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957

如何看佛像是否开光,佛像到底用不用开光

兴仁信息网2023-08-12 18:27:130

请懂行的人士看下面佛像是真是假,万分感谢!

历代铜佛像鉴定较为复杂,本文仅针对明清佛像制作工艺特征,讲几点今仿与古佛像差异处及辨别佛造像真伪的方法。

清代采用失蜡法铸造,又称拨蜡法,多制作铜佛、佛具、斋器。佛器作坊多集中在北京“外观”、山西五台山、西藏拉萨、青海湟中、内蒙古多伦、四川成都、山东潍县、江苏苏州、云南昆明与保山、广 东佛山等地。

传统佛作多采用拨蜡法、剥蜡法:其方法是第一步:先制作泥芯,用6个圆钢筋或三根8号铅丝扎成骨架,挂泥料塑成型芯,内芯泥料多为炭末泥与三合土。第二步:贴蜡片,又称“捏蜡”。第三步:用硬木做的“压子”拨塑各个细部,五官、衣纹等。第四步:焊修附饰物,如背光、衣带等。用手捏出大形,粘附后再细刻。第五步:烫焊浇注冒口系统,大、中型铸件加芯撑(多为手工忒铁打四棱方钉或扁铜钉)小型佛像不加芯撑。第六步:挂内层约5毫米厚泥料,稠粥状细泥,故明清佛像多见内残留物为炭末泥,是由经过箩筛的炭末、细沙、黏土组成。第七步:贴外层被料,俗称“糙泥”,泥料有马粪泥和纸浆泥。第八步:阴干后加热脱蜡。第九步:埋包浇注。第十步:打碎内外范模。第十一步:毛坯经锉、磨、錾刻纹饰,用椴木炭将锉划痕磨抛光,再鎏金或涂泥金、贴金。

从制作角度鉴别古代佛像的真伪

清代铜鎏金四臂观音

现代仿制古佛像的方法,基本为失蜡法铸型。民国以前的拨蜡法、剥蜡法制的佛像均为一个造像器形,仅铸一件。而现代的失蜡法,一件器型只要翻出模具,便可铸出无限件。如果是内外硅橡胶模,采用注胎法造蜡型,纹饰较细,器壁与原器厚薄相似,而石膏模涮胎法制蜡型,胎型厚薄不一,内壁有流痕,细纹较为模糊。脱模后的蜡型还要修整,由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 不一,大多数是将纹道修清楚了原件神韵已被修的面目全非。佛像的手、足、飘带、背光等附件是热蜡烫接的,难于原器媲美。

从制作角度鉴别古代佛像的真伪

制作好的蜡胎

我国古代的熔模法失蜡铸造工艺延续两千多年,与现代失蜡法铸造工艺有本质的区别,也是我们对古佛像鉴伪的最好识别点。

一、看佛像表面鎏金层。传统的“火镀金”是先将铸好的佛像表面磨平抛光,无半点磨划痕迹,再湿椴木炭水磨后鎏金。鎏金后再用玛瑙碾子压光。一般明清佛像鎏金较厚,成色发熟黄。而现代仿做的铜佛像多为电镀的,金层薄,金色发青露肉处脱金不自然,电刷镀的金色没有熟黄色金感。

从制作角度鉴别古代佛像的真伪

鎏金佛造像的面部泥金和脱落的鎏金层

二、看内壁残留物。我们首先在佛像内壁凹处找一铸范残留物,如果有黑炭泥、灰色三合土属正常的,如有白色石英砂块、白膏状物,或炉灰状粉红色物必为现仿。

从制作角度鉴别古代佛像的真伪

佛像内部黑色范土残留

从制作角度鉴别古代佛像的真伪

现仿佛像内部火烧的暗红色

三、看支钉。古代铸佛一般多为四棱铁钉,手工打锻的佛像采用铜钉。钉尖则多为弯曲的,这是由于制造后掏挖内范芯时,用硬器砸弯的。有的钉大、钉多较为明显,有的钉小量少,但也是较容易看到的。内壁的有些铁钉齐根锈断了,用刻刀挖一下铁锈,铁钉根子在铜内。现有做假者用多块小疙瘩铁锈粘在内壁上或用一截现代圆钉嵌在内壁上,再用酸咬蚀成铁锈状。

从制作角度鉴别古代佛像的真伪

佛像内部有片状支钉痕

四、看封底。古代佛像制作完成后,按宗教程序还要装藏与开光,才能成为佛教徒供奉的神像。装藏完成后咬用紫铜板封底,藏佛封底是将底沿往内收,敲打包住封底,内地采用垛口法,即用刻刀在佛像底沿剁出铜剌,以铜剌来固定底盖。底盖中部一般都用阴线刻“十字金刚杵”,防止邪魔歪道的袭扰。仿制的佛造像封底十字杵图案乱来,刻线纹刀功不够,线条不顺畅。

从制作角度鉴别古代佛像的真伪

现仿佛像底部十字杵

佛像摆放

窗外的人看到没有关系。还能给他们与佛菩萨结缘的种子。

最重要的是安放佛菩萨像要恭敬,至诚。

南无阿弥陀佛

请问佛教中开光是什么意思啊?

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想置于佛殿、佛室时,所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上说:“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水明。”在佛教中,经过开光中的佛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开光时,将佛像安好,先诵经及咒语,奉请佛菩萨安座,然后才请高僧为佛像开光说法,《黑谷灯语录》中说:“开眼者,本是佛匠雕开眼,是事开眼;次僧家诵佛眼真言,诵大日真言,而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谓开眼也。”其实开光就是为佛像举行一种说法的仪式,其具体的仪式如下:主法者先拿新毛巾向佛像做一个擦佛像的动作,说一首偈语,赞颂佛菩萨的功德,此谓开眼也。其次再用镜子向佛像正面对照,说几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缘;然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笔,再说一首偈语,然后将朱砂笔向佛眼的方向作一个“点”的动作,大喊一声“开”,经过如上的一番仪式,开光才算完成了。

开光时,由于佛菩萨的功德不,所以主法者所说的法也有所不同,并且主法者常常会提到为佛像开“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让佛像具有六种神通,点眼眼通,真见无所不见;点耳耳通,妙闻遍及十方;点鼻鼻通,普嗅法界诸香;点舌舌通,演说妙法无穷;点身身通,分身尘尘刹刹;点意意通,能鉴三世群机。

开光法会的仪规最早见于北宋太平兴国五(980),北印度乌填曩国传法大师施护在开封太平兴国寺译经院译出的《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规经》。该经指出,佛像塑画雕造完成后,就要举行安像庆赞活动。首先选择吉日良辰和结界胜地,其次在此处设置伴盖、幢幡、香花、水果、灯明等佛供,接着由身著庄严如法的阿诸梨起身入佛堂安像,并同弟子们一心观想如来一切圆满之相。然后合掌作礼,瞻仰圣容,以净香花等供于佛前。再是入定心,离疑念,诵咒三遍,请一切佛安住于此,受此香花、灯、果、饮食等供养。复次,安置佛像坐西向东,并用黄布覆盖。阿诸梨作观想佛如一聚火,如来真身诸相圆满,然后以奄阿牛三字安于佛之身上。把“奄”字安于顶上、“阿”字安于口上、“牛”字安于心上。若是金、石、铜等佛像,就要涂上香油,用草刷子刷干净,然后用歌舞妓乐赞颂,僧人复颂香油真言。再用盛满香水和五宝五药花果的净瓶,灌浴佛像,僧众齐诵偈赞,并作歌舞妓乐。若是画像,要用镜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种净火涂于镜,沐浴镜中影像。再依次吟诵著衣真言、安耳真言、安发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此须真言、献涂香真言、安庄严真言等等,然后依灌顶仪规将佛像置入曼荼罗,诵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养仪具足后,开眼师用笔作点姿势,这是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再诵开眼光真言三遍。

这时,佛像即已开光。诵完开眼光真言后,令施主入曼荼罗,齐诵护摩真言、增寿真言、息灾增益真言,使众生普获吉祥。这时,阿诸梨即教化施主结缘,施利增福,金银财帛等随布施。复次,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施以财物,令福德更具圆满。曼荼罗之内所供财物,必须都归阿诸梨,其他人不得享用。当这套仪规全部完成后,即可收坛。这是密宗的开光。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智慧。如神秀禅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所以,在开光仪式中,主法者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这是表示要拂去我们众生心地上的垢尘;然后再用镜子一照,表示垢除净显,明心见性,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用朱砂笔点向佛眼,由于眼睛代表着智慧,所以点开佛眼,意思就是要开发我们众生的内在智慧。我们众生由于无有智慧,对诸法妄起分别,就如眼睛有病,见到空花,所以需要除去眼病,这就是我们的般若智慧。

开光这种仪式源自道教及民俗,由于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中国原有的文化影响,所以便接受这种仪式,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但是,开光仪式所具有的内涵,则是佛教特有的提升。现代有的佛教徒往往忘记开光的内涵,而偏重追求仪式的隆重,这是执事废理;或者的人认为开光仅是一种仪式,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这是执理废事。这两种现象,都属偏见,佛法提倡事理圆融、事理无碍,所以我们在举行开光仪式时,不要忘记这种仪式的内涵,不仅要开佛像眼,更要我们众生的心眼,开发内在般若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契合佛教的真意。

如何正确的恭请佛像供养佛像

阿弥陀佛

恭敬诚心的把佛菩萨像请回家,供奉在上位,位置如下。每日清水供养,依教奉行供养。

问:“学佛人搬新居,佛堂转移可以不可以?如果可以,应该怎么做?”

净空法师答:

可以的。我们供佛跟供神不一样。为什么?神有贪瞋痴,你得罪他,他找你麻烦,所以得罪不起,一定要规规矩矩的按照礼节来伺候他,让他欢喜,他不找你麻烦。佛菩萨不会,佛菩萨你就是侮辱他、糟蹋他,他也不会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他有这个念头,他就不是佛菩萨了。所以佛菩萨,什么时候搬动都可以,怎么样安放都可以。

当然,我们自己表示自己的恭敬,虔诚恭敬,你搬家的时候,如果房子房间多,用一间房做佛堂,专门供佛。你做早晚课,你在里面读经、静坐、念佛,都很好。如果房间少,或者是在客厅,看哪一个位置合适,你在这个地方供佛像。中国人很重视方位,就是上方;上方就是大位,这个位子最大。什么方向是上方?什么位子是最大?像我们这个讲堂,这个方向是上方,这个位子是最大。如何区别?就是坐在这个位子上,无论从哪个门进来的人,你第一眼看到他,这个位子就最大。如果门在后面,人家进来你看不到,这不是上方。上方是,我们这门很多,三面都有,哪个门进来,我们第一眼看到了,这个位子叫上方。所以,不一定是东南西北,因为你家的门窗开的方向不一样。你要斟酌一下,哪一个位子,房间进来有几个门,进来头一个看到,这个位子就是大位,就是上方。佛像、祖先牌位都要供在这个方位上,这样就对了。

净空法师---佛教烧香,供水,供灯、燃灯,供花,供果的表法意思。

佛的供具都是有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懂。前面我们读到供灯、燃灯,灯代表光明、代表智慧,更深一层的意思,代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它有这么深的意思在里面;蜡烛、油灯就特别明显,这个意思特别明显。佛弟子曾经发过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佛弟子所修、所行一切功德都回向给一切众生,不为自己。这些供具里头都表这个意思。

烧香是表信的,表戒定的。家里面如果有小佛堂,有佛像,不要多,一支香。我们看到香、看到香炉就知道,我们要修定、要修慧,修戒定。看到香,提醒我们,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讲信用。别人不讲信用,我讲信用。

那我们是不是有吃亏的?给诸位说,决定没有吃亏。你要真正懂得因果,叫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之下是人人平等,没有吃亏的,也没有上当的。我们占别人便宜,来生要还他;我们吃了亏,来生有补偿。你真正懂得了,你才会坚守伦理道德,不违背因果。

什么供具都没有,水不能没有。水要干净,不能供茶,供茶就错了,茶有颜色,不干净。水代表什么?水代表心地,心要像水一样干净,清净心,要像水一样不动,不起波浪。所以看到水,实际上都是给我们看的,佛不需要,菩萨都不需要,给我们看的,我们看到水,就想到清净心、平等心。让它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心要清净、心要平等、心要觉。

供花代表因。花是植物,开花之后结果,花好果一定好,这就是代表善因善果,恶因就有恶报。所以花代表六波罗蜜,六度因花。菩萨修六波罗蜜,得果地上是六种殊胜的果报。这是讲的供养表法,一定要懂得。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一二集)

开光佛像是什么意思

佛像就是佛像,开光的不是佛像。而是通过佛像,开启众生的自性光明。简称开光。南无阿弥陀佛

如何供奉佛像

作为佛弟子,供奉的佛像,要具备如法、庄严的特质。因为观像念佛是佛教修习的重要内容,故佛像的造型对于佛教修行人有着更为深重的意义。

所谓如法者,像亦是法,故造佛像要有经典依据。佛所描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造像上要有所体现,因每一相好都是佛对佛教修行人的无上加持,故善导大师在论著中反复强调观佛相好的功德,而佛教修行人供奉如法的佛像,会更好地获得这些加持的功德。

二是要符合佛经的义理。如佛经中说佛的相貌为大丈夫相,所以在佛像上要体现充满阳刚之气的男子相,这样的大丈夫相才能给众生以依靠感。正法和像法时期的佛菩萨像大都是这样的男子相。另外,早期的佛像很多都画有胡须,也是为了表达大丈夫相。而且,佛的胡须不是随意乱画的,而是有佛经依据的。如《佛本行经》云:“我自剃发已,须发皆尽,唯有二髭,虽剃不落。”《观佛三昧海经》云:“云何名观如来鼻相,……下者直至入佛髭中,围绕髭毛,令髭毛根有华开敷。云何观如来髭,诸髭毛端开敷三光紫绀红色,如是光明,直从口边旋颈上照。”髭者胡须也.也就是说,根据佛经记载佛像是有胡须的。再者,阿弥陀佛讲过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女人,这就是让我们佛教修行人在心里就要摆脱种种对女人相状的执着,尤其是女性莲友。更要从内心深处脱离女人习气,厌患女身。现在流通的佛像往往具有很多女性特点,尤其是菩萨像,直接做成女相,阿弥陀佛画的像老太太。这都是末世众生内心深处烦恼、业习的表露。没有任何一部佛经说过佛菩萨像可以是女相的。如果佛教修行人每天供养观瞻的佛菩萨像都是女人形象,那如何从八识田中打掉女人种子昵?故佛教修行人应当供奉这种具有大丈夫相的佛像。

三是要延习古法。现代造像的问题大多是造像者随意自出新意造成的。现代造佛像的人(主要指汉地)往往不懂佛法,甚至没有信仰,佛像造型依据自己的审美心理随意为之,殊不知现代人的审美心理中夹杂了大量的业障习气。相比之下,古代造佛像的人往往具有非常虔诚的信仰,而且佛像的造型很多都是在大德认可下完成的。如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就是善导大师监造的。像善导大师这种佛菩萨再来的大德,久证念佛三昧,亲见弥陀尊容,他所认可的佛像之权威性岂是现代人造佛像可比。故供奉依古法所造之佛像,会对佛教修行人更为有利。

所谓庄严者,造佛形象要有庄重古雅的艺术水准。比如画佛像的线条是否具有力度,造型是否准确生动,色彩搭配是否典雅和谐,这就要求造像者要有高超的艺术表达技巧和非常强大的心力投入,而这种投入直接会给佛像带来生命力和震撼力,故古人常有画佛像放光者。而现代造佛像者多不具备专业的艺术素养,所以我们能看到的很多流通的佛像都是造型粗糙,格调庸俗的作品。而供奉佛像者也都往往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佛像就应该是这样的了。并且,很多人是根据自己的审美心理来选择佛像的,所谓看着欢喜就好,认为看着欢喜的就是庄严的。其实所欢喜者往往是与自己的习气相应者,故选择供奉的佛像不应单凭个人之喜好,应该多看多了解优秀的佛像,心中才能有高一些的判断标准,禅宗里所谓的高着眼,对于选择佛像也是很有意义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