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009

易经乾卦象辞,乾卦详解财运

兴仁信息网2023-08-08 21:09:490

易经六十四卦的乾卦原文注解

第一卦 乾 乾为天乾上乾下

乾:qian

﹝粤﹞虔

凛凛皇者之象 自强不息之意

困龙得水,上上卦

卦辞: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推断:词讼和吉,病人痊愈,功名有成,求名大吉。

大象:天行刚健,自强不息

运势:飞龙在天,名利双收之象,宜把握机会,争取成果。

爱情:双方逞强,宜多加沟通迁就。

疾病:病情恶化,宜细心调养,注意头、脑、骨髓等病变。

失物:可望寻回。

诉讼:宜据理力争。

周易卦爻辞原文: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解文

《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原文白话解析提示:点卦象出经文。点“阴阳鱼”可占卦。

特解:乾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

事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自有天佑,春风得意,事业如日中天。但阳气已达顶点,盛极必衰,务须提高警惕,小心谨慎。力戒骄傲,冷静处世,心境平和,如是则能充分发挥才智,保证事业成功。

经商:十分顺利,有发展向上的大好机会。但切勿操之过急,宜冷静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坚持商业道德,冷静对待中途出现的困难,定会有满意的结果。

求名:潜在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只要进一步努力,克服骄傲自满情绪,进业修德,以渊博学识和高尚品质,成君子之名。

外出:利于出行,结伴而行更佳。

婚恋:阳盛阴衰,但刚柔可相济,形成美满结果。女性温柔者更佳。

决策:可成就大的事业。坚持此卦的刚健、正直、公允的实质,修养德行,积累知识,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必能克服困难,消除灾难。

卦爻辞注解

《乾》卦:大通顺,占问有利。

倒数第一阳爻:象龙潜伏著,不可有所作为。

倒数第二阳爻:龙出现在田野里,见贵人有利。

倒数第三阳爻:贵人整天自强不息,晚上警惕著。(情况)严重,没有害。

倒数第四阳爻:龙或者帮进深渊,没有害。

倒数第五阳爻:龙飞在天上,见贵人有利。

最上阳爻:处在极高处的龙,有悔恨。

用阳爻:看见许多龙,没有龙王,是吉利的。

卦辞诗

乾为天

为君之道阳刚健

运覆无穷龙御天

万物始创通且顺

问求有利理当然

六爻卦象图 乾为天 ' 戌土父母 世 ' 申金兄弟  ' 午火官鬼  ' 辰土父母 应 ' 寅木妻财  ' 子水子孙  乾卦的互卦也是乾卦 (互卦是本卦的2、3、4爻与3、4、5爻组成的卦)

第01卦乾卦的变卦有六个,分别是:天风姤(动初爻)、天火同人(动二爻)、天泽履(动三爻)、风天小畜(动四爻)、火天大有(动五爻)、泽天夬(动上爻)

乾卦的错卦是坤为地(错卦是本卦的所有爻由阳变阴或者由阴变阳而形成的卦)

乾卦的综卦也是乾卦(综卦是将本卦颠倒后而得到的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辞上传·乾卦》的解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j是什么意思

潜龙勿用,作为一个成语,出自《易经》第一卦乾卦的象辞,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见龙在田,出自周易 乾卦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事。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也可译成:真龙在田间,看到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会肃然起敬。飞龙在天,原出自于《易经》,原句出自乾卦第五爻的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王弼注曰:不行不跃,而在乎天,非飞而何?故曰:“飞龙”也。如鱼归大海,自由驰骋,一说为表示左右 逢源。中国人历来崇尚中、正,这在周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飞龙在天”是重卦乾卦五爻的爻辞。在周易中,以八卦为基础又两两重合而构成六十四重卦,又称复卦。重卦乾由上下两个乾卦重合而成。它的卦形由六根阳爻组成。爻是要从下往上数,而阳爻又以九代称,故从下数第五爻称九五。九五之爻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称“得中”,而且从总卦来看,它处于奇数的位置,阳爻处于奇位称“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大吉大贵之位。所以它的爻辞是飞龙在天,以龙飞在天上,对应于人事便是说事物处于最鼎盛时期。如果用于开创王业则指能够称帝王。亢龙有悔,成语。 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亦指要懂得进退。

解说一下《乾卦》卦辞。

乾:元,亨,利,贞。

【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白话】《象辞》说:天道(自然)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白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白话】《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旁注】积累才识,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潜”的积累而不张扬,“龙”则需具备各方面精深的才识。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白话】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白话】《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旁注】发挥才能,并使之于利己利人的事业之上。一方面,使“龙”现;另一方面,要达到“大人”的境界,即旁人在“龙见”中得到恩惠好处。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白话】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白话】《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旁注】发挥才能于事业之中,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个巩固并发扬的过程,要不断进取。“无咎”说明此境地容易招致别人的忌恨,而自己也容易因“乾乾”而出现毛病过错。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白话】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白话】《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旁注】自己的作为收放自如,以便可进可退。于是需要通晓、进而处理好进或退时自己所处的两种境地中所可能遇见的人(遇人则处理好人际关系)和事(遇事则处理好事物)。方能“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白话】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旁注】九五之尊一词说明此境地的地位;同时也提醒处于此境地时,遇事待人需要作出全盘的权衡把握。地位权势意味着回馈,处理好“天下”与己的关系,以及“天下”间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以此,巩固“飞龙”的权势地位。

上九,亢龙有悔。

【白话】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旁注】物极必反。在一个圈子或者环境中,地位落差太大,便会造成不和谐,从而招来祸患。进而说明“群龙无首”方是“吉”。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白话】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白话】《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易经】六爻皆动,则以变卦的彖辞断之。如天风姤卦六爻皆动,则以乾卦...

这句话你不明白,谁也不明白,大圣周公也不明白!易占与六爻占,虽起源一脉,但起卦、断卦的方法不同。易占(又称大衍之法),以天地数起卦,以主卦、变卦、互卦相表里,为类象,再结合卦辞推断占事的吉凶福祸;而,六爻占,以阴阳之象起卦(钱币的正反面显示阴阳,实际上也是以数起卦),卦成之后,安上纳甲(卦爻上的天五干地支),以地支六亲的生克制化而推论所占测之事。你所讲的卦归八宫,就是六爻占的法则。六爻动以变卦的彖辞来断,勉强还能说得通。但,天风媾卦六爻全动,以乾卦的彖辞推断,这就莫名其妙了。八宫是六爻的法则,大衍易占从来没有这种说法!六十四卦分八宫,分别以八纯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为值守,八宫之中的卦都是按一定的爻变规律,从值守卦变来的。例如乾宫卦,有乾为天,天风媾、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你说天风媾是乾为天变来的,那天山遁也是乾卦变来的,按你的说法,如果天山遁也六爻动、天地否也六爻动,都以乾卦的彖辞来推断吧。再说了,天风媾六爻皆动,按八宫六爻法则,是变为地雷复卦,而地雷复卦是坤宫第二卦!所以一定记住:卦归八宫,是六爻占的法则,而不是大衍占法则。

什么是彖辞 详细啊!!!

“彖”(tuàn)即猪嘴上吻部半包住下吻部的意思,与现代语文使用的常用符号圆括弧“()”同形同意。引申为“包括”。再引申为“概括”或“注解”。《易经》的专用术语“彖辞”即指“总括之辞”、“概括之辞”,即概括一卦涵义之辞,或注解一卦之辞。彖辞也叫卦辞。“彖辞”,就是古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开头的卦辞。它与“爻辞”相对而言。例如乾卦,“元亨利贞”就是彖辞或者卦辞;其余六爻的筮辞就是爻辞。爻辞只断定该爻的吉凶,彖辞则断定整卦的吉凶。古人把“彖”解释为“断”,就是“断定”(吉凶)的意思。这种断定是根据整个卦象来进行的,所以《系辞上》说:“彖者,言乎象者也。” 彖辞是对卦象的吉凶断定,而《彖传》则应该是为彖辞作的“传”,也就是对彖辞的解释。但实际上它也直接解释卦义:“统论一卦之义:或说其卦之德,或说其卦之文,或说其卦之名。”(7) 试以需卦为例:彖辞为:“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彖传为:“需,须也(解释卦名),险在前也(解释卦象:上坎)。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根据卦象下乾上坎解释卦德)。‘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解释彖辞亦即卦文);‘利涉大川’,往有功也(解释彖辞)。”但要注意的是,这些解释未必是彖辞本来的意思。作为筮书的《周易》古经本是吉凶占断,《彖传》把它们化、伦理化、哲理化了。不仅《彖传》,整个《易传》都是如此。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