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8393

普陀山60年开光庆典,1997年南海观音菩萨开光

兴仁信息网2023-08-11 17:37:410

普济寺正门最后一次开门是哪一年让一生改变

没有记录最近一次开门时间。但是60年开一次。

简介

普陀山普济寺又名“前寺”,是普陀山上最大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寺院,里面供奉着世界上唯一一座观音正身像。坐落于普陀山白华顶南、岭鹫峰下,它的前身就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终年香火缭绕。康熙曾下旨修建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并赐匾额“普济群灵”,称“普济禅寺”至今。

占地3.7万平方米的普济寺的山门不同于别的寺院,正门每隔60年开一次,延续至今。寺内共有大圆通殿、金刚殿等十大殿、十二楼、七堂等总计231间。大圆通殿是主殿,宏大巍峨,可容近3000人。这里供奉的观音圣像是世界上唯一观音正身像。

扩展资料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的普济寺有三扇山门,正中为大,叫中山门;它的东边是东山门,西边是西山门。中山门的几扇大门长年累月关闭着。人们平时只能从东、西边门进出。全国解放后至今,虽开了几次,但次数并不多。

普济寺中山门为何不轻易开,据说这是观音菩萨立下的规矩。

参考资料来源:华夏经纬网-海上佛国 浙江普陀山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民族建筑物-普济寺不许随意开启中山门 原因为何?

普陀山的皇帝门为什么60年开一次

据说方丈得罪了清朝的那个皇帝,就把那个门给关了,后来貌似想想不行,就让60年开一次了。记得小时候听一个导游这么说过。

关于南海观音立像的提问:立像建造时间

“南海观音”铜立像是普陀山当时的首任全山方丈妙善大和尚倡建的。工程于1996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奠基动工,至1997年农历六月竣工,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公历1997年十月三十日)举行开光大典。

舟山解放60周年

一、三题 去看看那本“红旗插上舟山岛”那本书…… 里面弄详尽。

二、纪念舟山解放60周年:老一辈想不到的 现在都有了

“50年前捎口信托乡亲,40年前投寄信盼来信,30年前拍电报等长途(电话),20年前装电话带呼机,10年前打手机发短信,如今上网看视频。”这句流行用语,很形象地把60年来人们的通信方式进行了概括。

今年84岁的退休干部汪维均老人,在自己的相册中珍藏着这样一张照片:灰白色的墙上安装着一个现在看来有点古怪的电话机,奇怪的形状、圆形的转盘都昭示着它的年代久远。斜阳下,几个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孩子在一边好奇地张望,小心地伸出手指去抚摸、拨弄……“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刚在定海街头出现,在电话还没有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当时,县供销社旁的这台公用电话理所当然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汪维均回忆说,当时他是县文化馆一名宣传干事,经常背着相机在大街小巷走走停停,用镜头捕捉那些世俗却又不乏温情的市井场面。

注视着这张照片,忆起这些年来的改变,汪老感慨万千:电话机曾经是带把儿的,得使劲摇才能通。后来是拨号,一个直径约10厘米有孔的圆盘,变成按键好像才没多少年。电话,曾经是个人家里极少有的奢侈品。能配备电话的,只有少数身份特殊的人。“有急事,发电报!”电报,在相当长的年代都是很重要的通信手段。当时发一个字要3分半钱,这可不便宜啊。所以,“家有急事速归”几乎是当时电报的标准文本。由于电报需要层层转接,收件人经常要过好几天才能接到。汪老说,1970年,年迈的母亲病危,当时他有个哥哥在余杭农村,为了让母亲见哥哥一面,就给哥哥发了个电报。但等到哥哥赶到已是好几天以后了,母亲已经去世。

《定海县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1950年5月,国民党军队撤往,县城存100门总机1座,电话机约30部。1982年8月,人工电话改装成HJ921自动交换机2000门,始使用拨号式、按钮式自动电话,电话机1808部。上世纪70年代初,大部分县城、农村还在使用“摇把子”。在嵊泗偏远的小岛,甚至还在依靠用烽火传递紧急情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较为繁华的街道开始出现公用电话,它另有一个名称叫传呼电话。每个电话亭负责周围一片街坊,有电话打来,就在专用的小本上记下:某某门牌号、找谁、回电号码,然后撕下。等手上积二三张了,就去“传呼”街坊。所以那时一个电话亭得有两人,一人外出传呼,一人守着,边接来电边收钱。“通话质量差,打电话声音大得像吵架。 ”这是汪维均印象中的打电话。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汪维均的家里才安装了固定电话,这曾经是人们心目中“小康家庭”的标志。汪老说,当年装电话那叫大费周章,找人托关系批条子不说,单是安装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最后还排半个多月才轮到。

进入21世纪,人们通信工具的变化一日千里。手机越来越袖珍、越来越精美,摄像、拍照、上网、3G……功能越来越强大。网上通信也从开始的电子邮件,到现在的QQ、博客,甚至连越洋电话也能在网上打。

60年岁月,转眼一瞬。遥想当年褒姒烽火戏诸侯,喜看今日远洋视频能对话,通信突然就从浪漫的幻想走进现实生活。汪老说:“老一辈的人想都想不到的,现在都有了,就如新一代的人同样无法想象过去的生活!”

1,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2,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部分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物质短缺,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人们往往以红薯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农村人都有些浮肿。

3,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

与此同时,沼气、煤气、液化气等取代柴草成为主要燃料,农村原始灶台使用越来越少。

五祖禅寺见忍法师 钱哪里来的?

五祖禅说明了一切,不需要解释太多,你要相信,很多虔诚信徒都是富豪

给佛像开脸怎么开

佛教没有“给佛像开脸”一说。

“给佛像开脸”是一个世俗的说法。

佛门大德,在佛菩萨像公开接受众生的供养之时,进行的一项法事活动,叫“开光”。

佛教本来没有开光,佛教有佛像加持的仪式,跟开光类似。“开光”一说来自道教,开光为道教科仪之一。流传到现,就都统一叫开光了。

除佛、菩萨、金刚等本尊像外,其它的物品不叫开光,只作加持。

佛教开光加持仪式的所在地,一般是著名的佛教道场,参加仪式的法师应受具足戒,持有正规戒牒。主法者应为有较高修行成就的法师,为寺院住持。

佛教开光仪式所具有的内涵,是佛教特有的提升加持。佛教开光仪式,不仅是开佛眼,更是开众生的心眼,开内在般若智慧。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