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5485

易经是卜卦书吗,易经能算卦吗

兴仁信息网2024-01-02 10:12:450

《易经》是用来的吗?

纯正《周易》用的是抽卦法。在我认为,在所有的法之中,它事物的准确率是最高的。有些事得出的结果是让人不得不信服的。

周易是关于的书吗?

嗯,是的,但引申出的哲学、自然学等更值得研究

《周易》是一部深奥的奇书,真的只是算卦的吗?

儒家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生命力的学派,创始人孔子,曾经治“六经”,成为儒家经典。“六经”分别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即《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11篇。

《书》:即《尚书》,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今天我们看到的《尚书》是汉代人的伪作,这是清华大学整理战国竹简后,得出结论。

《礼》:即《仪礼》,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

《易》:即《周易》,今本含《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乐》:即《乐经》,已佚失。

《春秋》: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在鲁国官修《春秋》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编修,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

《乐经》早就佚失,剩余“五经”之中,尤以《周易》最为深奥难懂,两千多年来,诸多学者,甚至方外之人都深入研究,进行解读,出现众多释读版本。

《周易》不仅涉及,预吉凶,而且涉及到古代的历史事件、战争情况、生产生活、商业贸易、婚姻习俗、祭祀、民间歌谣,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和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我们所看到的《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经》为卦象,分为八卦、六十四卦。八卦为:乾、震、坎、艮、坤、巽、离、兑。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被称为“经卦”。

每卦又对应有“爻”(yao,二声),这也是卦的基本单位。“爻”又分为两种,一种为“阳爻”,用“—”表示,为奇画,为刚意;一种为“阴爻”,用“--”表示,为偶画,为柔意。每一卦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以不同的奇画与偶画搭配,又演变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称为“别卦”。

“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每卦下面又有“卦辞”,是对一卦六爻总的说明。每“爻”也分别有对应释辞,称“爻辞”。

一卦有六爻,就有六条爻辞。在卦辞下,六条爻辞有“九”、“六”作为爻题,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依次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为阴爻则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有的爻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取象,用来叙述一件事、描述自然现象,以此说明一个道理;一部分为断语,就是对现象下结论,即“吉”、“凶”、“悔”等辞。

《周易》原本没有《传》,后世学者为解释《周易》中卦象,进行解读,便出现了《传》。《易传》是现存最早、最系统的《周易》注释,含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杂卦》。

《彖》:专释《周易》卦辞,有裁断之义。

《象》:对自然之象加以概括解释。

《文言》:以文饰乾坤,依文言理。

《系辞》:系属在卦爻之下的文辞。

《说卦》:系统解说八卦,说明八卦产生、性质、功用、方位、卦象等。

《序卦》:对六十四卦排列及排列的客观根据进行总的说明。

《杂卦》:错综六十四卦而进行解说卦义。

《经》、传合二为一,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完整的《周易》版本。关于《周易》的成书时代,现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周易》的成书说法成书于西周。认为《周易》卦、爻、辞的基本素材是西周初期或前期的产物,史学家顾颉刚、李学勤持此观点。成书于战国。

大多数学者认为《周易》中《传》部分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应在孔子之后,内容有黄老道家和阴阳家的痕迹,并非《史记》所说孔子所著。而《汉书.艺文志》中也说:“《易》者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肴乱。”

成书于西汉后期。顾颉刚认为《周易》中《传》部成书于西汉后期,他通过考证认为,《说卦传》和《系辞传》观象制器章皆出自西汉人之手,主要因为其中牵涉的古史帝系人物为新朝刘歆所伪造。而《周易》作者,也比较迷乱。《史记.周本纪》载:“西伯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文王拘而演周易”。

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周易》中《易经》(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而《易传》部分却无定论。《周易》的研究数千年来,研究《周易》的学者,一般分为两上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强调从卦名的含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代表人物三国时期的王弼、北宋时期的程颐。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代表人物为西汉时期的京房、北宋时期的邵雍。

易经,周易,八卦都指一样卜卦吗?

易经和易传合起来统称周易;八卦是周易里的一部分;至于卜卦的方法很多,有六爻奇门等等

请问如何自学 应该看那些书?

自学算命看下面这些书比较好入门1、《三命通会》作者为明朝进士万民英。该书在汉族传统命理学的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官方地位,而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其著作《三命通会》《星学大成》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万民英(1521辛巳年——1603癸卯年),字汝豪,号育吾,其先祖为江夏人。明永乐年间,祖父万义由御史贬为戍大宁都司卫,居易州城内,明嘉靖二十八年中举,二十九年中进士,先后任河南道监察御史、福建兵备参议等职。当时,倭寇屡犯福建,万民英奉命守泉州,他恪尽职守,身先士卒,骁勇善战,屡战屡捷。万民英性情耿直,因直言得罪权贵,由此遭陷害,借机扶母灵柩回故里,从此远离仕途,隐居三十多年。他建乡学,收弟子,热衷慈善与教育,李时新等二十几名弟子都有所建树。每年都搭粥棚救济四方百姓。编著有《易经会解》、《三命通会》、《星学大成》、《兰台妙选》、《荫符经》、《相字心经》刊行于世。另有《道德经解》、《易简录》、《言志漫稿》、《菊花谱》等著作收藏于家。卒于明万历癸卯年,享年82岁,葬于西高村西,状元朱之蕃(荏平人)撰碑文;探花赵锵(易县人)篆碑额;榜眼刘思中(清苑人)书丹。易县博物馆存有其墓志铭。《三命通会》共十二卷,前九卷分列了十天干,每天干以日为主,以月为核心时为辅,定人吉凶,后三卷记载了大量的平古歌赋极具实际操作指导意义。该书在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是汉族传统命理学习者不可不看的一本书。该书总结了八字推命术二百多年发展的历史,撷取其中的精华,摒弃了一些繁琐无稽的说法,使八字推命的体系更加完备,八字推命术至此达到理论的巅峰。《三命通会》的体系和构成上以正宗古命法和财官格局命法为主,是空前绝后的八字命理学的集大成之作。万氏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无论十神、格局、神煞、纳音论命,都有其道理和应验性,关键是能否掌握各自的精髓和运用方法,所以他作为一个历史的传承者继承了先贤的经典论命法。全书共十二卷,后三卷收录了很多经典赋文使之得以广泛流传。该书和《渊海子平》、《星平会海》、《御定子平》、《子平真诠》并称为传统命学五大名著。是传统命学之正脉,而非当今所流行的以任铁樵《滴天髓》,余春台《穷通宝鉴》为理论的五行强弱旺衰平衡调候扶抑伦命体系。很多学者用《滴天髓》《穷通宝鉴》的理论去理解和白话注解《三命通会》是偏离命学正路的。(/p/4255055322)5、滴天髓一书自古为命学家尊为瑰宝,该书相传为京国撰,刘诚意注。清道光年间,士人任铁樵探研数十载,增注阐微,分篇诠释。并以时人命造,实例验证。时人争相以为蓝本,探究天地阴阳,测算五行八字,卜问祸福吉凶,惜失传百余年,未能传播,民国年间,始发现浙江海宁陈氏手抄秘本,从而得以重新面世。"出门要向天涯游,何事裙钗恣意留。不管白雪与明月,任君策马朝天阙。原注:本欲奋发有为者也,而日主有合,不顾用神,用神有合,不顾日主,不欲贵而遇贵,不欲禄而遇禄,不欲合而遇合,不欲生而遇生,皆有情而反无情,如禄钗之留不去也。日主乘用神而驰骤,无私意牵制也;用神随日主而驰骤,无私情羁绊也。足以成其大志,是无情而有情也。"本书是命理爱好者的高级读物。6、《麻衣相法》全称《麻衣相法全编》,传说是宋初大相术家陈搏的师傅麻衣道者所作。宋以后的相书很多,如《柳庄相法》、《相法全编》、《水镜集》、《相理衡真》等等,不计其数,但影响最大的还是《麻衣相法》。/p/4090862331

对算卦,很好奇,求推荐几本书。

就学六爻吧,实用易学。先看杨春义的六爻视频,讲基础的,这个看一遍基本上书本都能看懂了,最经典的书籍:增删卜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