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2179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半同胞轮回选择示意图)

兴仁信息网2023-04-23 03:47:180

高粱育种母本不育不开花

你好,作物育种 Crop breeding

改良作物的遗传特性,以培育高产优质品种的技术。又称作物品种改良。它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植物生态、植物生理、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是一项投资少而效益高的生物技术,对发展种植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 早在栽培植物出现之初人类简单的种植和采收活动中,就已寓有作物育(选)种的萌芽。《诗经》载:“黍稷重穋”,“稙稺菽麦”。稙、稺指播种的早晚,重穋指成熟的先后。可见中国在周代已形成不同播期和熟期的作物品种概念。北魏《齐民要术》按成熟早晚、苗秆高下、收实多少和米味美恶等记载粟品种凡86个。明代的《理生玉镜稻品》详细描述了嘉靖年间江苏苏州地区的水稻品种,是中国最早问世的水稻品种志。至清代,《授时通考》已分别收录粟和水稻品种约500个和3400多个。

近代育种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始于西欧。1719年,T.费尔柴尔德最早进行植物人工杂交并获得杂种。1823年,T.A.奈特在豌豆上发现父母本对杂种一代的贡献均等,二代有分离现象。1843年J.库尔特首先采用个体选择法进行禾谷类育种。1856年,L.德维尔莫兰明确提出用“后裔鉴定”法检查甜菜的选择效果,后人称之为“维尔莫兰分离原则”。1849年,R.A.加特纳指出亲本杂交一代、二代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并发现不少杂种一代生长健壮。C.达尔文在《物种起源》(1859)和《植物界异花受精和自花受精的效应》(1876)中所阐明的选择和杂交等与进化的关系,对以后的作物育种工作有深刻影响。

孟德尔定律在本世纪初被重新发现,使作物育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W.L.约翰森(1903)提出的纯系学说不仅为纯系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区分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提出了有力的论据。其后欧洲和北美的许多育种家通过在自花授粉作物上的育种实践,逐渐形成了现今通行的系谱选择法及其变通做法。在异花授粉作物方面,G.H.沙尔(1909)基于E.M.伊斯特(1904)和他本人对玉米自交的研究,指出了杂种优势的实用意义。D.F.琼斯随后育成第一个玉米杂交种,并于1920年提出生产双交种的方案,为玉米育种中广泛利用杂种优势开创了新途径。20世纪40年代,G.F.斯普拉格和L.A.塔特姆提出的配合力概念对自交系亲本的选配,F.H.赫尔倡议的轮回选择法(见杂种优势利用(植物))对群体改良,都具有重要意义。辐射育种早在1927~1928年发现 X射线能引起果蝇和大麦的基因突变时已见端倪。其后,化学诱变进一步扩大了突变育种的领域(见诱变育种)。A.F.布莱克斯利等于1937年用秋水仙碱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成功,使多倍体育种成为可能(见倍数性育种),并有效地克服了远缘杂种不育的难题。E.R.西尔斯在1954年建立的小麦非整倍体系统和随后发现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机理,为导入外源有利基因提供了方便。在抗病育种方面,E.C.斯塔克曼1917年关于小麦秆锈菌的生理小种分化学说和H.H.弗洛尔1940年关于抗(致)病性的基因对基因学说贡献较大。此后,von de普兰克于1963年提出的“水平抗性”(即非小种专化抗性)概念,又进一步从病害流行学和生态平衡的观点完善了抗病育种的策略。此外,由Н.И.瓦维洛夫率先在20年代进行的世界性植物资源考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由R.A.费希尔和S.赖特等人首先应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数理统计等等,也都对促进作物育种技术起了重要作用。由于所有这些成果,作物育种终于发展成为一门有理论体系指导并在农业生产上有巨大实用价值的学科。

中国应用现代育种技术改良作物品种始于20世纪初。先是在稻、麦、棉三大作物中进行引种、纯系育种和杂交育种,先后育成了以中大帽子头(稻)、金大2905(麦)、中大2419(麦)、鸡脚德字棉、泾斯棉等为代表的改良品种进行示范推广。1949~1979年间作物育种事业发展迅速,育成并用于生产的粮、棉、油、糖、麻、烟等25种大田作物品种达2729个,其中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有 265个。现在主要农作物已基本实现良种化。作物育种的目标以增加产量为重点,在此基础上注意抗病、稳产等。50年代中后期开展水稻矮化育种;育成的著名品种有矮脚南特、广场矮、珍珠矮等。这一成果也推动了小麦、高粱玉米等作物矮化育种的发展。在杂种优势利用方面,玉米由于育成了配合力和农艺性状兼优的自交系,加速了单交种的推广,逐渐形成了以单交种为主,结合应用双交、三交、顶交种的布局,1983年玉米杂交种面积达播种面积的70%。最早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生产杂交种的是高粱;从60年代后期开始,先后育成和推广了以晋杂 5号等为代表的一批高产杂交组合。但这一方面的重大突破则是70年代杂交水稻的育成,它为大幅度提高。

科学出版社 徐云碧的《分子植物育种》中文版什么时候出啊?

年6月份已经出版并在网上开始销售了,我已订购,很期待到手一睹为快!

《分子植物育种》共15章

第1章导论

1.1作物的驯化

1.2早期植物育种

1.3植物育种史上的主要发展

1.3.1育种和杂交

1.3.2孟德尔遗传学

1.3.3选择

1.3.4育种类型和多倍性

1.3.5遗传多样性和种质保护

1.3.6数量遗传学和基因型×环境互作

1.3.7杂种优势和杂交种育种

1.3.8群体改良

1.3.9细胞全能性、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1.3.10遗传工程和基因转移

1.3.11DNA标记和基因组学

1.3.12公立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育种工作

1.4遗传变异

1.4.1交换、遗传漂变和基因流动

1.4.2突变

1.5数量性状:方差、遗传率和选择指数

1.5.1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1.5.2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

1.5.3哈迪—温伯格平衡(HWE)

1.5.4群体平均数和方差

1.5.5遗传率

1.5.6选择响应

1.5.7选择指数和多性状选择

1.5.8配合力

1.5.9轮回选择

1.6绿色革命和将来的挑战

1.7植物育种的目标

1.8分子育种

第2章分子育种工具:标记和图谱

2.1遗传标记

2.1.1经典标记

2.1.2DNA标记

2.2分子图谱

2.2.1染色体理论和连锁

2.2.2遗传连锁图谱

2.2.3遗传图谱的整合

第3章分子育种工具:组学与阵列

3.1组学中的分子技术

3.1.1双向凝胶电泳

3.1.2质谱分析

3.1.3酵母双杂交系统

3.1.4基因表达的系列分析

3.1.5实时定量PCR

3.1.6抑制性差减杂交

3.1.7原位杂交

3.2结构基因组学

3.2.1基因组结构

3.2.2物理图谱

3.2.3基因组测序

3.2.4cDNA测序

3.3功能基因组学

3.3.1转录组学

3.3.2蛋白质组学

3.3.3代谢组学

3.4表型组学

3.4.1表型在基因组学中的重要性

3.4.2植物表型组学

3.5比较基因组学

3.5.1比较图谱

3.5.2共线性

3.6组学中的阵列技术

3.6.1阵列的产生

3.6.2试验设计

3.6.3样品制备

3.6.4标记

3.6.5杂交和杂交后洗涤

3.6.6数据采集和量化

3.6.7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

3.6.8蛋白质微阵列及其他

3.6.9通用芯片或微阵列

3.6.10应用Tiling微阵列进行全基因组分析

3.6.11以阵列为基础的基因型鉴定

第4章遗传育种中的群体

4.1群体的特点和分类

4.1.1基于遗传组成的分类

4.1.2基于遗传维持的分类

4.1.3基于遗传背景的分类

4.1.4基于来源的分类

4.2双单倍体

4.2.1单倍体的产生

4.2.2单倍体植株的二倍体化

4.2.3DH品系的评价

4.2.4DH系的数量遗传学

4.2.5DH群体在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4.2.6DH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4.2.7局限性和未来的前景

4.3重组自交系(RIL)

4.3.1近交及其遗传效应

4.3.2RIL的培育

4.3.3RIL群体中的图距和重组率

4.3.4用RIL构建遗传图谱

4.3.5互交的RIL和巢式RIL群体

4.4近等基因系(NIL)

4.4.1回交及其遗传效应

4.4.2产生NIL的其他方法

4.4.3渐渗系库

4.4.4用NIL进行基因定位的策略

4.4.5用NIL作图的理论考虑

4.4.6NIL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4.5不同群体的比较:重组率和选择

4.5.1不同群体的重组率

4.5.2群体构建过程中无意识的选择

第5章植物遗传资源:管理、评价与创新

5.1遗传侵蚀和潜在的遗传脆弱性

5.1.1遗传侵蚀

5.1.2遗传脆弱性

5.2种质的概念

5.2.1广义的种质概念

5.2.2经典的种质

5.2.3人工或合成的种质

5.2.4原位或异位保存

5.3收集/获取

5.3.1种质收集的几个问题

5.3.2核心种质

5.4保存、复壮和繁殖

5.4.1离体保存技术

5.4.2超低温储藏

5.4.3合成种子和DNA的储存

5.4.4复壮和繁殖

5.5资源评价

5.5.1标记辅助种质评价

5.5.2离体评价

5.5.3遗传多样性

5.5.4收集资源的冗余和缺失

5.5.5遗传漂移和基因流

5.5.6特异种质

5.5.7等位基因挖掘

5.6种质创新

5.6.1种质样本的纯化

5.6.2种质创新中的组织培养和转化

5.6.3种质改良中的基因渐渗

5.7信息管理

5.7.1信息系统

5.7.2数据采集的标准化

5.7.3信息整合与利用

5.8前景展望

第6章复杂性状的分子剖析:理论

6.1基于单标记的方法

6.1.1假设

6.1.2标记平均数的比较

6.1.3方差分析

6.1.4回归方法

6.1.5似然方法

6.2区间作图

6.2.1假设

6.2.2似然方法

6.3复合区间作图

6.3.1基础

6.3.2模型

6.3.3似然分析

6.3.4假设检验

6.3.5选择标记作为辅助因子

6.3.6完备区间作图

6.4多区间作图

6.4.1多区间作图模型和似然分析

6.4.2模型选择

6.4.3估计基因型值和QTL效应的方差分量

6.5多个群体或杂交组合

6.5.1试验设计

6.5.2多个杂交组合的QTL分析

6.5.3合并分析

6.6多个QTL

6.6.1多个QTL的现实性

6.6.2选择一类QTL模型

6.6.3多个具有上位性的QTL

6.7贝叶斯作图

6.7.1贝叶斯作图的优点

6.7.2贝叶斯作图统计学概述

6.7.3贝叶斯作图方法

6.8连锁不平衡作图

6.8.1为什么要进行连锁不平衡作图?

6.8.2连锁不平衡的度量

6.8.3影响连锁不平衡的因素

6.8.4连锁不平衡作图的方法

6.8.5连锁不平衡作图的应用

6.9元分析

6.9.1QTL位置的元分析

6.9.2QTL图谱的元分析

6.9.3QTL效应的元分析

6.9.4元分析的例子

6.10计算机作图

6.10.1优点和缺点

6.10.2混合模型方法

6.10.3统计功效

6.11样本容量、功效和阈值

6.11.1功效与样本容量

6.11.2交叉验证与样本容量

6.11.3QTL位置的置信区间

6.11.4QTL阈值

6.11.5错误发现率

6.12总结和前景

……

第7章复杂性状的分子剖析:实践

第8章标记辅助选择:理论

第9章标记辅助选择:实践

第10章基因型×环境互作

第11章基因的分离和功能分析

第12章转基因和遗传修饰植物

第13章知识产权和植物品种保护

第14章育种信息学

第15章决策支持工具

分子植物育种:进展与展望——中文版跋

原书参考文献

译后记

彩图

群体改良——作物育种(可追加5-10分)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可以发挥哪几个方面的作用?

答案:

(1)提高群体内数量性状有利基因频率:通过不断选择可以提高群体内优良基因的频率,提高群体的平均表现水平,并增加选择优良个体的机会。

(2)打破不利基因的连锁,增加有利基因的重组:多次互交能有效地打破优良基因与不良基因的连锁,增加优良基因间重组的机率,有利于优良重组类型的出现和选择。

(3)使群体不断得到改良并保持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不断选择互交,在提高有利基因的频率的同时可使群体保持较高的遗传异质性

(4)既可满足近期育种的需要,又可为育种工作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遗传育种

看网站:分子遗传育种

或者:http://www.bioon.com/Index.asp

绝对有你要答案!

去找找下边的文献全文看看吧:

遗传育种

AFLP分子标记在玉米优良自交系优势群划分中的应用 吴敏生 王守才 戴景瑞 《作物学报》 2000 26(1)

摘 要: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17个玉米优良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4个AFLP引物组合分别扩增出30、30、44、41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出36.25条带,4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45条带,每一个引物组合都可将17个自交系完全分开。利用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17个优良自交系聚为6群,结果表明,用AFLP标记进行玉米优势群划分与自交系系谱亲缘关系基本一致,AFLP技术可以用于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优势群划分。

从事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李登海 《作物杂志》 2000 (5)

摘 要:从探索我国玉米高产道路,进行夏玉米高产攻关研究开始,讲述了在高产试验中从平展型玉米杂交种发展到应用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历史过程,并通过紧凑型玉米与平展型玉米的株型比较试验,证明了紧凑型玉米较平展型玉米的增产作用,结合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生理特征,探索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创造出16444.35kg/hm2的夏玉米高产记录。选育出20多个被全国玉米育种单位广泛应用的紧凑型玉米自交系,所选育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3以上。推动了我国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发展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带遗传标记的玉米基因雄性不育的发现及遗传和利用研究 林晓怡 杨典洱 林建兴 《作物学报》 2000 26(2)

摘 要:1992年在玉米族远缘杂交组合3402F3(丹340×403-2)中首次发现带标记性状的基因雄性不育(GMS)材料。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育性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当不育株(A)与可育株(B)进行兄妹交,育性分离比例接近1∶1;而可育株(B)自交的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为3∶1。连锁遗传分析结果证明,不育基因(ms °)与标记性状基因(plf)紧密连锁,未发现有交换现象,它们可能位于同一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经过不育株5代兄妹交已选出几个高产核不育两用系。通过测交筛选出一个强优势高产恢复系HR-1。利用高产核不育系与强优恢复系配制出两个超高产玉米杂交种;小区(0.0066hm2)产量分别为72.0kg和78.1kg,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18.6%和28.7%。本文还讨论了带遗传标记的高产核不育两用系的应用前景,并提出进一步研究ms°-plf基因的设想。

利用SSR标记研究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 李新海 傅骏骅 张世煌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33(2)

摘 要:利用SSR标记研究了21个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的遗传变异,初步进行了杂种优势群划分。从69对SSR引物中筛选出43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43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127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7个,平均为2.95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511。21个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80~0.768,平均为0.627。 UUPGMA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自交系可分为2个类群。黄早四自成1群;其余20个自交系又分为5个亚群。生产上利用的高产杂交组合的亲本均属于不同的类群(亚群),而在类群(亚群)内未发现高产组合。研究发现8对具有较高多态性信息量的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可以对供试材料进行初步鉴定。研究表明,利用SSR标记可以进行玉米自交系遗传变异分析,并用于杂种优势群划分。

我国21世纪玉米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展望 李晚忱 荣廷昭 《玉米科学》 2000 8(2)

摘 要:介绍了国外玉米遗传育种工程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动态,根据我国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工作面临的艰苦任务和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21世纪初的发展策略。

玉米三种遗传效应研究现状与技术集成 段民孝 宋同明等 《玉米科学》2001,01

摘 要:通过大量详实资料,对玉米杂种优势、雄性不育、油分基因花粉直感等三种遗传效应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作了详细概述,根据相关的遗传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将三种遗传效应进行技术集成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种高产优质玉米生产模式,有可能是未来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

山东省八九十年代玉米杂种优势模式的利用 宋再华 史新海 彭守华 于福新《杂粮作物》2001,2

摘 要:通过对山东省1980~1999年生产上推广的37个主要玉米杂交种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出山东省八九十年代有10种杂种优势主体模式和19种子模式。其中,应用最多的主体模式为BSSS群×唐四平头群,子模式为8112亚群×唐四平头群、XL80亚群×唐四平头群和C103亚群×唐四平头群。

玉米轮回选择的现状与展望 谢俊贤 《杂粮作物》2001,2

摘 要: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玉米轮回选择的研究进展;扼要介绍了我国学者近年来提出的4种新的玉米轮回选择改良方法;同时对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展望。

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遗传分析 王向东 高根来 张风琴《玉米科学》2001,01

摘 要:通过对8个中晚熟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进行双列杂交分析,表明各个自交系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存在显著差异,玉米杂交种F1的产量构成受到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的共同作用,用特殊配合力对F1的作用大于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高低与一般配合力无明显相关关系。因此在玉米杂交种组配与自交系改良工作中,既要兼顾双亲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又要保持杂交优势利用模式与选系模式的种质关系。

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祁新 赵颖君 邬信康等《玉米科学》2001,01

摘 要: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普通玉米4个品质性状(淀粉、油分、蛋白质、赖氨酸含量)的GCA和SCA及其相关进行了分析。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GCA差异较大,同一自交系不同品质性状的GCA也有差异,同一品质性状因组合不同而SCA也不一样。亲本自交系的GCA和SCA对杂种的品质性状有重要作用,二者不能相互代替。

玉米雄性不育性研究Ⅷ.对玉米YⅡ-1不育胞质线粒体DNA RFLP分析 秦泰辰 徐明良等《作物学报》2001,2

摘 要:以玉米T、S、C群及新选育的YⅡ-1不育系为材料,用这4类群不育胞质线粒体DNA,经4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长距凝胶分离酶切片段获得高分辨率的清晰谱带。再以5种线粒体特异的基因片段作为探针与酶切条带杂交,结果表明:T、S、C群表现较多差异的杂交带型,持有明显的多态性,YⅡ-1型杂交带与T、S群区别明显,与C群有少量差异。这为从遗传组成上区分不育胞质类群和YⅡ-1型不育系的归群提供试验依据。

近等基因背景下对玉米胚乳突变基因ae的遗传效应研究 滕文涛 宋同明等《作物学报》2001,2

摘 要:采用8个生产上常用的常规玉米自交系以及它们的ae近等基因系各组配16个组合进行裂区试验。测定等基因背景各对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千粒重、小区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纯合aeae的组合与同型马齿型组合相比千粒重、小区产量普遍降低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提高,遗传背景对ae基因的表达有重要影响,自交系和杂交种中可能存在着对ae基因表达不同数量的修饰基因。

利用RFLP和SSR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 袁力行 傅骏骅 张世煌等《作物学报》2001,2

摘 要:利用RFLP和SSR标记对29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筛选出56个多态性RFLP探针酶组合,66对多态性SSR引物,分别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187个和232个等位基因变异。两种方法比较表明,SSR标记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0.54)高于RFLP(0.42);但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基本一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分别为0.64和0.62。综合RFLP和SSR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四平头,旅大红骨,LSC,BSSS和PA五个类群,划分结果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并把系谱来源不清的种质划分到相应的杂种优势群。其中PN群的确认,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群的基本框架,为育种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玉米遗传转化系统的研究进展 王罡等 《遗传》2001,1

摘 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玉米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基因导入手段、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玉米野生近缘种类玉米的研究和利用 李冬郁等《玉米科学》2001,2

摘 要:玉米的野生近缘植物类玉米有两个种,一为一年生墨西哥类玉米,一为多年生类玉米.多年生类玉米有两个变种,一为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一为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它们是玉米属中除玉米种之外的另外两个种.这些野生种在自然界的严酷竞争和自然选择条件下形成了许多优良特征、特性,特别在抗逆性、抗病虫害、品质等方面.将其有益基因导入到栽培玉米获得丰富的多样性的种质遗传资源,以创建新的基因库,是提高玉米育种水平和效率、加快育种进程的重要基础和途径.通过玉米与其野生类玉米杂交,我们正从其杂种后代中选育出大批在粮食用和饲料用等方面有利用价值的优良植株并建立株系,从中选育出了优良异源自交系并配制出优良杂交种用于生产。

分子标记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王彩洁等《玉米科学》2001,3

摘 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目标基因的标记、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QTL分析、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3个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分组鉴定 李晚忱等《作物学报》3

摘 要:从地理远缘杂交和亲缘远缘杂交群体中,分离选育川G、类2、类3三个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保关系鉴定和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表明,三个不育系均属C组细胞质雄性不育。但是,从线粒体DNA的RFLP带型可以推断,川G与类2、类3以及参试C组不育系属于不同亚组,对克服C组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单一性具重要意义。这三个不育系的不育性稳定且恢复容易,用以转育的生产用不育系,已经推广应用。

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玉米基因的差异表达 吴敏生 高志环 戴景瑞《作物学报》3

摘 要:利用cDNA-AFLP技术,对玉米强优势组合和弱优势组合及其双亲自交系在苗期和雄穗生长锥伸长期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强优势组合和弱优势组合的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基因表达有多种类型,表现出质和量的差异,不仅有增强,也有双亲沉默,弱优势组合双亲沉默的数量在苗期和雄穗生长锥伸长期均高于强优势组合,杂种优势的大小可能与双亲基因间的抑制有关。

玉米细胞质线粒体DNA RFLP分类研究 李小琴等《作物学报》2001,4

摘 要:本实验用4个酶、4个探针组成16个酶/探针组合对玉米N、T、C、S、WBMs、801CMS等细胞质进行了线粒体DNA(mtDNA)RFLP分析。一方面对玉米细胞质 mtDNARFLP 分类方法进行研究,证明只要酶/探针技术体系合适,可以通过该方法对细胞质进行快速准确地分类;提出探针的选择是主要的,酶次之;认为PstⅠ/B30、HindⅢ/pBcmH3、BamHⅠ/pHJ2-7-1三个酶/探针可以作为mtDNA RFLP分类技术体系。另一方面,用 mtDNA RFLP分 类法把新发现的 WBMs 不育胞质划分为S组,801CMS划分为C组。

CIMMYT群体与中国骨干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李新海等《作物学报》2001,5

摘 要:本文旨在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通过在武汉的两年试验研究10份 CIMMYT 群体与我国骨干玉米自交系之间的杂种优势关系,以探讨利用外来种质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在与我国优良骨干自交系交配的组合中,群体Staygreen、群体43-C11和群体21-C2三个群体穗部性状表现较好,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高,表现出较高的利用潜力.在供试的50份组合中,有13份组合的对照优势为正值,其中涉及到含有Tuxpeno血缘的3个群体(群体43-C11、群体21-C2、群体49-C6)的组合达8份,占61.54%.在4份强优势组合中,群体43-C11和群体21-C2参与形成的有3份.这些结果暗示我国现有的优良种质与Tuxpeno种质的配对有可能组成具有较大潜力的杂种优势模式.A8833和A9245群体诸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差,与供试的我国骨干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较低.群体32、基因库19-C19、黄粒综合种C3和P500四个群体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中等,产量一般配合力不高,但可以作为特殊种质资源加以利用.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有效利用这批外引种质提供了重要信息。

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模式的初步分析 番兴明等《作物学报》2001,6

摘 要:对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引入的及省内自育的10个优质蛋白玉米(QPM)优良系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及杂模式的初步研究.通过部分双列杂交获得45个杂交组合,并种植在云南省的3种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观察鉴定.产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之间、环境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重复之间不显著;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不显著.杂交组合CML147噪ML23具有最高产量(8512.95kg/hm2),杂交组合YML102噪ML12具有最低产量(1486.05kg/hm2).自交系YML23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90.90),自交系CML149(35.19)和CML147(30.57)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较高;而自交系CML174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低(-66.23).自交系CML140与YML102具有最高的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95.95),自交系CML140与YML29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也较高(86.31);而自交系YML12与YML102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低(-178.19).根据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可初步将这10个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4个杂种优势群和4种杂种优势模式。

利用RFLP和SSR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 袁力行 傅骏骅 张世煌等

优质蛋白玉米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丁占生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33(增刊)

摘 要:从遗传规律、种质资源、品种选育3个方面对优质蛋白玉米研究进行了综述。opaque-2基因可调节醇溶蛋白的合成,改善胚乳蛋白质品质;修饰基因可克服opaque-2基因的负面效应,作用机理可能与γ-醇溶蛋白含量增加有关。将opaque-2基因和修饰基因导入普通玉米种质,选育出若干优质蛋白玉米基因库、群体,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今后应注重遗传规律研究,为育种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热带、亚热带地区结合杂交种选育继续拓宽遗传基础,温带地区应重点开展种质的引入、改良及创新研究,在育种工作中应用简便、有效的品质检测方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玉米根系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王秀全 陈光明 何丹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33(增刊)

摘 要:对玉米根系性状的遗传及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各根系性状在不同亲本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不同亲本之间,根系性状的配合力存在显著差异,这为组配出根系发达的玉米杂交种提供了遗传基础。同时根系性状中气生根条数、根鲜重、根干重、根总长、根总条数等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遗传力较高,能稳定遗传,其转育及早代选择有效。相关分析表明,气生根条数与根鲜重、根干重、根总长、根总条数、土壤中根条数正相关显著或极显著,可作为玉米育种根系选择的指标。

玉米果穗苞叶性状的遗传分析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杂粮作物》 2000 20(2)

摘 要:采用NCⅡ交配设计,对玉米果穗苞叶数、苞叶长、苞叶宽和苞叶重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苞叶数和苞叶宽的遗传总方差中,加性方差占绝大部分,遗传上主要表现为加性效应,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两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B2(%)分别为54.69%和37.81%,狭义遗传力(hB2(%)分别为49.42%和29.17%;苞叶长和苞叶重的遗传总方差中,加性方差虽占大部分,但非加性方差也约占1/4,甚至接近1/2(苞叶重),遗传上除主要表现为加性效应外,尚有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存在,两性状的hB2(%)分别为61.62%和93.01%,hB2(%)分别为43.43%和55.08%。在育种上,这4个苞叶性状重点在于对亲本的选配,但苞叶长和苞叶重还应重视等位基因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性所产生的杂种优势。

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配合力效应及遗传潜势研究 铁双贵 郑用琏 刘丁良 《作物学报》 2000 26(1)

摘 要:选用6个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以我国西南地区优良玉米地方种质巫溪14,兰花早和北美,热、亚热带种质为主体的人工合成群体LBM、WBM、LLS、WLS和两个美国优良群体BSSSR、BS16等6个群体的配合力效应及遗传潜势进行了系统评估。两年两地(武汉、安阳)的研究结果表明:LBM、WBM、LLS、WLS群体的单株产量GCA高于BSSSR和BS16;参试的36个组合中高产组合主要集中在以LBM、WBM、LLS、WLS为亲本之一的组合中,其中WBM ?HZ85产量最高;根据SCA效应及产量表现,确定了若干杂种优势配对模式;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存在明显的交叉,表明人工合成群体遗传变异丰富、遗传基础复杂,具有较好的轮回选择及组配优势组合的遗传潜势。

玉米杂种优势与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 张世煌 彭泽斌 李新海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33(增刊)

摘 要:遗传基础狭窄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首要限制因素。根据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原理扩增和改良玉米种质,将为育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奠定基础。我国研究杂种优势群的技术路线可概括为系谱分析结合双列分析、NC-Ⅱ设计和DNA分子标子技术的组合。当前,我国玉米育种主要使用3个杂种优势群或5个亚群,2个主要杂种优势模式或4个子模式。根据我国玉米生产和种质结构特点,制定了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外来群体接力改良、创造半外来种质和分析杂种优势群与构建杂种优势模式。杂交种选育技术的提高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促进群体改良技术从群体内选择转变为群体间相互轮回选择。相应的技术路线也要予以调整。

玉米种子纯度检验方法研究 孔广超 曹连莆 《种子》2000 (3)

摘 要:阐述了检验玉米种子纯度的形态学方法、生理生化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述评。

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 赵延明 王玲 王日方 《杂粮作物》 2000 20(2)

摘 要:选择玉米株型性状时应以GCA为主,重点考虑亲本自身的性状特点。株高GCA与穗位GCA、叶面积GCA,穗位GCA与叶面积GCA,叶长GCA与叶面积GCA,叶面积GCA与叶片数GCA之间相关显著或极显著,相互间选择有促进作用。辽76、辽87、辽5088、沈137等自交系可根据育种目标加以利用。

杂种优势模式在山东省玉米育种上的应用 陈举林 王玉林 苏波 《杂粮作物》 2000 20(2)

摘 要:山东省玉米育种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其遗传基础相对狭窄。主要种质分为改良Reid、Lancaster、塘四平头、旅大红骨和其它杂优种质群。改良Reid和塘四平头杂优群起主导作用。主要杂种利用模式以改良Reid×塘四平头,塘四平头×其它种质、改良Reid×其它种质、塘四平头×Lancaster、改良Reid×旅大红骨为辅。应加强种质改良,丰富遗传基础,探索新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玉米分子图谱的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天宇 黎裕 《玉米科学》 2000 8(2)

摘要:全面评述了近一二十年来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分子标记图、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杂种优势预测的研究进展。

玉米单交种选育存在的不足及弥补措施 于秀荣 邢吉敏《河北农业科学》4(2) 2000 6

摘要:玉米单交种的选育越来越集中在几个骨干自交系,造成种质遗传基础狭窄。为拓宽种质遗传基础,应进一步发掘和引进种质资源,采用群体改良和生物工程技术选育自交系。

带遗传标记的玉米基因雄性不育的发现及遗传和利用研究 林晓怡 杨典洱 林建业 《作物学报》 2000 26(2)

摘要:1992年在玉米族远源杂交组合3402F3(丹340X403-2)中首次发现带标记行状的基因雄性不育(GMS)材料。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育性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当不育株(A)与可育株(B)进行兄妹交,育性分离比例接近1:1。而可育株(B)自交的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分离的比例为3:1。连锁遗传分析结果证明,不育基因(MS0)与 标记性基因(PLF)紧密连锁,未发现有交换现象,它们可能位于同一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经过不育株5代兄妹交已选出几个高产核不育两用系。通过测交筛选出一个强优势高产恢复系HR-1。利用高产核不育系于强优势恢复系配制出两个超高产玉米杂交种;小区(0.0066HM2)产量分别为72.0KG和 78.1KG,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18.6%和28.7%。本文还讨论了带遗传标记性状的高产核不育两用系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MS0-PLF基因的设想。

矮生玉米的遗传与育种 阎淑琴 《玉米科学》 2000 8(2)

摘要:简单的概述了矮生玉米的遗传规律。回顾了我国矮生玉米育种及其发展概况。并结合嫩江农科所育种实践,论述了矮生玉米的研究使用及其发展前景。

爆裂玉米的品质及其选育 曾三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100081)1999,7(1).—14~17

摘要:本文对爆裂玉米的品质及其测定作了介绍,并对影响爆裂玉米最重要的品质特征爆裂膨胀性的因素进行分析,还论及爆裂玉米品种的选育方法。

多胞质玉米胚乳淀粉粒性状的扫描电镜观察 李敬玲(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北京 100101),贾敬鸾,刘 敏… 遗传学报.— 1999,26(3).—249~253

摘要:11种多胞质系玉米胚乳淀粉粒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不同的细胞质对细胞核有不同程度的互作,3种甜质胞质玉米的胚乳淀粉粒多呈球形,排列紧密,存在一定的共性;这11种玉米胚乳淀粉粒的平均直径为9.78μm~14.69μm,通过玉米胚乳粉粒形状特征的观察,在玉米淀粉性状和玉米籽粒的商品价值关系上进行一定程度探索,为玉米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发展历程及其遗传组成分析 李春霞(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 150086),苏俊 玉米科学.—1999,7(1).—36~40

摘要: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1980~1997年18年间种植面积在1.0万hm2以上的玉米杂交种情况及其遗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我省玉米品种的变化特点是:80年代中前期以自育、早熟品种为主,单、三、双交种同时并用80年代后期应用的中晚熟品种(如四单8、吉单101等)多为从吉林、辽宁等省引入的;90年代应用的优良品种以四单19、本育9、龙单13为主。同时还可以看出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种的种质:在80年代集中在甸11、Bup44、大黄等几个骨干系上,90年代逐渐转向以Mo17类亚群、塘四平头群为主阶段。应用的亲本材料过度集中造成了我省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因此玉米育种工作应加强基础材料的改良研究与开发利用研究,从而拓宽基因资源,解决我省玉米育种种质资源缺乏,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

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 敖 君(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 157041)//玉米科学.—1999,7(1).—41~42

摘要:按(P1× P2)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了5个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秃尖、穗粗、行数、行粒数、轴粗、穗重和单株产量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秃尖、行粒数、轴粗和穗重主要受加性基因影响,其余5个性状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同时存在。

利用DNA指纹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及其真伪技术的研究 / 赵久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100089),郭景伦,孔艳芳 … // 玉米科学.—1999,7(1).—9~13

摘要:从5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0个在玉米上具有较好多态性的RAPD随机引物,并进一步筛选确定了适合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及其双亲的特异引物,建立了相应的DNA指纹图谱。杂交种的DNA指纹图谱表现为父、母本双亲带型的互补,均未出现互补带型之外的新带型。应用RAPD技术获得DNA指纹图谱的方法可以简便、快捷、经济、准确地鉴别玉米杂交种子纯度及真伪。目前已进行了上百份的检测实践,无一差错。

RAPD技术在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孙致良(莱阳农学院 265200),张超良,金德敏…//遗传学报.--1999,26(1). --61~68

摘要:通国对我国正在使用的12个玉米骨干自交系的RAPD分析,从220个Operon引物中筛选出12个能产生稳定的遗传多态性的引物。利用这些引物扩增出的指纹图谱,进性聚类分析,可将全部供试自交系分成3个类群。第1类群包括黄早4系统的5个自交系;第2个类群包扩478和488两个姊妹系;第3类群包括5个关系较远的自交系,其中3个来自美国,1个是全部中国血统,1个既有美国血统又有中国血统。这个结果与根据各个自交系的已知系谱确立的亲缘关系基本一致。

RAPD分子标记与玉米杂交种产量优势预测的研究 / 吴敏生(中国农业大学遗传育种系 100094),王守才,戴景瑞 / 遗传学报.-1999,26(5).-578~584

摘要:以24个优良玉米自交系按NCⅡ(11×13)设计组配成143个单杂交种为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玉米杂交种优势群划分,遗传距离(GD)与特殊配合力、杂种产量、杂种产量优势(MH)的关系。结果表明:⑴RAPD技术可用于玉米杂交优势群划分。⑵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优势、杂种产量、特殊配合力有一定相关关系,但决定系数很小,分别是10%、10%、15%,利用RAPD技术预测杂种优势、杂种产量作用有限,应进一步研究与杂种优势有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从而使育种家预测高产组合成为可能。

玉米两个RFLP标记的原位单杂交与共杂交定位的比较 / 杭超(武汉大学生命

死神人物介绍

死神

非番队∶

黑崎一护 kurosaki ichigo

井上织姬 inoue orihime

茶渡泰虎 sado yasutora

浦原喜助 urahara kisuke

有泽龙贵 (有沢たつき) arisawa tatsuki

黑崎一心 kurosaki ishin

黑崎真咲 kurosaki masaki

魂 (コン) kon

唐·观音寺 (ドン·観音寺) don kanonji

石田雨龙 (石田雨竜) ishida uryu

握菱铁斋 (握菱鉄斎) akubishi tessai

花刈甚太 hanakari jinda

紬屋雨 tsumugi ururu

四枫院夜一 shihouinyoruichi

兕丹坊 jindanbou

志波空鹤 shiba kuukaku

志波岩鹫 shiba ganjyu

一番队

山本元柳斎重国 (山本元柳齐重国) yamamotogenryuusai shigekuni

二番队

碎蜂 (砕蜂) soi fon

大前田希千代 omaeda kichio

三番队

市丸银 (市丸ギン)ichimaru gin

吉良伊鹤 (吉良イヅル)kira izuru

四番队

卯之花烈 (卯ノ花烈) unohana retsu

虎彻勇音 kotetsu isane

山田花太郎 yamada hanatarou

五番队

蓝染惣右介 aizen sousuke

雏森桃 hinamori momo

六番队

朽木白哉 kuchiki byakuya

阿散井恋次 abarai renji

理吉 rikichi

七番队

狛村左阵komamura soji

射场铁左卫门 (射场鉄左卫门) iba tetsuzaemon

一贯坂慈楼坊 (一贯坂慈楼坊) ikkanzaka jiroubou

八番队

京乐春水 (京楽春水) kyoraku shunsui

伊势七绪 ise nanao

円乗寺辰房 (円乗寺辰房) enjouji tatsufusa

九番队

东仙要 tousen kaname

桧佐木修兵 (桧佐朩修兵)hisagi shuuhei

十番队

日番谷冬狮郎hitsugaya toushirou

松本乱菊 matsumoto rangiku

竹添幸吉郎 takezoe koukichirou

十一番队

更木剑八 (更木剣八) zaraki kenpachi

草鹿八千流 (草鹿やちる) kusajishi yachiru

斑目一角 madarame ikkaku

绫濑川弓亲 (绫瀬川弓亲)ayasegawa yumichika

荒巻真木造 aramaki makizou

十二番队

涅茧利 (涅マユリ) kurotsuchi mayuri

涅音梦 (涅ネム) kurotsuchi nemu

十三番队

浮竹十四郎ukitake zyuusirou

志波海燕 shiba kaien

小椿仙太郎 kotsubaki sentarou

虎彻清音 kotetsu kiyone

朽木露琦亚(ルキア) kuchiki rukia

【斩魄刀的罗马音 & 介绍】

斩魄刀 zanbakutou

斩月 zangetsu

蛇尾丸 zabimaru

红姫 benihime

神枪 shinsou

鬼灯丸 hoozukimaru

藤孔雀 fujikujaku

劈乌 tsunzakigarasu

飞梅 tobiume

侘助 wabisuke

千本樱 senbonzakura

疋杀地蔵 ashisogijizou

清虫 suzumusi

冰轮丸 hyourinmaru

捩花 nejibana

天谴 tengen

冻云 itekumo

厳霊丸 gonryoumaru

五形头 gegetsubiri

肉雫唼 minazuki

流刃若火 ryuujinjakka

双鱼理 sougyonokotowari

花天狂骨 katenkyoukotsu

雀蜂 susumebachi

袖白雪xiubesuo

斩月 zangetsu 黒崎一护

无刀柄无护手的大刀。可以用柄部缠着的布投掷攻击。卍解变回平常斩魄刀形态;刀身全黑、刀柄黑红、柄的最后有小段铁链伸出。(同时换装黑色红里长袍)

[本体] 胡子大叔

[始解] 月牙天冲 月牙天冲

[卍解] 天锁斩月 天锁斩月

[本体登场] 63. Lesson 2-3: Innercircle Breakdown

[初登场] 66. THE BLADE AND ME vs. 浦原喜助

[始解登场] 161. Scratch the Sky vs. 朽木白哉

[卍解登场] 162. Black Moon Rising vs. 朽木白哉

袖白雪xiubesuo 朽木露琪亚

死神中女主角露琪亚的斩魄刀,冰雪系,被喻为最美的斩魄刀,通体白色.

[本体]暂时不知

[始解]凌舞吧,袖白雪

[卍解]暂时不祥

[始解登场]117 vs破面

蛇尾丸 zabimaru 阿散井恋次

蛇腹形状的刀。卍解是狒狒头的巨形腹蛇刀、每节均由灵力相接,可自由断接。

[本体] 蛇尾狒狒

[始解] 吼えろ、蛇尾丸 咆哮吧,蛇尾丸

[卍解] 狒狒王蛇尾丸 狒狒王蛇尾丸

[本体登场] 118. The Supernal Tag

[初登场] vs.黑崎一护

[始解登场] 54. 名も讯けぬ子供(不用问姓名的孩子) vs. 黒崎一护

[卍解登场] 141. Kneel to The Baboon King vs. 朽木白哉

红姫 benihime 浦原喜助

拐杖中拔出的细刀。可以变成血霞之盾。

起きろ、红姫 醒来吧,红姬

啼け、红姫 鸣叫吧,红姬 (血霞之盾)

[初登场] 65. Collissions vs. 黒崎一护

神枪 shinsou 市丸银

平时是短刀的形状,可瞬间伸长。

[始解] 射杀せ、神枪 射杀吧,神枪

[始解登场] 75. 血雨 vs. 黒崎一护

鬼灯丸 hoozukimaru 斑目一角

可与刀销接合变成矛,矛身也可裂开变成三节棍。

伸びろ、鬼灯丸 伸展吧,鬼灯丸 (矛)

裂けろ、鬼灯丸 裂开吧,鬼灯丸 (三节棍)

[始解] 鬼灯丸

[卍解] 龙纹鬼灯丸

[初登场] 87. Dancing With Spears vs. 黒崎一护

[始解登场] vs.黑崎一护

[卍解登场] 205. Mala Suerte! 4[Monstruo Monstruoso] vs. 破面NO.13 艾多拉德·里欧尼斯

藤孔雀 fujikujaku 绫濑川弓亲

孔雀开屏式的分叉刀刃。正体则是可吸收对手灵力的鬼道系斩魄刀。

[初登场] 89. Masterly! And Farewell! vs. 志波岩鹫

[正体登场] 147. Countdown to The End: 3 vs. 桧佐木修兵

劈乌 tsunzakigarasu 一贯坂慈楼坊

可变成飞刀刃。

羽ばたきなさい、劈乌 振翅高飞吧,劈乌

[初登场] 91. KING OF PREISCHUTZ vs. 石田雨竜

飞梅 tobiume 雏森桃

分成三枝的刀,可以从中发动火球攻击。

弾け、飞梅 绽放吧,飞梅

[初登场] 101. Split Under The Red Stalk vs. 吉良イヅル

侘助 wabisuke 吉良逸鹤

钓形的刀。

面を上げろ、侘助 抬头吧,侘助

[初登场] 101. Split Under The Red Stalk vs. 雏森桃

千本桜 senbonzakura 朽木白哉

刀身分解成无数看不见的细刃。卍解刀身沉入地面,出现两排巨刃,然后碎裂。最终式舍弃防御,千把利刃构成葬列包围敌人,见证主人杀手将其斩杀。

[始解] 散れ、千本桜 散落吧,千本樱

[卍解] 千本桜景厳 千本樱景严

歼景·千本桜景厳 歼景·千本樱景严

[初登场] vs.黑崎一护

[始解登场] 116. White Tower Rocks vs. 志波岩鹫

[卍解登场] 142. 月を捉うものへ告ぐ(对捞月者的忠告) vs. 阿散井恋次

164. That Who Change the World vs. 黒崎一护

匹杀地蔵 ashisogijizou 涅茧利

地蔵头的分叉刀刃,卍解变成金色地蔵。

[始解] 掻きむしれ、匹杀地蔵 出来吧,匹杀地蔵

[卍解] 金色匹杀地蔵 金色匹杀地蔵

[初登场] 122. Don't Lost Your Grip On vs. 石田雨竜

[卍解登场] 125. Insanity & Genius vs. 石田雨竜

清虫 suzumusi 东仙要

以声波攻击敌人,二式飞刀刃。卍解做出夺去对手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空间。

[始解] 鸣け、清虫 叫吧,清虫

红飞蝗 红飞蝗

[卍解] 阎魔蟋蟀 阎魔蟋蟀

[始解登场] 126. The Last of a Void War vs. 石田雨竜

[二式登场] 139. Drowsy, Bloody, Crazy vs. 更木剣八

[卍解登场] 146. Demon Loves the Dark vs. 更木剣八

冰轮丸 hyourinmaru 日番谷冬狮郎

冰雪系最强的斩魄刀。灵力做出的冰雪巨龙可将碰触的东西瞬间冻结。始解刀柄伸出铁链。卍解放出慑人寒气,结出巨大的冰晶红莲和龙。

[始解] 霜天に坐せ、冰轮丸 端坐霜天,冰轮丸

[卍解] 大红莲冰轮丸 大红莲冰轮丸

[始解登场] 132. Creeping Limit vs. 市丸ギン

[卍解登场] 170. end of hypnosis2 [The Galvanizer] vs. 蓝染惣右介 & 市丸ギン

捩花 nejibana 志波海燕

水天逆巻け、捩花 水天逆卷,捩花

[登场] 135. memories in the rain 2 op. 3 (Stepping Into Darkness) vs. 虚

天谴 tengen 狛村左阵

卍解巨大的持刀明王。

[卍解] 黒縄天谴明王 黑縄天谴明王

[卍解登场] 148.Countdown to The End: 2 (Lady Lennon~Frankenstein) vs. 更木剣八

浅打 asauchi 一般死神

一般死神的无名刀。

冻云 itekumo 虎彻勇音

奔れ、冻云 奔驰吧,冻云

[初登场] 152. The Speed Phantom vs. 黒崎一护

厳霊丸 gonryoumaru 一番副官

穿て、厳霊丸 穿刺吧,严灵丸

[初登场] 152. The Speed Phantom vs. 黒崎一护

五形头 gegetsubiri 大前田希千代

打っ溃せ、五形头 冲击吧,五形头

[初登场] 152. The Speed Phantom vs. 黒崎一护

肉雫唼 minazuki 卯之花烈

可以飞在空中有治愈能力的东西。

[初登场] 154. The God of Flash

流刃若火 ryuujinjakka 山本元柳斋重国

火焰系最强的斩魄刀。

[始解] 万象一切、灰烬と为せ、流刃若火 万象一切,化为灰烬,流刃若火

[始解登场] 155. Redoundable deeds / Redoubtable babies vs. 京楽春水 & 浮竹十四郎

双鱼理 sougyonokotowari 浮竹十四郎

绝世仅有成对的两组斩魄刀之一。一刀分成两支,变成鱼翅状,刀柄相连。

[始解] 波悉く我が盾となれ、雷悉く我が刃となれ、双鱼理 波尽为吾盾,雷尽为吾刃,双鱼理[始解登场]

156. Welcome to Purgatory vs. 山本元柳斎重国

花天狂骨 katenkyoukotsu 京乐春水

绝世仅有成对的两组斩魄刀之一。两刀分别变成大刀,柄尾有缀饰。

[始解] 花风紊れて花神啼き、天风紊れて天魔嗤う、花天狂骨 花风絮乱 花神鸣啼,天风絮乱 天魔嗤笑,花天狂骨

[始解登场] 156. Welcome to Purgatory vs. 山本元柳斎重国

雀蜂 susumebachi 碎蜂

附在指尖的小型刀刃。

[始解] 尽敌螫杀、雀蜂 尽敌螯杀,雀蜂

[始解登场] 157. Cat And Hornet vs. 四枫院夜一

虹霞 一濑之川树

可以发出彩虹一样似的光芒,已用来迷惑敌方,是敌方眼前一片空白。

[始解] 闪烁吧 ,虹霞

[初登场] vs.无名大虚

[始解登场] vs.黑崎一护

灰猫 haineko 松本乱菊

可变成烟的刀刃。

[始解] 念れ、灰猫 吟唱吧,灰猫

[始解登场] 169. end of hypnosis vs. 吉良イヅル

鬼道 kidou

塞 sai 缚道の一

封住对方的行动

南之心脏 北之眼瞳 西之指尖 北之脚踵 随风而聚 躯雨而散

苍火坠 soukatsui 破道の三十三

由掌心向前下方发动暴破

君临者!血肉的面具、万象、振翅高飞、冠上人类之名的东西!真理兴节制、不知罪梦之壁、仅立其上!

白雷 byakurai 破道の四 训练者 血肉之假面 万障 展翅吧 根据一人的名字

消灭和骚乱 经由逆海而上 根据南方的旨意

禁 kin 缚道の九十九

封住双手的行动

卍禁 bankin 缚道の九十九第二番、初曲·弐曲·终曲三曲组成

初曲 止绷 shiryuu 以布缠住对方的身体封住其行动

弐曲 百连闩 hyakurensan 在布上面钉上针

终曲 卍禁太封 bankintaihou 用巨大的石柱砸向不能动的对手

白伏 hakufuku

(雏森用来破坏墙壁逃狱的法术)

赤火炮 shakkahou 破道の三十一

由掌心向前上方发动暴破

[呪文] 君临者よ!血雨の仮面·万象·羽ばたき·ヒトの名を冠す者よ!焦热と争乱、海隔て逆巻き南へと歩を进めよ!

君临者!血肉的面具、万象、振翅高飞、冠上人类之名的东西!焦热兴争乱、隔海逆卷向南、举步前行!

六杖光牢 rikujoukourou 缚道の六十一

指尖发光的同时以三条带子刺穿对手封住其行动

五柱铁贯 (ごちゅうてっかん) 缚道の七十五

五个柱子的封印阵。

[呪文] 鉄砂の壁僧形の塔灼鉄荧荧湛然として终に音无し

铁砂之壁 僧形之塔 灼铁荧荧 因其坚决终至无声

——缚道之五十八 掴趾追雀(使用人;长彻勇音)

黑白之网 二十二之桥梁 六十六之冠带

足迹 元雷 尖峰 回地 夜伏 云海 苍兰队列

绘满太圆 直冲天际吧

【死神BLEACH专用名词】

尸魂界:死神和死者的灵魂是住的区域,分为内外,静灵廷和流魂街。静灵门四门都有专人把守,不能随便进入

整:魂魄分为两种,一种叫整,是普通的灵,一护未成为死神前看到的都是这一种

虚:另一种魂魄,不管对生人或者死者都会攻击,进而吞噬他们的灵魂,就是所谓的恶灵

其实虚原本就是人类的灵魂,实质是堕落的灵魂,为了逃避痛苦,才吃灵魂的,而为了填满失去的内心,会先找上生前最爱的东西

死神:把整以魂藏引导到尸魂界,对虚,则是将其升华消灭掉净化,以免其伤害人类

义骸:死神在人世因为身体虚弱,为回复灵力而进入的身体

因果之锁:灵魂被拉出肉体时, 仍旧连接著肉身和灵魂, 可是一旦断掉,那人的灵魂便不能回到肉身, 即死

灵络:视觉化的灵魂的气息, 上位死神身上才能见 ,可用于侦察

改造魂魄:在死去而失去灵魂的人肉身上,注入战斗用的灵魂,根据注入灵魂的不同,肉体某部分会得到超人般强化,而设计出来的战斗用魂魄

灭却师:和死神对立, 死神的把虚净化而灭却师是将之消灭,石田雨竜便是灭却师一族的最后一人

死神灵能力半虚:已经和虚很接近,即将变为虚的整

魂葬:死神将死人的魂魄送往尸魂界的仪式

义魂丸(SOUL CANDY):强制让灵魂脱离肉体的药丸(女性死神协会抱怨不可爱而在三年前更名,纯YY)

通廷证:静灵门的通行证

穿界门:由门上方加装灵子转换机,再用结合符覆盖加以固定

灵子转换机:将现世的所有物质“器子”转换成魂魄的主要构成物质“灵子”的装置

虚圈:虚的地盘

断界:现世与尸魂界的缝隙

拘流:为防止虚等外敌入侵而充满在断界中可以阻止魂魄移动的气流

拘突:断界内每七天出现一次的清道夫

旅祸:在尸魂界被视为灾难的元凶,是没有经过死神的引导而擅自来到尸魂界的魂魄

歪面反应:用非正常手段通过断界所造成的反应,也是尸魂界对非法入侵作出预警的依据

萤蔓:生长在尸魂界一种会发光的植物

杀气石:在尸魂界的一种能够完全阻断灵子、灵压的稀有矿石

静灵壁:保护静灵廷的墙壁,完全由杀气石做成,能从切断面产生分解灵力的波动,既而从空中到地底,形成一个球体状的防护罩来防止灵体入侵

遮魂膜:也就是静灵壁所释放的防护罩

灵珠核:由志波空鹤开发的,特殊硬化灵子墙产生装置,只要将灵体贯注到球体上,就能暂时形成一个硬质防护罩

双殛:用于处决死神的两样刑具。

特制滋养强壮剂:四番队的成员必备,据说能让已经疲惫不堪的人变得活力充沛的药

剑八:世代封予最强死神的称号

独眼罩(暂无正式名称):技术开发局制造的可以无限制不断吸收灵力的怪物,剑八用它来压抑自己的力量并将其灵力储存起来

震点:麻醉药,灵压较低的人只要沾上一点就会昏迷不醒,不过对灵力高强的人没有作用

穿点/崩点:强效麻醉剂,即使灵力高强之人也难以抗拒

天踏绚:只要注入灵力就能在天空飞翔,是尸魂界独一无二的珍贵道具

精神体:隐秘机动最重要的特殊灵具之一,能将斩魄刀的本体强制转摄其上从而得到具像化

手铐(暂无正式名称):可以封住犯人的灵力

隐秘机动:解释暂无,找到了再说

碎蜂:蜂家第九代传人,六兄妹中的第六人蜂梢绫,加入刑军后从她曾祖母那里继承来的名号

刑军:隐秘机动第一分队,是全部五分队中的最高机构。负责对违法的同胞处刑和暗杀,以及对付虚的侦察兵和尖兵

传令部:隐秘机动第五分队,负责对紧急重要的命令进行第一时间的传递

中央四十六室:集合自尸魂界全境四十六位贤者与六位审判官,构成的尸魂界最高司法机关。无论人间界还是尸魂界死神所犯下的罪行,全部在这里裁决

散灵手套:灭却师祖传宝物,拥有高水准扩散灵子功能的手套。只要戴上它灭却师就会被其强大的扩散力所妨碍,无法用灵子作出弓的形状。可是一旦在此状态下做出弓并保持七天七夜的话,就能迅速接近到灭却师之极的最大极限。不过它只能使用一次,一旦戴上后就不能再脱下来,因为灭却师在它的影响下其灵子收束力已经超越了其自身的极限,太过旺盛的火焰最终会烧伤自身,当它再次被解下时,术者将在瞬间得到绝大的力量,但在之后,也将失去其身为灭却师的所有能力

压抑言灵:光靠术名就能反射性的发动术

牵星箱:死神贵族的象征吧(朽木白哉头上的东西)

★新

断界

亚空间,为了不让现世与尸魂界彼此接触而产生的空间

虚浮

在穿越断界意外失散于轮回外的魂魄,徘徊在断界,经过长年累月聚集在一起,之后魂魄会分离出记忆和能量,做为重返轮回做准备

【死神专精】

白打:体术,空手格斗术

瞬步:死神用以敌人无法看到的速度进行移动的高级步法

闪花:一种加上了旋转的特殊性瞬步,迅速的转到对手的身后从而刺穿及破坏对方的锁结与魄睡

鬼道:只有死神才会使用的高级咒术

破道:以攻击破坏为目的的鬼道

缚道:以绑缚禁锢为目的的鬼道

咏唱的毁弃:不用经过言灵的咏唱就能使出鬼道,不过似乎会减弱鬼道的威力

瞬开:结合白打与鬼道的战斗术,使用这招完成型的术者的背和两肩会被高浓度压缩的鬼道缠绕,然后通过爆炸使鬼道与自身手足合为一体进行战斗

反鬼相杀:在瞬开中,利用和对手同质同量的鬼道将对手的鬼道摧毁,然后消灭

镜门:能将一切外部攻击反弹回去的高等结界,不过却很容易从内部破坏

【灭却专精】

对灵子的收束:聚集身周的灵子作为战斗的道具,或是用于其他灵术上

对灵子的隶属:拘束身周的灵子并否定其结构强制性的将其炼成自身的力量,是超越人类所能拥有的能力界限的技术

疾:将大气中的灵子聚集起来形成弓[弧雀],然后对目标进行射杀

飞帘脚:利用脚底形成的灵子流来作出高速移动的高级步法

乱装天傀:将无数被缝合成线状的灵子捆接续到无法动弹的部位而像傀儡般强制性操作而使之驱动。主要为因衰老而无法灵活摆动身体但仍想战斗到底的灭却师而设计,是为了在身体变成灰尘前能够不断的战斗而存在的最高战斗灵术

【家族编制】

四大贵族:

朽木家:四大贵族之首,所有死神的典范,以维护与执行尸魂界的定则为职责。

四枫院家:天赐兵装备,代代继承统领刑军的职责。

志波家:被四大家族追杀,已没落,现被流放在流魂街。成员有志波空鹤、志波岩鹫。

浮竹十四郎家:死神十三番队队长。

蜂家:代代以处刑与暗杀为职业的下级贵族,全族都加入刑军,世代都注定为此奉献他们的毕生,强正是他们的价值体现。如果族中有未加入刑军的人,按例会被全族流放。

【破面】

破面是领悟了死神能力的虚的代称。特征是面具破裂,露出了人类的面孔,并且携带“斩魄刀”。破面仍然本性残暴并且吞噬灵魂。破面军团以蓝染惣右介为首脑。

破面的由来:

蓝染惣右介通过前尸魂界技术开发局浦原喜助所开发的“崩玉”使虚完成了向破面的过渡。

破面相关名词:

破面的编号——通过崩玉完成了由虚向破面的转生之后,按照诞生的顺序被蓝染分别赋予11号以后的号码。

十刃——破面中被挑选出来的实力最强的10个,分别被赋予1-10号的编号。

破面NO.4乌尔奇奥拉.希佛:沉著冷静,有些孤傲。在十刃里排名很高。乌尔奇奥拉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很犟,蓝染似乎十分器重他。目前负责照顾井上织姬。

破面No.5诺伊特拉:个子高大,左眼戴眼罩。手持巨大的8字型镰刀,自称“十刃最强”。

破面No.6葛力姆乔·贾卡杰克:蓝色头发,个性冲动、火爆。因违反命令被东仙砍掉一只手臂而被剔除出十刃的行列,之后失去的手臂被井上织姬恢复,杀掉了露比重返十刃行列。是一护的劲敌。

二代目破面No.6露比(已死):顶替葛力姆乔成为十刃NO.6,在现世被日番谷击退,之后被葛力姆乔所杀。

破面No.8萨尔阿波罗·古兰兹:粉红色头发的眼镜男。虚圈内最厉害的研究者,也是开发所有灵性兵器的专家。他是破面No.15伊而弗特·古兰兹的弟弟。

破面No.9亚罗尼洛·艾鲁鲁耶利:十刃中唯一的基力安级的大虚。但其可以吞食其它虚从而获得所吞食的虚的力量从而达到无限进化。他拥有变化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在阳光下无效。他在与露琪亚的战斗中变化成志波海燕的样子,令露琪亚陷入苦战。现在已经与露琪亚同归于尽.

破面No.10牙密:身材魁梧,但是有勇无谋,自大鲁莽。不能很好得探查对手的能力。被浦原喜助两次击退。

破面的斩魄刀——与死神的斩魄刀完全不同,是破面将自己的核封印成刀状的产物。

核——类似人类灵魂的东西,也可以看作是破面的本体。

归刃——破面的刀剑解放,让破面的肉体恢复原本身为虚时的攻击能力。

三位数字——被剔除的十刃,阶级被剥夺的人。

破面No.103:多鲁多尼·亚历山卓戴尔·索卡奇欧【让我来教你礼仪,还有力量吧——以我的做法】刀剑解放——“旋转吧!暴风男爵!”

破面No.105:缇鲁蒂·桑达薇琪【切割、撕裂、剁碎——我的乐趣】刀剑解放——“搅断它吧!车轮铁燕!”

破面No.107:刚腾拜恩·莫司克

【假面军团】

假面军团,现今只知道是由死神界踏入虚的领域的人组成,但被死神界认为是非法的武装。其他属性未知。

相关人物:真子平子、猿柿日世里、矢胴丸莉纱、六车拳西、罗武、有昭田钵玄、白

【漫画版中队长、副队长的扉页题词】

山本元柳斎重国(山本元柳斋重国) / 生も死も、浄も不浄も爱憎も、重なり重なり続けて几星霜――揺るがぬ、大木

不论生抑或死,净抑或不净或者爱恨情仇都不断交迭的数个岁月--屹立不摇的大木

砕蜂(碎蜂) / 迷い无く刺す女王の瞳

杀意坚定的女王之瞳

四枫院夜一 / 瞬にして錬にして素にして烨にして圣にして豪にして镇にして焔にして

既瞬捷又洗练既纯粹又耀眼既神圣又豪迈既镇定又热情

市丸ギン(市丸银) / それは爱のように美しい杀意

那是如同爱一般绝美的杀意

吉良イヅル / 泡のように悩みは无限、道は未だ薄暗暗。されど进む。进むしかない。

无限的烦恼犹如泡沫,路还仍然薄薄暗黑。但依然得前进。只有前进。

卯の花烈(卯之花烈) / 究极の治疗。静かに微笑む白い花。

究极的治疗。宁静微笑着的纯白花朵。

蓝染惣右介(蓝染忽右介) / 心に和。眼には静谧。限りなく穏やかな炎。 しかし実际はまた人々の特徴がある

心绪平和。眼藏静谧。无比安稳的火。 但是,他是有另外一个面目的人

雏森桃 / 无垢なる心の雏乙女。どうかどうか昙らぬように彼女の道が。

有着无垢之心的少女。希望,希望她所行走的路不会被乌云笼罩。

朽木白哉 / "心"に惑わされてはいけない。それは时に嘘をつく―――

不能被“心”所迷惑。因为它有时会说谎。

阿散井恋次 / 闘い求め¨その先の何かを欲し¨呜呼、今宵も鵺が鸣く―――

索求斗争……在那之前,所渴望的是什么呢……呜呼,今夜,再次长啸……

射场鉄左卫门(射场铁左卫门) / "男"である戦う理由はそれで十分!

是“男人”,战斗的理由,只要这样就足够了!

京楽春水(京乐春水)/ 徒然に、呑み酔いて…徒然に、梦现…

徒然饮落醉卧……徒然如梦如真……

伊势七绪 / 知が、美を醸す。

智,熏陶出美。

东仙要 / 永劫叶わぬ理想と知れど―今日もそこを目指し进む。当然の如くに。

虽知这乃是永久都无法被实现的理想--今日也为了达到那里而前进。以此为理所当然。

日番谷冬狮郎 / 涨る、结晶!!

天才は、最も若い大尉である

弥漫吧,冰晶! 一个天才,是最年轻的队长

松本乱菊 / 高洁にして艶やか也!煌めく爱の花言叶。

高洁而又美艳呵!辉煌着的爱之花语。

更木剣八 / 死を畏れず。死は愉しむ。修罗!

不畏惧死。为的是玩乐死亡。修罗!

草鹿やちる(草鹿八千留) / ひらりひらり舞う蝶々。无邪気という名の强さ秘め。?

一翩一翩舞动的蝴蝶。隐藏着名为无邪的刚强。

涅マユリ(涅茧利) / おもしろひ。生命と云ふ玩具。弄る、弄る¨¨笑ふ、笑ふ。

有取至极。名为生命的玩具。玩弄玩弄发笑发笑

浮竹十四郎 / 背负うは大なり。それでも笑う者でありたい。

背负的东西尽管很大,可依然想以笑者自居

志波海燕 / 刃の指す道に、猛き困难に、我が魂に、ただ、まっすぐ!!

对着刀剑所指的方向,对着强大的困难,对着自身的灵魂,唯有一直到底!

中国的十二生肖起源于什么时候?

1、生肖的由来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参见清·赵翼《陔余丛考》)。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讲“ 十二肖象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 。”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 。出土竹简的《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 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已,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

《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载: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 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已,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

“辰为龙,已为蛇。辰、已之位在东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生肖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个问题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做出了种种解释。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已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 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表现在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约产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大傩仪式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应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应十二个方位的。对十二个方位的照应当然牵涉到十二支,于是与十二生肖挂钩,在驱傩仪式中的十二属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十二生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共同的来源都是原始动物崇拜。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十二生肖与彝族“十二兽”纪日及“十月历”法有关。居住于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有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计三十六天,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便为十个月,这就是后来的“十月历”法。刘尧汉先生认为以十二属相纪日的十月历法产生于夏禹时代,(参见刘尧汉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汉族十二生肖是受“十月历法”的影响,彝族十二兽历后来发展为十二生肖。

讲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干支表,说明在殷商时代干支纪日已娴熟自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它作为充当时间单位的标号,一方面扩大了,用于纪年;一方面缩小了,用于纪时(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根据历史记载及研究证明,生肖是继“干支纪年法”创立后才出现的 ,十二种动物是对十二地支的一一对应,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从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很久以来有学者发现十二支的古字里隐含着生肖的信息,他们将十二支与十二生肖古字相比较,发现十二支的古字形与十二种动物有一些联系。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确有大同小异之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即讲到“已”字为蛇的象形,同样的还有“亥”、“豕”。近人还考证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与生肖字有相近之处,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十二生肖动物的象形字,由于十二支子丑寅卯容易记混,民间便用十二种动物代替,以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成为纪年的符号系统。虽然以上猜想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细想一下便可以作出判断,十二支不可能是十二种动物的象形字,因为前面已经讲到十二支在殷商时已娴熟使用,而生肖是春秋时期才产生的,二者是不同源的。倘若在造字之时,地支便与生肖有关的话,生肖岂不是与地支同时产生了吗 ?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肖的产生晚于十二地支,但与十二地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肖是对十二地支的附会,至于选择了十二种动物作为代替十二地支的符号,又源于古人的动物崇拜心理。

2、生肖的选择与排列

汉族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的选择并不复杂,它与汉族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测的。在十二种生肖动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已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它们是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占十二种动物的一半。“六畜”在中国的农业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春节时人们一般都会提“六畜兴旺”,因此这六畜成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第二类是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与人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它们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为人们所敬畏的介入人类生活的,如虎、蛇;也有为人们所厌恶、忌讳,却依赖人类生存的鼠类;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如兔、猴。第三类是中国人传统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集许多动物的特性于一体的“人造物”,是人们想象中的“灵物”。龙代表富贵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动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龙的位置。

从以上可以看出生肖动物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涵义,人们所选择的动物都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并带有一定意义。

那么这十二种动物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呢?前面说到,生肖产生于远古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的氛围之中,人们仅是用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为什么选择这十二种动物,谁先谁后,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并没有定论,由于生肖是产生于远古的古老文化,因时间的久远人们已将排列的初衷丢失了,今人的传说故事等只是对它的附会,只能依赖于传说和想象。关于生肖排列问题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解释。

一是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生肖排列。汉族民间故事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有选上,从此与鼠结下冤家。大象也来参赛,被老鼠钻进鼻子,给赶跑了,其余的动物,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却窜到牛背上,猪也跟着起哄 ,于是老鼠排第一,猪排最后。虎和龙不服,被封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在了倒数第二。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传说故事虽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 ,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希望对十二生肖的选择做出解释的愿望。

二是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黑天苟地,混沌一片,鼠,时近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寅时是人出生之时,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过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义,所以寅属虎。 卯时,为日出之象,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内中所含阴爻,为太阳即月亮之精玉 兔,这样,卯便属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辰自然就属了龙。已 ,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时,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鱼儿得水一般。另外,已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因此,已属蛇。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在萌生。马这种动物,驰骋奔跑,四蹄腾空,但又不时踏地。腾空为阳,踏地为阴,马在阴阳之间跃进, 所以成了午的属相。羊,午后吃草为最佳时辰,容易上膘,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未之后申时,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时辰,并且猴子喜欢在此时伸臂跳跃,故而猴配申。酉为月亮出 现之时,月亮属水,应着坎卦。坎卦,其上下阴爻,而中间的阳爻代表太阳金乌之精。因 此,酉属鸡。夜幕降临,是为戌时。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接着亥时到, 天地间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状态,如同果实包裹着果核那样,亥时夜里覆盖着世间万物。猪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持此观点。

三是按中国人信阴阳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 ,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 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 ;狗,五趾(奇);猪,四趾(偶)。持这种说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学者郎瑛在其基础上进行 了归类,在其所著的《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是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的前半部分为昨夜之阴,后半部 分为今日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偶数,属阴,占了六项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六者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了另外六项地支。郎瑛的归类法,是借洪巽的分类法, 二者大同小异。

以上三种解释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生肖的排列,民间有关生肖动物排列的传说故事非常丰富,这些传说故事的流传一方面丰富了生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生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十二种生肖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将其纳入中国人五行信仰的观念之中,目的是将属相与人生仪礼相关连,将阴阳、五行与生肖对应起来,从而解释其它有关的人生文化现象。

3、中国人的生肖信仰

生肖本是用于纪年的一套符号,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了普遍被人们认同的生肖历法。中国古代哲学观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宇宙之本”,认为阴阳五行决定了世间万物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认为,日月是阴阳之源,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万物之本,合为七曜〖ZW(〗日、月、星称为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为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主宰一切,而十二生肖分置于天,以纪十二辰,以七曜统之,因此十二生肖便被阴阳五行观念所浸染,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自生肖观念在民间出现以后,它随着算命术的盛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迷信认为,五行中的每一种要素都是相互制约的,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五行要素来协调,使自已的生活及所从事的工作能顺心如意。民间把生肖动物列为阴阳两类,与五行相对应,从而生成一套生肖决定命运的算命术。同时民间还认为生肖属相与人的性格也有着某种关系,即使同一属相的人,由于出生的时辰不同,性格、命运也会各异。? 生肖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本命年的观念。汉民族的本命年是按照十二生肖循环往复推出来的,它与十二生肖紧密相连。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每过12年,人们就要遇到自已的本命年,这样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为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民间认为本命年为凶年,需要趋吉避凶,消灾免祸。汉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时,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称为“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这种习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这样便可禳解灾祸、化凶为吉。我国许多民族都很重视老人的60岁生日,称为“花甲”,花甲为一生中第6个本命年,也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须好好庆祝,以此寄托人们企求长寿、健康、吉祥的愿望。

道教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创始于东汉时期,流传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以阴阳五行为其核心教义,在阴阳五行观念的作用下,道教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产生了天然的亲近关系。北京著名的道观白云观中有元辰殿,元辰殿又名“六十甲子殿”,为信徒向本命元辰之神祈福的殿堂。本人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旧时习俗礼拜本命元辰之星宿神 ,祈求吉祥如意,名为“顺星”。元辰殿即是礼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的地方,殿内现存有六十甲子神像,他们分别为: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乙丑太岁陈材大将军、丙寅太岁耿章大将军、丁卯太岁沈兴大将军、戊辰太岁赵达大将军、已巳太岁郭灿大将军、庚午太岁王济大将军、辛未太岁李素大将军、壬申太岁刘旺大将军、癸酉太岁康志大将军、甲戍太岁施广大将军、乙亥太岁任保大将军、丙子太岁郭嘉大将军、丁丑太岁汪文大将军、戊寅太岁鲁先大将军、已卯太岁龙仲大将军、庚辰太岁董德大将军、辛巳太岁郑但大将军、壬午太岁陆明大将军、癸 未太岁魏仁大将军、甲申太岁方章大将军、乙酉太岁蒋崇大将军、丙戍太岁白敏大将军、丁亥太岁封济大将军、戊子太岁邹铛大将军、已丑太岁傅佑大将军、庚寅太岁邬桓大将军、辛卯太岁范宁大将军、壬辰太岁彭泰大将军、癸巳太岁徐单大将军、甲午太岁章词大将军、乙未太岁杨仙大将军、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丁酉太岁唐查大将军、戊戍太岁姜武大将军、已亥太岁谢太大将军、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辛丑太岁杨信大将军、壬寅太岁贺谔大将军、癸 卯太岁皮时大将军、甲辰太岁李诚大将军、乙巳太岁吴遂大将军、丙午太岁文哲大将军、丁未太岁缪丙大将军、戊申太岁徐浩大将军、已酉太岁程宝大将军、庚戍太岁儿秘大将军、辛亥太岁叶坚大将军、壬子太岁丘德大将军、癸丑太岁朱得大将军、甲寅太岁张朝大将军、已 卯太岁万清大将军、丙辰太岁辛亚大将军、丁巳太岁杨彦大将军、戊午太岁黎卿大将军、已未太岁傅赏将军、庚申太岁毛梓大将军、辛酉太岁石政大将军、壬戍太岁洪充大将军、癸亥太岁虞程大将军。以甲子年为首,六十年内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已的本命神 。

按照道教教义,修真炼性须致力于本命元辰,除去杂念私心,方能长寿永生。礼拜本命之辰 ,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每年正月初七、初八,北京人到白云观元辰殿“祭星”,向各自的本命星辰烧香礼拜,祈求一年平安,即“顺星”,意思是即使碰到不顺利的年份,通过祈祷得至本命神的保护也可转为顺利。其殿中供的以上六十位本命神,均为重彩泥塑,且都是座像,吸收了各自相关生肖的动物形象。六十神像的姓名有的为历史真有的人物,形象则带有明显的生肖标志,如:甲子太岁金岁金辨大将军,鼠相,持桃。

从道教有关本命神、六十甲子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生肖信仰与道教相互溶合的关系,道教信奉老子的“道”,认为“道”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天地万物都是由它化生主宰的, 生命自然不例外,生肖与天干地支相配而形成六十甲子的观念是生肖与道教信仰相溶合的表现,人们祭拜本命元辰之神,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平安如意。从这里可以看出生肖已成为主宰人生命的因素,成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4、各民族的十二生肖

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里,生肖不是汉民族的专利,许多少数民族都使用十二生肖纪年。首先我们来看看各民族十二生肖对照表。

各族十二生肖对照表

桂西彝族

十二兽: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

十二兽:虎、兔、穿山甲、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川滇黔彝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海南黎族

十二兽:鸡、狗、猪、鼠、牛、虫、兔、龙、蛇、马、羊、猴

云南傣族

十二兽:鼠、黄牛、虎、兔、大蛇、蛇、马、山羊、猴、鸡、狗、象

广西壮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蒙古族

十二兽: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维吾尔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

柯尔克孜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如蒙古、壮、部分彝族的十二生肖受汉族影响,与汉族基本一致。但有的民族在接收汉族生肖文化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些变异,哀牢山彝族同胞在十二生肖系列中,以穿山甲占据了龙的位置;柯尔克孜族十二生肖中以鱼代龙、又以狐狸代猴;海南黎族同胞以十二生肖纪日,其次序以鸡起首,猴煞尾;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以黄牛代替牛,以山羊代羊,亥的属相不是猪而是象。从以上变化中大致可以看出,各民族在选择十二生肖动物时,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物种的不同,选择了最亲近的动物作为生肖动物,从而给生肖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差异。除了在生肖动物选择上的变异外,少数民族还形成各自不同的纪年、纪日方法,同时产生了许多与生肖有关的民俗。

(1)凉山彝族十二生肖

彝族通用十二兽历,也叫十二属相纪历,彝族古代史诗《勒俄特依》和彝族民间都有有关彝族十二属相(兽历)来源的传说。〖ZW(〗参见王昌富《凉山彝族礼俗》〖ZW)〗生活在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其年、月、日均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纪。每一兽名各纪一年,共十二年一轮,年代及年龄的计算有一个方便的口诀:“一轮十三,二轮二十五,三轮三十七,四轮四十九,五轮六十一,六轮七十三……”以此类推。凉山彝族纪月也采用十二属相,分别以鼠月、牛月、虎月、兔月、龙月、蛇月、马月、羊月、猴月、鸡月、狗月、猪月纪一年十二个月。每月大月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月大月小根据上月月亮十五圆还是十六圆来确定 ,十五圆为小月二十九天,十六圆为大月三十天。不过各地所用的首月有别,有的地方以马月为首月,有的地方以羊月为首月,有的地方以猴月为首月。纪日的方法也采用十二兽,十二日为一轮,不受年月(包括闰月)的限制,无限后推,永无终止。

彝族十二属相纪历的历法还被应用到占算命运的民间巫术之中,凉山彝族民间认为人与木、火、土、铁、水五种元素关系密切,人只能与之和谐相处,才是天赋的命运。人的命运都处于五种元素与“公”“母”配合而成的十种命运之中,即“木公”、“木母”、“火公”、“火母”、“土公”、“土母”、“铁公”、“铁母”、“水公”、“水母”的和谐称为“ 特补特莫”,“特”为和谐之意,“补”为阳,“莫”为阴,认为以上十种命运是和谐的阴 阳配属。此外还将十种命运与十二属相相配,形成“纪年周期表”,以六十年一轮的纪年 周期表来占算人的命运。

彝族十二属相还用于婚姻方面,彝族在择偶与订婚时极重视民族、等级等条件,除此之外,男女双方生辰是否相合也很重要,民间口诀有:“兔猪羊相随,牛蛇鸡相伴,狗马虎相合,猴龙鼠相和。”合乎上述口诀者为相合,不合也不十分严格,最忌属虎者与属鸡、羊者配,讳其“虎来吃鸡羊”。

(2)傣族十二生肖

根据张公谨先生的观点,大约在汉朝汉族的干支纪时法就逐步传入傣族地区,这种干支纪时法一直沿用至今(参见张公谨《傣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至今仍是傣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方法与农历一样,就是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得六十甲子,以这六十个数来纪年、纪日,同时还单用十二地支纪月。大概在干支传入傣族地区后不久,汉族的十二生肖也随 之传了进来,傣族中各地十二生肖稍有不同,德宏地区与汉族完全相同,西双版纳则改“猪 ”为“象”,龙为“大蛇”或“蛟”,稍有不同。傣族使用的十二生肖分别为鼠、牛、虎、 兔、大蛇、蛇、马、羊、猴、鸡、狗、象。

在西双版纳等地,十二生肖与地支相配,不仅用来纪年,还用来纪月和纪日,如子年鼠骨 〖ZW(〗傣历中“骨”为年,“血”为月,“皮”为日。〖ZW)〗、丑年黄牛骨、寅年虎骨;四月兔血、六月小蛇血、七月马血;申日猴皮、酉日鸡皮等等……。可见汉族农历中的十二生肖在吸收到傣历中之后 ,其使用范围比之农历更为广泛。

(3)藏族十二生肖

传统观念认为藏族的生肖纪年法是公元七世纪时由唐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带去的。藏族的生肖纪年,六十年为一甲子,藏语称“回登”,为木鼠之意,藏族六十甲子便从木鼠年开始 ,相当于汉族的甲子年。藏历生肖纪年具有将阴阳、五行、肖兽融合一体的特点,因此有“ 阴火兔年”、“阳土龙年”、“阳金猴年”之类的叫法。

藏历生肖纪年与阴阳、五行的具体配合与十天干有对应关系,以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已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以上五对,每对中前者为阳,后者为阴。藏历纪年虽没有明确标明天干地支,但隐含着干支的顺序。另外藏历中还以男女代替阴阳,如阴金牛年又叫女金牛年,阳水虎年,又叫男水虎年。

(4)纳西族十二生肖

纳西族是居住于云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是古代羌人的一支。纳西族也以生肖纪日,方法独特,配以方位。他们将一年十二个月分为大月小月,每月30天,单月第一天为猴日,按猴、鸡、狗、猪、鼠、牛、虎、兔、龙、蛇、马、羊顺序,排至单月的第29天为鼠日;进入双月 ,双月第一天隔过牛日,定为虎日,再按虎、兔、龙、蛇、马、羊……顺序排下来,至双月 的最后一天,排为羊日;再进入单月,单月首日应为猴日,羊日之后恰为猴日,不需隔跃生肖了。? 纳西族择偶、添子命名都有讲究,尤其是他们的命名法中带有生肖的含义,他们将生肖属相与“巴格图”相结合来命名。“巴格”又叫“巴格图”,是一种绘有方位、属年、阴阳等内容的类似八卦的图谱(如下图)。

“巴格图”是纳西族将空间方位配五行、十二属相等内容的严密图式。他们将十二 属相动物八个方位,同时将五行分配其中,基本构成了一个纳西特色的时间和空间相配合的占卜图式。纳西先民凡有重大之举,如人的生、老、病、死;家庭的起房、迁居;部落的祭祀等等都依图认真推算,以测凶吉。纳西先民给孩子命名时参照“巴格图”。他们先请来东巴, 推算孩子于何方降临,从孩子母亲当年的年龄推算出产母产子时的魂居地。纳西族的原始东巴教认为:人的灵魂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不断地按一定规律循环,凡女性降生后的头一个魂居地都是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