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1810

中国人为什么有属相,中国人的属相是从什么时候有的

兴仁信息网2023-06-14 11:51:570

十二属相的说法是怎样形成的?

生为中国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肖属相。“生肖”是我国古时用十二地支配12种动物的组合,就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例如1981年是辛酉年,就是鸡年;1982年是壬戌年,就是狗(犬)年;1983年是癸亥年,就是猪年。后来定为人哪年出生的就属那年配属的动物,例如辛酉年出生的人属鸡,壬戌年出生的人属狗,等等。

古代人还拿十二地支分属一天的12个时辰,从半夜开始,认为天地成于半夜子时(半夜十一二点钟);因为天地初成时像个气囊,没有缝隙,而老鼠是深夜损坏器物的小动物,它咬坏了气囊,里边的气体漏了出来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物质。因此,子时就属鼠了。老鼠捅开了天地,谁来开垦大地呢?就靠牛了,所以丑时(一二点钟)属牛。

那么,寅时(三四点钟)为啥属虎呢?传说最初的一个人生于寅时。有生必有杀,古时人的自卫能力很弱,人怕虎,所以寅就属虎。早晨五六点钟为卯时,早上点名古时叫“点卯”。卯在昼夜之交,“玉兔”(月亮)未落,所以卯时属兔。

早上七八点钟为辰时,正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属龙。巳指上午九十点钟,这个时候蛇已饱食归洞,不伤人了,所以巳属蛇。午时(十一二点钟)阳气到了极限,阴气将生。马最能奔腾,但脚不能离地(地属阴),仍属阴类动物,所以午属马。

下午一二点钟为未时,传说羊这时候吃的青草,草根的再生能力就强,所以未属羊。下午三四点钟为申时,“申”在古时候就是“伸”的意思,象征猴子伸臂跳跃,所以申属猴。酉时指下午五六点钟,太阳即将下山,古代有“金鸡”酉入太阳的说法,所以酉时属鸡。下午七八点钟是黄昏,家犬守夜,所以戌时属狗。亥时指夜里九十点钟,这时夜已深沉,猪早已停食入睡,所以亥属猪。十二属相就是这么来的。

中国人的属相是怎么来的?

中国人十二属相的来源

中国人十二属相的来源

什么是十二属相 我国古代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配成甲子、乙丑、丙寅等,过60年又从甲子开始,称“六十花甲子”。用来记载年、月、日、时,分别叫“干支纪年法”、“干支纪日法”等。后来又给十二地支分别加上了特定的动物名称,就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它的目的,不外是更生动,便于记忆,便于联想,使印象更加深刻。同时,把这十二种动物分别与之相配的各年称为鼠年、牛年、蛇年……一直到猪年。今年是辛巳年,巳是蛇,故称蛇年。 十二属相的来源 约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人们的属相,即属某种动物的说法。十二属相是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配组成的。这些动物是按照阴阳来确定的。因为地支在天干之下,所以取各种动物的足爪,并从阴阳上加以区分,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在十二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这六个旧说属阳,所以用足爪为奇数特征的动物来表示,如鼠、虎、龙、猴、狗都有五趾,马是单蹄都是奇数;而丑、卯、巳、未、酉、亥这六个地支旧说属阴,所以用足爪为偶数特征的动物来表示,如牛、兔、羊、鸡、猪等都四爪,蛇虽无足,但它的舌头却有两岔,也归属于偶数之中。这是十二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的由来,也就是十二属相的由来。 十二属相中为什么以小小的鼠当先呢?又为什么与子相配呢?子属阳,但也有阴的一面。因为子时是昨夜的11点到今晨的1点,昨夜属阴今晨属阳,因而子有阴的一面,又有阳的一面,必须具有阴阳具备的动物来相配。老鼠前足四爪,为偶数属阴,后足有五爪,为奇数属阳,它是阴阳具备的动物,正好与阴阳兼有的地支相配,因此老鼠当先与子相配了。

为什么会有十二生肖呢?其中都包含着哪些传统文化呢?

为什么会有十二生肖呢?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勤劳智慧的古代人民为了方便纪年,在原有干支纪年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十二种动物纪年法,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对应。

十二生肖纪年始于东汉时期。《北史·宇文护传》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

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提到十二生肖,被认为是最早记录十二生肖的记录。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刀,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

《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

你看,在王充的记载中,十二生肖完成齐全,与十二地支配合默契,与我们今天的说法完全一致。作为古老的文化,十二生肖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说明了十二生肖与地支同源。

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他认为十二生肖的说法,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

而考古发现战国时民间便已有12生肖的用法,在战国末期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象征十二生肖的十二神兽配有干支,与后世十二生肖极为相似。

郭沫若认为十二生肖的说法起源于古巴比伦,后来传入中国。但是大量历史资料证明,十二生肖确实起源于中国,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是古代人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诗经·小雅·吉日》记载 :“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庚午是良辰吉日,是策马出猎的好日子,这里将午与马相对应。可见,在春秋前后,十二地支便已经与十二种动物一一对应。

南北朝时代,十二生肖的用法已非常普遍。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有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显而易见,诗中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完美配合,当时的社会已经普遍认同这种说法。由此可见,十二生肖是中国所独创的古老文化。

十二生肖代表的古老文化 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 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

十二种生肖原本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表现在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约产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

十二神兽的寓意在于祈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十二兽对应一年十二个月份,对应十二个方位,而十二个方位对应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联系在一起。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以十二属相纪日的十月历法产生于夏禹时代,(参见刘尧汉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汉族十二生肖是受“十月历法”的影响,彝族十二兽历后来发展为十二生肖

很多资料均证明,十二生肖起源于古代人民对动物的崇拜心理。

为什么中国人会有属相歧视,属羊不好吗?

因为民间一直流传着“十羊九不全”的说法,认为属羊的人要么婚姻不幸,要么命运坎坷,《麻衣神相》中记载,“目如羊目,相刑骨肉;羊目四白,奸夫入宅。”所以属羊女子就成了不吉利的象征。

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羊,祥也”,一直是吉祥的象征,并且我国古代许多器物都把“吉祥”的铭文写成了“吉羊”,这就是很好地证明,而且羊与阳是谐音,三羊开泰也就是三阳开泰,是非常吉利的话语,在古代时,很多从“羊”的汉字,都有十分吉祥的含义,比如“美”“善”“祥”“义”等。

最早关于“十羊九不全”话语,是来自周朝周文王,不过当时周文王说的是“十羊九福全”,意思也就是说,十个羊有九个是有福气的,但是因为那个时代很多老百姓都不认字,最后被误传成了“十羊九不全”。

在老辈人口中,我们常听到一些这样的话,“十羊九不全,一人坐殿前”,“男人属羊貌堂堂,女人属羊守空房”,“男属羊,黄金堆屋梁,出门不用带口粮。女属羊,命根硬,克夫克爹又克娘”等。

这样追溯到元末时期的相书《麻衣神相》,里面记载有“羊目四白,奸夫入宅”的记载,意思是说眼睛眼白较多像羊眼的女人很容易红杏出墙,有了《麻衣神相》的记载,此后的相书也对羊眼女人不吉利的说法逐渐增多,比如克夫、淫乱等行为都是羊眼女人的属性,后来到了明朝,羊眼女人开始变成属羊女人。

其实,十二生肖只是纪年的一种办法,并没有其他任何属性,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属羊的名人,比如曹操、李世民、欧阳修、当代作家莫言等。

最温柔的生肖?

你觉得十二生肖里面哪个最好?为什么?

是龙吧,因为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