年,位于运城空港新区,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重型卡车生产和经营企业。厂区占地面积150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有一流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前期建设总投资21亿元。

大运重卡项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提出的尽快将山西建成装备制造加工基地的方针,立足于运城经济转型发展需要而建设的。该项目综合运用了国内重卡行业先进的管理技术、工艺制造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主导产品有载货车、自卸车、专用车、牵引车等,产品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科技含量较高、符合国家法规要求和环保标准,已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据悉,该项目已完成“大运”品牌8个系列30余种车型的开发。其中,有5个系列已通过国家试验认证。

大运重卡一期项目投产后,将形成5万辆的产能,二期工程将扩大为10万辆的生产规模。二期工程建设目标实现后,该项目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可提供直接就业岗位4000余个。该项目的投产将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当地基础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大运重卡运城正式投产

十月的河东大地,秋林尽染,硕果飘香。经过5年多时间的建设,拥有多项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运重型卡车正式投产。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宝顺,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为“大运一号”重卡揭幕。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省委常委、秘书长高建民,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李政文,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杨安和,省政协副主席韩儒英出席投产仪式。副省长陈川平代表省委、省致辞。

省委、省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尤其是把加快发展重型汽车作为我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的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工夫培育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型汽车和零配件基地。我省作为国家重要的煤炭和矿产资源大省,对重型汽车需求强劲,特别是随着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重型汽车市场日趋旺盛。大运重卡的投产为山西汽车产业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又一重大成果,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始建于2004年。自开工建设以来,公司紧紧抓住全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历时5年多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并拥有了驾驶室等项目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多项专利。大运重卡还集国内外同类产品设计之大成,先后设计开发了载货车、自卸车、专用车和牵引车四大系列产品30余种车型,具有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功率强劲的特点,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和行业标准,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已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后,形成年产重卡5万辆、年产值150亿元、年利税10亿元以上的生产规模。

二期工程将扩大为年产10万辆以上规模,年产值可实现300亿元以上,将直接和间接吸纳就业人员达数万人,带动数百家配套厂商形成相当规模的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

陈川平在致辞中指出,重型汽车产业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不断创新,不断适应市场需要。他希望大运重卡以投产为新的起点,抓住国家实施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我省加快发展新兴支柱产业的良机,提升发展质量,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典范和民营经济推动转型发展的榜样。

投产仪式结束后,张宝顺、王君等省领导还兴致勃勃地深入到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卡生产车间进行了实地调研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