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5700

2023年芳村黄大仙时间表(广州芳村黄大仙祠在什么地方)

兴仁信息网2023-03-23 22:49:141

黄大仙几点开门准的是哪啊

黄大仙庙地址

始建于1921年的黄大仙庙位于九龙区黄大仙竹园村二号,即黄大仙上村旁。乘客可以乘坐1,2F,3,11路公交车或乘坐地铁到黄大仙站(B出口)下车前行即到。黄大仙庙为免费参观庙宇,每天早上7点钟开放到下午5点钟。

早晨是参拜黄大仙最好的时间。因此游客可以将黄大仙庙作为当天行程的第一站。黄大仙庙是香火最旺的道教庙宇之一,传闻黄大仙有求必应,因此来这里参拜和求签的人非常多。

2023年广州黄大仙祠清明祭祖要预约吗?

不需要。

广州祭祖要看各地方人流量情况而制定预约或不需要预约。现广州疫情防控搞得非常好和成功。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者网上实名预约后前往祭扫。

广州芳村黄大仙祠现肘开放吗?

广州芳村黄大仙祠现肘,目前没有开放,也是因为疫情影响吧!

2023年企石黄大仙庙开放时间

2023年受疫情影响,没有开放。

2023年1月23日晚,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自1月24日起,企石镇黄大仙公园暂停对外开放,直至广东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解除。请广大市民、游客积极配合,不要前往。

公园介绍:

黄大仙公园位于东莞市企石镇西北紧靠东江旁边的金校椅岭,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初名黄仙翁祠。公园面积130000平方米,以石奇、林茂、风凉、景幽著称。百年古庙香火鼎盛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黄大仙诞期”期间,信众香客云集庙会,形成了传统的民俗文化节日。除了本地的群众前来游玩外,更有不少来自桥头、横沥、茶山、石龙等周边镇区的群众扶老携幼全家出动,来这里烧香祈福、观光旅游。

广州现有的寺院善知识有哪几位?

广州人最熟悉的寺庙是华林寺、光孝寺、六榕寺、三元宫、黄大仙庙、怀圣寺和 菠萝庙(南海神庙)。其中怀圣庙是伊斯兰教的庙堂。 其中光孝、六榕、华林、海幢四寺称为广州佛教四大丛林。 1、三元宫 坐落于应元路越秀山的南麓,是广州市现存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三 元宫为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创建。初名越岗院,唐称悟性寺,明代重修时改名为三 元宫。 相传为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又名玄)为炼丹而建,初名越岗院.鲍靓之女的姑, 善长医药,与晋代著名医药家葛洪结为夫妻,在此居住 10 年之久,“藉井泉及 红艾为医方, 活人无算”, 逝世后人们在此设的姑殿以纪念。 越岗院自东晋建后, 几经荒废,于明万历及崇祯时重修,始用三元宫之名(一说清顺治年间改建为三 元宫)。三元,即道家对天宫、地宫、水宫的总称,传能赦罪解厄,带来福寿. 2、光孝寺 光孝寺位于广州人民公园之北,占地三万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 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 广州有"未有羊城, 先有光孝"一说, 此话虽未必正确, 但该寺是广东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该寺始建于三国,寺名屡变,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而定今名。唐 代仪凤元年(676)高僧慧能在寺中戒坛前菩提树下受戒,开辟佛教南宗,被 称为“禅宗六祖”,为该寺增添了不朽的光彩。此后殿宇日多,对中国佛教的发 展有一定的影响。 3、六榕寺 六榕寺花塔在朝阳北路,广州著名的佛教古寺。建于梁大同三年(537年), 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广州著名的古迹之一。 公元537年,南朝梁武帝萧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信佛君主)的母舅昙裕法 师从柬埔寨求得舍利(佛骨)来到广州。广州刺史萧裕为了迎接这一佛教之宝, 特地在这里创造“宝庄严寺”。北宋端拱二年(989年)重修时,该寺僧人供 奉佛教禅宗六祖慧能,以修净业,遂改名为净慧寺。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于 宋元符三年(1100年)路经广州时到此游览,看见寺内有古榕树六棵,便题 书“六榕”二字。明代称六榕寺,并沿袭至今。 花塔在六榕寺内,原名宝庄严寺舍利塔。该塔是与六榕寺同时兴建的,但原塔已 于公元十世纪时被火焚毁。 1931年重修时在内部用钢筋水泥加固。现塔高5 7米,八角九级,里面十七层,沿梯级登至塔顶,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华 丽壮观,檐角都悬挂吊钟,整个塔好像是花朵叠成的一根花柱,塔顶好似长在最 高一朵花上的花蕊心。所以人们一般叫它为“花塔”。 4、华林寺 位于广州西关下九路北侧西来正街一带。隋代以前此地为珠江岸。 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 年),天全国(即古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东渡来到中国传 教。他首先在今西来初地处登岸,并在登陆处建西来庵。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 国佛教禅宗的始祖,因而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 华林寺是佛教寺院,距今已有 1400 多年,历隋、唐、宋、元、明诸代,传灯不绝。 清顺治十二年(1655 年)首建大雄宝殿,次建楼阁堂庞察室,改西来庵为华林寺, 成为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该寺住持抵园和尚奉诏 始建宽 31 米、深 44 米、总面积为 1364 平方米的五百罗汉堂,除供奉三宝佛外, 还陈列着神态各异的泥塑五百罗汉像。 另有一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木雕 像,该木雕像现存威尼斯科雷尔博物馆。罗汉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海幢寺 位於广州市同福中路 337 号,始建於明末清初,迄今有三百多年历史,是广州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以寺貌庄严、 殿宇雄伟、 净域宏敞、 佛缘鼎盛而闻名於世, 被誉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 该寺相传南汉时代是“千秋寺”。后年久荒废,变为居民丛冢。明朝末年, 为富绅郭龙岳的圆地。僧人光牟、月池师徒向郭募得此地建佛堂,依佛经海幢比 丘潜心修习般若波罗密经成佛之意,取名“海幢寺”。 海幢寺历史悠久, 林木参天, 浓荫覆地, 环境幽雅, 景色宜人。 “海幢春色” 为昔日脍炙人口的羊城八景之一。 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有海幢论鹰爪、 十六罗汉、 四大金刚、三须观音、猛虎回头石、海幢宫瓦、澹归碗、幽冥钟、星岩石塔等一 大批,丰富多彩。加上天然和尚等高僧著述颇丰,又延师授徒以诗学,故诗僧特 多,有“天然门下,诗僧六十”之美誉。因此,历史上海幢寺不仅是弘法修禅的 场所,也是名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地方。 6、仁威庙 坐落于龙津西路庙前街,旧泮塘乡内。该庙始建于宋皇?v 四年(1052 年)。自宋 以来, 历代乡民皆"率其私钱"修葺或重建。清乾隆年间重修前只有中路和西序的 前三进房舍。 后两进和东序则是乾隆年间增建的。仁威庙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 的神庙。现主体建筑略呈梯形,占地 2200 平方米,坐北朝南。仁威庙内的木雕 十分精致,头门均做成木雕的工艺构件,雕刻吉祥纹饰,遍施金彩。而顶部为五 山风火山墙。正脊是石湾文如塑造的陶塑人物瓦脊,上有"同治丁卯"字样。仁威 庙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其木雕、石雕、砖雕各具特色,陶塑、灰塑工细劲秀, 给人们留下深刻而强烈的印象。 7、南海神庙 又称波罗庙,位于黄埔南岗镇庙头村。南海神庙是古代帝皇祭海的场所,创建于 隋开皇十四年 (公元 594 年) 自隋唐以来, , 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庙中举行祭典, 留下不少珍贵的碑刻, 有“南方碑林”之称。南海神庙又是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贸 易的重要史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庙内现存文物众多,广州市古树 名木的第 1 至第 8 号均在神庙内 ,如位于庙西的一棵皂荚树已有 390 年历史, 其它几株木棉、海红豆等树龄均在 200 年以上。庙西章丘岗上有“浴日亭”,宋 元时羊城八景之一“扶胥浴日”即指此处,亭内立有苏东坡诗碑。南海神庙为省 级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农历二月的“波罗诞”庙会是广州地区最大的民间庙会之 一。 8、黄大仙祠 广州黄大仙祠始建于清代己亥年(1899),1910 年代遭受战乱破坏,但从遗迹可见, 如石刻对联、浮雕石柱、匾额、门饰、石狮等,装饰以精致雕刻。 1915 年主持人梁仁庵道长携黄大仙的画像、灵签和药签到,于 1921 年建成 黄大仙祠,因而深受海内外华人信仰和祀奉。 广州黄大仙祠于 1997 年 11 月 9 日由广州嘉游旅游景区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正式动 土复建,并于 1999 年 2 月 6 日开放给公众参观。至今已接待超过数百万人次。祠 内存有原黄大仙祠珍贵的文物,另设有黄大仙主殿、 观音殿、吕祖殿、孔圣堂、 财神殿、关帝殿、斗姥殿、陈列区、岭南式园林花圃、亿年奇石、素菜馆及商场 和广场等设施提供游客用膳、购物和休憩。 9、番禺南沙天后宫 南沙天后宫紧临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坐落于大角山东南麓,依山傍水,其建筑依 山势层叠而上,殿宇辉煌,楼阁雄伟,在天后广场正中就是石雕天后圣像,是为 纪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 建筑特点是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 体,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被誉为“天下天后第一宫”,也是东南亚 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占地 278 亩,投资近 5000 万元。 天后圣像高达 14.5 米 ,屹立在占地 1.5 公顷 的天后宫广场上。整座天后宫 四周绿树婆娑,殿中香烟袅袅,置身其间令人顿生超凡脱俗的感觉。 另外还有北京路的大佛寺,白云山的能仁寺,惠福西路五仙观,海珠区五凤村漱 珠岗上的纯阳观,等等。。 详细地址: 光孝寺:佛教;光孝路-纸行路-光塔路-人民中路(步行) ; 六榕寺:佛教;六榕路-小巷-净慧路(步行) ; 华林寺:佛教;长寿路,209 路-恒宝广场;地铁一号线-陈家祠; 海幢寺:佛教;海珠区同福中路,地铁市二宫站; 大佛寺:佛教;惠福东路-小巷-广仁路-越华路(步行) ,从北京路进不到 5 分钟路程 ; 三元宫:道教; 应元路-锦汉展览中心-步行-兰圃,33 路,地铁中山纪念堂站; 五仙观:道教; 惠福西路-小巷-大德路-小巷-大新路-小巷(步行) ; 仁威庙:道教;陈家祠,193 路-石基路。 其中光孝、六榕、华林、海幢四寺称为广州佛教四大丛林。 现在香火比较鼎胜的有光孝寺、六榕寺、三元宫等。

广州寺庙有哪些?

广州有哪些寺庙广州人最熟悉的寺庙是华林寺、光孝寺、六榕寺、三元宫、黄大仙庙、怀圣寺和菠萝庙(南海神庙)。其中怀圣庙是伊斯兰教的庙堂。

其中光孝、六榕、华林、海幢四寺称为广州佛教四大丛林。

1、三元宫

坐落于应元路越秀山的南麓,是广州市现存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三元宫为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创建。初名越岗院,唐称悟性寺,明代重修时改名为三元宫。

相传为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又名玄)为炼丹而建,初名越岗院.鲍靓之女的姑,善长医药,与晋代著名医药家葛洪结为夫妻,在此居住10年之久,“藉井泉及红艾为医方,活人无算”,逝世后人们在此设的姑殿以纪念。越岗院自东晋建后,几经荒废,于明万历及崇祯时重修,始用三元宫之名(一说清顺治年间改建为三元宫)。三元,即道家对天宫、地宫、水宫的总称,传能赦罪解厄,带来福寿.

2、光孝寺 光孝寺位于广州人民公园之北,占地三万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广州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一说,此话虽未必正确,但该寺是广东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该寺始建于三国,寺名屡变,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而定今名。唐代仪凤元年(676)高僧慧能在寺中戒坛前菩提树下受戒,开辟佛教南宗,被称为“禅宗六祖”,为该寺增添了不朽的光彩。此后殿宇日多,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六榕寺 六榕寺花塔在朝阳北路,广州著名的佛教古寺。建于梁大同三年(537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广州著名的古迹之一。

公元537年,南朝梁武帝萧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信佛君主)的母舅昙裕法师从柬埔寨求得舍利(佛骨)来到广州。广州刺史萧裕为了迎接这一佛教之宝,特地在这里创造“宝庄严寺”。北宋端拱二年(989年)重修时,该寺僧人供奉佛教禅宗六祖慧能,以修净业,遂改名为净慧寺。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路经广州时到此游览,看见寺内有古榕树六棵,便题书“六榕”二字。明代称六榕寺,并沿袭至今。

花塔在六榕寺内,原名宝庄严寺舍利塔。该塔是与六榕寺同时兴建的,但原塔已于公元十世纪时被火焚毁。1931年重修时在内部用钢筋水泥加固。现塔高57米,八角九级,里面十七层,沿梯级登至塔顶,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华丽壮观,檐角都悬挂吊钟,整个塔好像是花朵叠成的一根花柱,塔顶好似长在最高一朵花上的花蕊心。所以人们一般叫它为“花塔”。

4、华林寺 位于广州西关下九路北侧西来正街一带。隋代以前此地为珠江岸。

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天全国(即古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东渡来到中国传教。他首先在今西来初地处登岸,并在登陆处建西来庵。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因而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 华林寺是佛教寺院,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隋、唐、宋、元、明诸代,传灯不绝。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首建大雄宝殿,次建楼阁堂庞察室,改西来庵为华林寺,成为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该寺住持抵园和尚奉诏始建宽31米、深44米、总面积为1364平方米的五百罗汉堂,除供奉三宝佛外,还陈列着神态各异的泥塑五百罗汉像。另有一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木雕像,该木雕像现存威尼斯科雷尔博物馆。罗汉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海幢寺 位於广州市同福中路337号,始建於明末清初,迄今有三百多年历史,是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以寺貌庄严、殿宇雄伟、净域宏敞、佛缘鼎盛而闻名於世,被誉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

该寺相传南汉时代是“千秋寺”。後年久荒废,变为居民丛冢。明朝末年,为富绅郭龙岳的圆地。僧人光牟、月池师徒向郭募得此地建佛堂,依佛经海幢比丘潜心修习般若波罗密经成佛之意,取名“海幢寺”。

海幢寺历史悠久,林木参天,浓荫覆地,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海幢春色”为昔日脍炙人口的羊城八景之一。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有海幢论鹰爪、十六罗汉、四大金刚、三须观音、猛虎回头石、海幢宫瓦、澹归碗、幽冥钟、星岩石塔等一大批,丰富多彩。加上天然和尚等高僧著述颇丰,又延师授徒以诗学,故诗僧特多,有“天然门下,诗僧六十”之美誉。因此,历史上海幢寺不仅是弘法修禅的场所,也是名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地方。

6、仁威庙

坐落于龙津西路庙前街,旧泮塘乡内。该庙始建于宋皇?v四年(1052年)。自宋以来,历代乡民皆"率其私钱"修葺或重建。清乾隆年间重修前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进房舍。后两进和东序则是乾隆年间增建的。仁威庙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现主体建筑略呈梯形,占地2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仁威庙内的木雕十分精致,头门均做成木雕的工艺构件,雕刻吉祥纹饰,遍施金彩。而顶部为五山风火山墙。正脊是石湾文如塑造的陶塑人物瓦脊,上有"同治丁卯"字样。仁威庙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其木雕、石雕、砖雕各具特色,陶塑、灰塑工细劲秀,给人们留下深刻而强烈的印象。

7、南海神庙 又称波罗庙,位于黄埔南岗镇庙头村。南海神庙是古代帝皇祭海的场所,创建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庙中举行祭典,留下不少珍贵的碑刻,有“南方碑林”之称。南海神庙又是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史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庙内现存文物众多,广州市古树名木的第1至第8号均在神庙内 ,如位于庙西的一棵皂荚树已有390年历史,其它几株木棉、海红豆等树龄均在200年以上。庙西章丘岗上有“浴日亭”,宋元时羊城八景之一“扶胥浴日”即指此处,亭内立有苏东坡诗碑。南海神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农历二月的“波罗诞”庙会是广州地区最大的民间庙会之一。 

8、黄大仙祠

广州黄大仙祠始建于清代己亥年(1899),1910年代遭受战乱破坏,但从遗迹可见,如石刻对联、浮雕石柱、匾额、门饰、石狮等,装饰以精致雕刻。

1915年主持人梁仁庵道长携黄大仙的画像、灵签和药签到,于1921年建成黄大仙祠,因而深受海内外华人信仰和祀奉。

广州黄大仙祠于1997年11月9日由广州嘉游旅游景区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正式动土复建,并于1999年2月6日开放给公众参观。至今已接待超过数百万人次。祠内存有原黄大仙祠珍贵的文物,另设有黄大仙主殿、 观音殿、吕祖殿、孔圣堂、财神殿、关帝殿、斗姥殿、陈列区、岭南式园林花圃、亿年奇石、素菜馆及商场和广场等设施提供游客用膳、购物和休憩。

9、番禺南沙天后宫

南沙天后宫紧临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坐落于大角山东南麓,依山傍水,其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殿宇辉煌,楼阁雄伟,在天后广场正中就是石雕天后圣像,是为纪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建筑特点是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被誉为“天下天后第一宫”,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占地278亩,投资近5000万元。

天后圣像高达 14.5 米 ,屹立在占地 1.5 公顷 的天后宫广场上。整座天后宫四周绿树婆娑,殿中香烟袅袅,置身其间令人顿生超凡脱俗的感觉。 

另外还有北京路的大佛寺,白云山的能仁寺,惠福西路五仙观,海珠区五凤村漱珠岗上的纯阳观,等等。。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