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357

易经少说话的卦(周易六十四卦白话详解)

兴仁信息网2023-04-16 18:08:230

《易经真的很简单》这本书里你喜欢哪句话?

《周易》是三大奇书之一,被称之为“群经之首”,真的是可以称得上开卷有益的一本书。甚至在古代有文人夸张的把此书拿来“辟邪”。我年轻的时候,曾读过很多西方的励志书籍和心灵鸡汤,但深入阅读之后才发现,就励志而言《易经》才是我们的心灵宝库。

孔子称赞《易经》“洁净精微”,虽然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含义深刻,我对此的理解是和人的心理有关,读《易经》让人的心灵得到升华,达到一种宁静、平和的状态,总之,是一种内心最为强大的状态。一句话来说,读易经会让人非常受益。

下面具体和大家来分享,《易经》里让人受用一生的9句话,也是知名的励志名言警句。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

这是喜欢《易经》的朋友,最熟悉的一句话,出自乾卦。“自强不息”亦是国内多所大学的校训,其中以清华大学最为知名。

有人问,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我认为这个词和坤卦的“厚德载物”就是这个问题的完美答案。不熟悉《易经》的朋友也许会惊叹,也许有人可能才刚刚知道《易经》原来是这么优秀的一本书。

从古至今,我们的文化一直奉行“天人合一”。君子要想鼓励自己,望望天就可以,因为天无时无刻不在运转,日月星辰循环不已。

2.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

此句源自坤卦,“厚德载物”亦是清华校训。我们中国人崇尚“德”,德是什么?看看脚下的大地就知道,大地是我们的榜样。对人对事,要有德行。无论别人如何对我们,无论感觉有什么“委屈”,看看大地,就坦然了。

大地,默默的承受着自然界的花开花落,秋冬春夏,人类的毁损,还有保护。看到大的,我们人还有什么要计较的。

3.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屯

我们常说满腹经纶、经纶天下、经纶济世,“经纶”一词就是源自这里。屯,《周易》里的第三个卦象,原意是天地混沌,万物初生之时,我们也可以看做立春之前,万物萌发,或者事业初创之时。

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这个时候,最需要的鼓励就是,你会有经纶天下之时,一定要坚持下去,并伸出大拇指赞叹一番。可以说,这句话的鼓励意义非常大,细读起来让人感受到那种使命和责任感。

4.蒙以养正,圣功也。——蒙

此句源自第四卦蒙卦,圣功,至圣之功,非常了不得的功劳。面对这样的殷切鼓励,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发自内心的感动。

这句话的原意是启蒙,以正确、、正见,正直的方向来教育懵懂的小孩子,最为重要。现在我们都知道,其实受教育这件事是终生的。因此,倘若能把正确的知识见解告知他人,是了不得的大事业,因此老师这个职业很伟大。

就孩子的启蒙教育而言,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家庭得益国家受益。因此,“圣功”这个评价非常到位。作为家长,能把孩子教育好,那就是完成了至圣之功,这样的家长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5.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

此句,出自十五卦谦卦。谦卦,提倡谦逊的美德,在《易经》里只有谦卦的六个爻都是吉利的。卑以自牧,是“用涉大川”的象辞,意思在于一个非常厉害,能够横渡大江大河的人,却能保持恬淡虚无的心性。

我们常说胜不骄败不馁,卑以自牧和“胜不骄”的意思是非常接近的,这样的人才能称作“谦谦君子”,这里说明的是“谦虚”的本质。拥有如此这般特征的人,不需要他人的强迫,能够自觉的遵循大道而行,做好自己,三省其身。面对问题,会积极的寻求解决之道,自然畅行天地之间。

6. 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颐

此句源自第二十七颐卦,“颐”取颐养之意,最字面的意思是说这样做对身体好。曾经有人留言给我说,这是人生赢到最后的秘诀。我回复,你说的很对。人拼到最后,拼的并非金钱,而是健康的身体。

年轻的时候可能不能理解“少说话”的意义,其实,少说话有很多的好处,比如少是非,减少矛盾,少说话不等于不说话,说出口的话经过深思熟虑,说一句是一句。而且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多说话会伤气。

饮食有节制,也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身体不好的原因,其实就是在于吃得多。这里分享一个小故事,身边一朋友得了痔疮,据说没有有效的办法可控,前阵子问我有什么好办法。其实从根上说,他就是吃得太饱,运动又少。我建议他每顿饭八成饱,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活动。过了两三个月告诉我,身体恢复得很好。

时至今日,要想身体好,易经中的“节饮食”三个字可谓灵丹妙药。

7.见险而能止,智矣哉。——蹇

此句,出自第三十九蹇卦。此卦讲述的是,遇到艰难险阻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具体方法包括进退有度,凝聚核心力量自我提升,坚守正道等等。见险而能止,讲述的就是如何进退,如何选择的问题。

我们在人生中,无时无刻都在面对选择,有的时候需要坚持坚守,有的时候则需要安闲的退后一步。面对危险能够停止的人,是极为明智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判断力。《易经》里告诉我们的判断原则,其实也挺简单,正道就要坚持,否则就要停止。

8.君子以致命遂志。——困

此句源自第四十七困卦,人生中有困也是在所难免的。如何冲破,需要的是一个人的志气、意志品质和毅力。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宁可舍弃生命也要实现理想。

曾经有一首知名的小诗这样写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其实,就是“君子以致命遂志”的境界。

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我看来,也是对这句话的精彩解读,与大家共勉。

9.君子豹变。——革

此句源自第四十九革卦,大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小到家庭,每个人都需要变革来实现。君子豹变,这个词从狭义上讲述的就是如何成为一名君子。君子,也并非天生的,而是慢慢学习进步成长而来,就像豹子一样。

我们都知道成年的豹子非常漂亮,豹纹至今仍然是流行元素,古代也有虎豹以炳蔚凝姿一说。但是幼年的豹子,却是相当的不耐看,成长前后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君子的成长,如同豹子的成长,通过不断的学习进步,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高尚品格的人。

以上9句话,就是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的《易经》名言警句,欢迎评论。《易经》中,你有哪些喜欢的句子和大家一起共享,也欢迎留言交流。

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

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顺天应人

一、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意思是:从天上来保佑,吉利,没有不利的事。

《易经》里面多次提到一句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很多书里面说,“自天佑之”就是来自于上天的保佑,其实这是不对的。上天不会保佑任何人。

其实“自”并不是“来自”的意思,而是指“自己”。“自天佑之”是告诉我们,自己努力,老天才会帮助我们,也就是“天助自助者”。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真理,它早已被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无数人的经验所证实。

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意思是:一个行善的家族,它必定有余福,这个余福能够荫庇子孙;如果造了很多恶事,那这个家族不可能长久,子孙必定遭殃。

“富不过三代”,可山东牟氏家族,从明朝末年一直兴旺到清朝末年,绵延十代而不衰落曾经拥有超过十八万亩的土地,富可敌国。

这个家族自创业以来,就乐善好施。那时候人都穷,很多吃不上饭,他们就布施粮食,一天三顿饭供给穷人。若遇到饥荒年,那布施得更多,所以每年平均布施的粮食近百万斤;前面五代人所布施的粮食一共超过一亿斤。

三、顺天应人

顺天应人出自《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大意讲的是,夏桀、商纣暴虐无度。商汤、周武顺乎天道,合于民心,放桀诛纣,革故鼎新,改变旧制。

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其实就是要顺天应人,顺乎天理而适应人情。所谓顺天,就是按照天道的客观规律办事,应人就是要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就是正确的为人处事,这样才会有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是哪些?

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通读易经全文,没弄明白这三句话,算是白读了。这就是整部易经的精髓所在。易经本来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文章,领悟其中的真谛,你才登上高人的频道。在境界上更上一层楼。反复品读,时刻牢记,独到领悟,让你成为人上人。

易经的含义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的经典语录及解释

1、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是易经中最著名的哲学名言。易经认为,阴阳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世界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有人说中国哲学没有辩证法,甚至如德国辩证哲学大师认为中国没有哲学,这就是啪啪地打脸!所以说,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渊薮,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行为指南。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易经中关于人生哲学最著名的名言警句。自强才能自立,自卑必将自败,宽容别人必然前途宽广。易经告诉我们,对自己狠一点,要自强不息,对别人厚道一点,宽容是人类的美德。

3、生生之谓易

生,来自于阴阳的消长转化,生生,是指阴阳之间不停第相互运动相互转化。这句话常常和“天地大德曰生”一起使用,主要是说明天地万物无时无刻都处在运动发展之中。在人事来说,生,就代表着希望。古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好玩的国学说“只要还有眼泪,生活就有希望”。

4、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强调变通。易经认为,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在人生哲学上,易经告诉我们,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权衡利弊灵活变通,就能获得长久的发展。所以南怀瑾先生说,再穷无非讨饭,不死总要出头!

5、日新之谓盛德

日日增新变化不息,叫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被刻在商汤王洗澡盆上的名言,它告诉我们,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的下去,每人都要坚持。引申到人生哲学上,我们每个人要对自己的精神和道德进行洗礼,以保持精神每一天都是新的。古希腊哲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好玩的国学说,每天给自己的精神洗个澡吧!

6、履霜坚冰至

踏上秋霜,就应该想到寒冷的坚冰必将来临。智者可以从一叶而知秋,愚者偏偏一叶以障目。易经告诉我们,应该仔细感知事物的发展变化,做到未雨绸缪。

7、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天下有平坦的大路,就有陡峭的悬崖,有前进,就会有往复。在人生哲学上来说,易经告诉我们,天下之事没有一帆风顺的,当你攀登上峭壁,前面也许就是一马平川,当你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接下来也许就是喝凉水也塞牙的倒霉。所谓盛极必衰,衰极必盛。

8、中行无咎

中行,指中正,行中道。无咎是指没有灾祸。易经告诉我们,凡事要行得正坐得直,不要过头走极端,也不能不及,这样人生才没有灾祸,这与孔子的“过犹不及”和朱熹的“不偏不倚”有异曲同工之妙。

9、与时偕行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个很平实的哲学道理。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顺应时机,把握规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与“与时俱进”是一个道理。如何才能与时偕行,孟子告诉我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把握好最佳的时机,并能够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助,则事业大成!

10、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是易经中的因果律。一般认为佛教最讲究因果报应,其实,易经早在佛教传入之前,就极为深刻地阐明了因果律。易经告诉我们,做人要多行善事,少做坏事,上天会给你最公平的回答!

11、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不管事物有多复杂或困难,都要以平易简单的方式来观察,那就可掌握天下的真理了。 易经告诉我们,天下的大道其实都是最简单的,聪明的人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12、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古时候,包牺氏作为天下的君王,仰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地理,观看鸟兽的斑纹和土地所宜,近处取自于自身,远处取自于万物,于是开始创作八卦。这是易经中“天人合一”思想以及“观象取义”方法论的精华。南怀瑾先生认为,把“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范围缩小,缩小到从人身体生命开始,再扩大观察天地万物,最后把它归纳成为文化精神的结晶。

13、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指通过观象取义的方法,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不仅如此,还可以取象比类,触类旁通,从而联想到更多同类事物的发展规律。易经高度重视联想能力,所以说,“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是怎样”?

14、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该行动的时候就行动。这是易经奉献给我们最有名的人生智慧。何时该停止,何时该行动,关键在于把握恰当的时机,正所谓“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好玩的国学说,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出手时就出手,乃大英雄!

15、知幽明之故,以知死生

易经认为,天下的事情不是全部显露在外的,而是像大海中的冰山一样,绝大部分是隐藏不显的。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以明测暗以显探幽的方法,才能通晓人事,明白生死的意义。

16、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

易经强调未雨绸缪的实践哲学。如何才能未雨绸缪从而防患于未然?几,指的是细小的微不足道的事物,但微小中蕴含着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只有“见微知著”“知小而谋大”,才能把握事物吉凶的先兆,才能迅速行动争取先手!

17、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简单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人要有居安思危的智慧!好玩的国学君说,得意的时候别嘚瑟!

18、正家而天下定矣

这是易经中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的至理名言。这对儒家学说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就源于此。

19、保合太和,乃利贞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和谐,这也是易经中这句话的哲学精髓。从国家的治理来说,只有保合太和,才能万国咸宁,对于人生来说,内心和谐才能万事顺遂。

20、损益,盛衰之始也!

损就是减少,益,就是增加。事物有减少也就有增加。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在于,看问题千万不要太绝对,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事物,要看到事物的相互转化,更为重要的是看到事物的转机。好玩的国学说,有痛苦就会有快乐,有失败就会有成功,有失望就会有希望,有眼泪就会有欢乐。

易经64卦中哪一卦最吉,哪一卦最凶?谢谢。

否极泰来,这是极致了

没什么最凶吧,只能是针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事造成的影响或者破坏更大之类的

为什么《易经》最后一卦,是"未济"呢?

要明了这个提问须从义理入手方能更上层楼一览无遗。

未济卦,从字面看济者渡也,未济即欲渡未渡。从卦象看,《象》曰:“火在水上,未济。”什么意思?五行之性中火为炎上,水为润下。《周易正义》说:火在水上,不成烹饪(难以煮物),未能济物。火水、刚柔居位不当机杼空抛之象,所以未济。引伸看,未济之难点在于初始,但以发展观看当日虽未济,过此则未来未必不济也。

《易经》六十四卦,以“未济”为终,成为最后一卦,为什么?《易经》乃大道之源,是一部伟大的哲学巨著,其核心在于揭示宇宙万物,对立统一,变化阴阳,永无穷尽,周而复始的自然普世、价值规律。未济卦处于事物初始的喻义,似乎蕴含着对“《易》者变也”这一义理的归结。借“未能济度”喻“事未成”;而未济卦又旨在说明:当事未成之时,能慎审进取,促使其成,则“未济”之中必有可济之理,终将“既济”也。

以愚见,圣人将未济卦排在六十四卦最后一位,取周而复始之义,即六十四卦穷则思变,又是一轮新的开始,表明“物不可穷”,即事物的对立、变化无时休止。

行文止此再说一些题外话,假如我们在占卜中得“未济卦”,又当如何解卦呢?简言之,未济,火水不交,刚柔失位,在形象上极端恶劣,势单意缺,不能自已。但不要失望,未来的希望与成功却正在酝酿之中。行事之初,非常不看好,但到了后来,却会产生出极佳的成果与结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行进过程中辛苦非常。但要秉持的是忍耐再忍耐,不可因耐力不足半途而弃,因为卦有“忧中望喜之象”,只要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必有大好结局的成功在等着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