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8725

属相文化起源,十二生肖起源

兴仁信息网2023-06-30 14:29:120

生肖文化最早起源于那个时期?

生肖文化的起源在中国。具体的时间应该是在东汉时期 (公元25-220年)j在东汉王充的著作《论衡》中对十二生肖便有较为系统的明确记载。从他在《物势篇》,《言毒篇》,《讥日篇》中的记载可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概念在东汉已相当清楚。更高的还有《周书》卷十一《晋荡公护传》中,对生肖属相已有详细说明。如:"昔在武川镇生当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虽然这个和现代的生效不尽相同 然而这可能就是较早的演变过程。

谁知道中国十二生肖的由来?

1、生肖的由来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参见清·赵翼《陔余丛考》)。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讲“ 十象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 。”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 。出土竹简的《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 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已,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

《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载: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 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已,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

“辰为龙,已为蛇。辰、已之位在东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生肖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个问题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做出了种种解释。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已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 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表现在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约产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大傩仪式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应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应十二个方位的。对十二个方位的照应当然牵涉到十二支,于是与十二生肖挂钩,在驱傩仪式中的十二属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十二生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共同的来源都是原始动物崇拜。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十二生肖与彝族“十二兽”纪日及“十月历”法有关。居住于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有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计三十六天,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便为十个月,这就是后来的“十月历”法。刘尧汉先生认为以十二属相纪日的十月历法产生于夏禹时代,(参见刘尧汉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汉族十二生肖是受“十月历法”的影响,彝族十二兽历后来发展为十二生肖。

讲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干支表,说明在殷商时代干支纪日已娴熟自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它作为充当时间单位的标号,一方面扩大了,用于纪年;一方面缩小了,用于纪时(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根据历史记载及研究证明,生肖是继“干支纪年法”创立后才出现的 ,十二种动物是对十二地支的一一对应,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从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很久以来有学者发现十二支的古字里隐含着生肖的信息,他们将十二支与十二生肖古字相比较,发现十二支的古字形与十二种动物有一些联系。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确有大同小异之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即讲到“已”字为蛇的象形,同样的还有“亥”、“豕”。近人还考证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与生肖字有相近之处,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十二生肖动物的象形字,由于十二支子丑寅卯容易记混,民间便用十二种动物代替,以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成为纪年的符号系统。虽然以上猜想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细想一下便可以作出判断,十二支不可能是十二种动物的象形字,因为前面已经讲到十二支在殷商时已娴熟使用,而生肖是春秋时期才产生的,二者是不同源的。倘若在造字之时,地支便与生肖有关的话,生肖岂不是与地支同时产生了吗 ?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肖的产生晚于十二地支,但与十二地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肖是对十二地支的附会,至于选择了十二种动物作为代替十二地支的符号,又源于古人的动物崇拜心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58355.html

12生肖的真实来历是怎么样的?

12生肖的真实来历是:

有关十二生肖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其中影响颇深的有以下两种:第一种传说:玉帝要挑选12个动物担任天宫的侍卫,老鼠和猫本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约定一起上路。但是狡猾的老鼠为了私利,没有通知猫,而是跳上老牛角,以给老牛唱歌鼓劲为借口,让老牛带它往天庭而去。老牛气喘吁吁的赶到天庭,一看自己是第一个赶到的,就高兴地直奔凌霄宝殿去领奖。

这时,精灵的老鼠从牛角上一跃而下,抢先一步到达,领取了奖牌,受封为十二生肖的首领,而可怜的老牛只能屈居第二,从此老牛和老鼠结成了冤家。其他的动物,虎和龙互不服气,被封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牛的后面;兔子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龙的前面;狗为龙打抱不平,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排在倒数第二。

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最终一一排定了位置,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排列顺序。

还有一种传说;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每天动物活动的时间来确定的。我国从汉代起,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

夜晚11时凌晨18寸,为子时,老鼠最为活跃;凌晨1时至3时,为丑时,牛正午反刍;凌晨3时至5时,为寅时,老虎四处游荡,此时最为凶猛;早晨5时至7时,为卯时,这是太阳还没有升起,月亮还挂在天边,玉兔正忙着捣药;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腾飞、兴云布雨的大好时光;

上午9时至11时,为巳时,气温升高,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为午时,阳气最盛,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13至15时,为未时,据说此时羊吃过的草会长得更茂盛;下午15至17时,为申时,这时猴子开始活跃起来;下午17至19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舍;晚19至21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21至23时,为亥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酣睡。

十二生肖的由来

中国古代经典故事

谁知道中国十二生肖的由来?

1、生肖的由来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参见清·赵翼《陔余丛考》)。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讲“ 十象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 。”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 。出土竹简的《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 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已,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

《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载: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 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已,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

“辰为龙,已为蛇。辰、已之位在东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生肖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个问题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做出了种种解释。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已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 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表现在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约产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大傩仪式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应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应十二个方位的。对十二个方位的照应当然牵涉到十二支,于是与十二生肖挂钩,在驱傩仪式中的十二属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十二生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共同的来源都是原始动物崇拜。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十二生肖与彝族“十二兽”纪日及“十月历”法有关。居住于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有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计三十六天,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便为十个月,这就是后来的“十月历”法。刘尧汉先生认为以十二属相纪日的十月历法产生于夏禹时代,(参见刘尧汉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汉族十二生肖是受“十月历法”的影响,彝族十二兽历后来发展为十二生肖。

讲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干支表,说明在殷商时代干支纪日已娴熟自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它作为充当时间单位的标号,一方面扩大了,用于纪年;一方面缩小了,用于纪时(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根据历史记载及研究证明,生肖是继“干支纪年法”创立后才出现的 ,十二种动物是对十二地支的一一对应,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从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很久以来有学者发现十二支的古字里隐含着生肖的信息,他们将十二支与十二生肖古字相比较,发现十二支的古字形与十二种动物有一些联系。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确有大同小异之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即讲到“已”字为蛇的象形,同样的还有“亥”、“豕”。近人还考证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与生肖字有相近之处,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十二生肖动物的象形字,由于十二支子丑寅卯容易记混,民间便用十二种动物代替,以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成为纪年的符号系统。虽然以上猜想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细想一下便可以作出判断,十二支不可能是十二种动物的象形字,因为前面已经讲到十二支在殷商时已娴熟使用,而生肖是春秋时期才产生的,二者是不同源的。倘若在造字之时,地支便与生肖有关的话,生肖岂不是与地支同时产生了吗 ?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肖的产生晚于十二地支,但与十二地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肖是对十二地支的附会,至于选择了十二种动物作为代替十二地支的符号,又源于古人的动物崇拜心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58355.html

十二生肖属相的起源是什么?

十二生肖是民间源远流长又趣味横生的民俗现象,排列顺序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又称十二属相,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属相。在古代,很多的人甚至把属相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以此作为选择婚姻对象的标准。

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据说天地形成之初,玉皇大帝决定选出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排成十二属相。在应选的头一天,猫和老鼠约好一起去,但是第二天猫睡过了头,老鼠没有喊它独自偷偷上了天庭,所以猫没有及时参选并且与老鼠结下了仇怨。评选时,大家都推勤恳宽厚的牛居首位,老鼠不服,提出与牛到人间比试。当老鼠和牛一同上街时,人人都惊呼“好大的老鼠”,于是,老鼠被列为老大,牛位居第二。龙虎不服,于是为了安抚它们,公鸡把自己美丽的角送给龙,虎则被封为兽中之王。龙虎得到了荣耀就甘居其后了。兔子觉得自己比老鼠个子更大,也不服气,于是选择了一条小道要求与龙赛跑,龙庞大的身躯在小道中行动不便,龙角常常被树枝和荆棘挂住,最后输给了兔子,位于其后。狗眼红兔子的地位,上前一口咬住兔子的脖子,结果受到惩罚,被排在最后面。蛇和马结队与羊、猴比试,结果爱显摆的猴子输掉了比赛,羊和猴被排在蛇、马的后面。十一个动物的顺序排定之后,其他动物争相抢夺最后一个席位,最后憨憨的猪由于被认为最没有竞争力,反而渔翁得利被选上了。

传说固然美丽,但是毕竟不是事实,究竟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一部分学者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夏以前,《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也就是把天干与地支配合起来计算时日。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起源于原始的动物崇拜。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的《陔余丛考》中记载:“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很有可能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长期与各种动物打交道,产生了一种用动物来纪年的方法,随后与中原地区的天干地支纪年方法相融合,形成了十二生肖。还有的学者则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如郭沫若,在他的《甲骨文字研究》中写道“十像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认为十二生肖是西域各国模仿古巴比伦的十二宫,然后在汉武帝通西域的时候又传入中国的。以上观点见仁见智。各有道理,到底哪种说法最可信,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

而十二生肖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呢?也有不同的说法。

有一种说法比较可信,认为是按照动物的足趾的单双即奇偶数来排列的。每种动物不管是二足或是四足,它每只脚上脚趾的数目都是一样的,但惟独老鼠是例外,它的前足四趾而后足五趾,所以在排列十二生肖时,老鼠的脚趾因为是奇偶同体,无法安排,所以因异得福排在第一位,其他动物按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列。牛是四趾,属偶数;虎是五趾,属奇数;兔是四趾,偶数;龙足有五趾,奇数,依此类推,一直排到猪是四趾,偶数。这也算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解释。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把人的活动与动物的习性相联系来排列的。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夜深人静、繁星满天,是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古代天文学家常在此时观察天象,而正好这也是老鼠频繁出没的时刻,久而久之,人们发现了老鼠的这个习性,于是就把子时与鼠联系在一起,称为子鼠,并且按照子时是一天的开始而把老鼠排在了首位。古代农耕社会,牛是重要的财产,每一户农家都很重视。丑时(一点至三点),正是应该喂牛的时辰,这样牛才能长得强壮,能够干更多的活。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就成了丑牛。寅时(三点至五点),有昼伏夜行习性的虎在此时最凶猛,人们常常会听到阵阵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卯时(五点至七点),天已经开始亮了,带有露水的青草是兔子最喜欢的食物。人们常常看到兔子在这时吃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就是卯兔。辰时(七点至九点),比较容易产生大雾。据说龙是能腾云驾雾的动物,朦朦胧胧的仙雾中人们仿佛看见龙这种想象中的动物在飞翔。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巳时(九点至十一点),大雾逐渐散去,太阳开始照耀大地。蛇在此时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人们看到蛇总是感到害怕,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午时(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马的性子也很烈,就像中午当头的太阳一样,而马又是人类的得力助手,就像阳光也是庄稼生长的必备条件一样。马与午时相联系,午马应运而生。未时(十三点至十五点),阳光已经不那么灼人,这时正适合放羊。羊与未时相联系就是未羊。申时(十五点至十七点),太阳已经偏西,气温已不那么热,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了解了猴子的习性,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酉时(十七点至十九点),太阳就快落山,是家养的鸡该回窝的时候了。家家农妇都在此时四处轰鸡入窝,于是就有了酉鸡。戌时(十九点至二十一点),临睡之前,人们往往要四处巡视一番,而狗正是人们最喜欢也是最得力的巡逻帮手。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亥时(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成天吃了睡睡了吃的猪,在晚上还要喂食,深夜给猪添食可以让猪长得更肥。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

在中国的古籍中,有不少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最早的大概是《诗经·小雅》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大意是说,庚午吉日是好时辰,适合骑马出门打猎,已经将午与马联系在一起了。而《论衡》中则有了比较明确的记载。《论衡》是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著作。书中记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这段话中出现了十一种生肖,独独缺少了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就完整了,并且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相配的顺序与今天是一样的。此后,十二生肖已经十分流行和普遍。

十二生肖至今仍然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普遍的联系。不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并且仍然有纪年的功能。礼尚往来的过程中,人们也喜欢送与生肖属相有联系的礼物以图吉利和喜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