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466

寺庙落成开光主持(观音殿落成暨观音像开光)

兴仁信息网2023-04-24 10:25:160

寺庙的主持和方丈是同一个人吗? 是两个职称(职务)吗?

不是同一人,是两个职务。住持管理一个寺庙,方丈管理多个寺庙。

住持是职衔,是寺院的领袖,一个寺院只有一个住持和尚。主持是职务,是由住持任命,负责某项具体工作的运作,比如主持寺务、主持馆务、主持法会等。

方丈原为道教固有的称谓,佛教传入中国后借用这一俗称。佛教中一般用方丈代表方丈和尚,他们是寺院的最高领导者,同时有老师的职责。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亦曰堂头、正堂。这是方丈一词的狭义。广义的方丈除指住持居处外,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

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寺庙就有住持,而方丈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能有。并且方丈可以兼任多个寺庙,而住持则不能。一般来说,方丈必须由所在省的宗教管理部门和佛教协会任命才能生效。

其实方丈、住持的区别可以简单回答如下:

(1)方丈一般是接受传法的和尚 ,有法卷可证明其传承,住持则可以不必;

(2)有方丈的丛林必须制度健全,人员、规模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而有住持的寺院则未必;

(3)方丈往往具有一定影响力,如现在的方丈需要经省佛教协会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备案,住持则不需要。

圆明讲堂的寺庙传承

1933年,大师皈依弟子顾联承和顾夫人邢景贤两居士发心捐献祖传家产、延安西路私人花园用地,建造殿屋房舍,供养大师,命名为上海圆明讲堂,作为大师在沪弘法修持道场。次年八月落成,由大师主持落成大典及佛像开光仪式。1940年,在圆瑛大师倡导下设立圆明法施会,除了弘法讲经以外,印送大师所著各种经纶及佛学书籍计二十余种,以法利生。后又设立莲池念佛会,常年念佛,道场盛及一时。1945年,圆瑛大师又创办“楞严专宗学院”,培养续佛慧命的僧才。

1953年9月19日,圆瑛大师圆寂,遗嘱将讲堂托付给他的弟子明旸法师。明公上人继承大师遗愿,弘宗演教不遗余力。但随着极“左”思潮的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讲堂的房产被工厂征用,宗教活动被迫终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圆明讲堂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83年夏,明公上人主持设立“圆瑛法师纪念堂”,建立玉佛殿。同年,讲堂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1988年9月,在明公上人悉心努力下,圆明讲堂全面恢复。恢复后的讲堂成为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庄严道场,有观音殿、玉佛殿、极乐世界殿、纪念堂、五百罗汉山等殿堂。1994年,又兴建了舍利殿文物室。多年来,在明公上人垂范下,圆明讲堂坚持讲修并重,道风蔚然。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1995年,明公上人开始擘划圆明讲堂的重建工作。后因法体欠安,堂务工作交与弟子照诚法师主持。照诚法师不负重托,带领全体法师、护法居士齐心协力,忘我工作,1999年底,一座五层综合弘法大楼顺利落成。新大楼占地面积497.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399.6平方米,增加了大讲堂、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等设施。圆明讲堂从此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为秉持圆瑛大师“大慈悲、大无我、大无畏”的教诫和明公上人弘法利生、慈悲济世的悲愿,照诚法师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的理念和奋斗目标。一个中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四个基本点就是“以文化阐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回报社会,以修学净化心灵。”

照诚法师深刻认识到当今佛教存在青黄不接的状况,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故于1997年底经堂务委员会研究,决定恢复创办楞严专宗学院,培养文化和教理水平较高的僧宝。2000初,楞严专宗学院与龙华寺合并成立“华林佛学院”,并确立“有情有义,知恩报恩,善始善终,无怨无悔”为华林院训。

在通俗弘法方面,圆明讲堂除坚持每月初一、十二、十五和佛菩萨圣诞日的讲经以外,2000年夏开始举办圆明佛学讲习班,以此提高广大信众的佛学水平,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照诚法师常讲:“如果说文化教育是佛教的生命力的话,那么慈善事业就是佛陀慈悲精神的真正体现。”圆明讲堂在2000年伊始成立“圆明慈善办公室”,集聚教内教外各界人士的爱心、善力,为社会、人群不懈奉献,努力耕耘。

在短短的时间内已向社会各界捐赠25次,如:向静安区慈善基金会、闵行区启音学校、上海襄阳路残疾弱智儿童康复院、辽宁省大连市日新孤儿院以及延安街道孤儿施云同学等捐献资金达71366.40元,筹集并向甘肃省武威市、贵州省遵义市等贫困地区寄赠衣物棉被七次15000件并资助百余名失学儿童复学。

“荣耀归功于佛陀,成绩归功于大家。”圆明讲堂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党和、市区各级宗教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协助。我们真诚的希望,各界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关心圆明讲堂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以“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为努力方向,全体法师将本着佛教第一、寺院第二,常住第一、个人第二的信条,为继承上海佛教界的优良传统,发扬教界老前辈们的爱国爱教、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此做出最大的努力!

寺庙有主持和住持是一回事吗?

住持(abbot),佛教僧职。又称方丈、住职。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圆觉经》卷上云:“一切如来,光严住持。”禅宗兴起后寺院主管僧人称为住持。

寺院没有主持一说

仁寿寺的寺庙介绍

仁寿寺乃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由密宗上师纵堂首建,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路。

康熙八年(1669年),僧人玉琳重修山门,至咸丰元年(1851年),僧人仁机又作重修。仁寿寺几度重修后,规模较前拓展。仁寿寺内之如意宝塔,1935年由佛山佛教密宗徒李佩弦等捐资兴建,并于1938年由虚云大和尚亲自主持了开光仪式,盛极一时。此塔颇具特色,塔身为七层八角汉式塔,镶有藏文碑匾,塔内供有瓷制佛像十余尊,其中所供奉的陶制红绿度母佛像为石湾冠华陶窑作品,由石湾陶艺名家潘玉书手塑。

历史上,仁寿寺内高僧辈出,纵堂、玉琳、祗园、慈云等高僧皆出于此。

2003年11月30日,敬邀新成大和尚、觉光大和尚等粤港澳高僧大德举行大殿落成圣像升座开光大典。

仁寿寺位于现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路。1935年由佛山佛教密宗徒李佩弦等捐资兴建,并于1938年由虚云大和尚亲自主持了开光仪式,盛极一时。它始创于密后归于禅,一向为佛山及附近四乡释门子弟授戒道场。正门石匾仁寿寺三字乃名士手书,字体纤细清秀,被称作鹤形书法。寺于民国中叶已衰败。

仁寿寺乃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由密宗上师纵堂首建,康熙八年(1669年),僧人玉琳重修山门,至咸丰元年(1851年),僧人仁机又作重修。仁寿寺几度重修后,规模较前拓展,前至佛山涌将军桥头,后达文华里尾,左邻镇南街。右连三官街,寺内除四座主殿外,还有后殿、左右偏殿、龙华堂、方丈室、齐堂、客室以及僧舍99间和花园一个,花园内有彩桥两座。仁寿寺内之如意宝塔,此塔颇具特色,塔身为七层八角汉式塔,镶有藏文碑匾,塔内供有瓷制佛像十余尊,其中所供奉的陶制红绿度母佛像为石湾冠华陶窑作品,由石湾陶艺名家潘玉书手塑。历史上,仁寿寺内高僧辈出,纵堂、玉琳、祗园、慈云等高僧皆出于此。

重修庙宇,捐资修葺 的功德碑文怎样写

重修XX庙宇功德碑记

XX自古以来,即为开光川灵秀之地,诸神齐聚,庙宇壮观。考XX庙历史,已逾五百余载,文化价值不可估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适逢文革之殇,诸庙俱有损毁,不复旧观。

二零XX年,安崖底乡民群议,欲重修诸神庙宇。二零XX年,诸庙复修工程陆续开启。开工于二零XX年X月X日,竣工于二零XX年X月X日。

庙宇重修工程共耗资XX万余元,此项善款由XXX等共计

人所捐。为彰此善举,XX庙特立功德碑以记之。

虔心复神居,功德当无量。随喜信士名,万代永留存。

XX村委会于二零一三年 月 日立

撰文:

书法:

篆刻:

寺庙的功德碑怎么写啊

首先是要表达清楚、记录完整。其实写碑是为了表彰某人,某事。让人们知道谁做了什么事,什么功德让大家去学习、去效仿。我想把事情写清楚,让大家能看懂就行,起到了记录和启示的作用就行。 知道了他是干什么用的,怎么写就应该好安排了。希望一切顺利。

阿弥陀佛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