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3034

易经测卦以大象和小象那为准确,六爻易经第十四卦测工作

兴仁信息网2024-01-24 06:03:080

《周易》中的大象和小象指的是什么?

《周易》大传(即《十翼》)中的上下两篇共450条。其中解释64卦卦名卦义的有64条称为"大象";解释386爻爻辞的有386条称为"小象"(64卦,每卦6爻辞,共384爻爻辞,此外再加是用九、用六二爻,共386爻爻辞。)。解释卦名﹑卦义的都以卦象为根据解释爻辞的也多以爻象(包括爻位)为根据因此题其篇曰"象"。也称象辞。

《象传》分《大象传》、《小象传》。《大象传》解释卦辞,主要从卦象来阐释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小象传》解释爻辞,说明爻象或爻辞的意义《彖传》和《象传》二者的共同点是:通过阐释卦象、爻象所蕴涵的道理,告知人们如何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

如果将《易传》中的《象传》、《文言传》所论天地之道、人道的内容与《彖传》所论作个比较,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总体的思维取向不同。尽管《彖传》和《象传》、《文言传》同是用类比的方法从天地之道推导出人类社会的法则,但二者各自所理解的天地之道的内涵却是不同的。《彖传》多是对天地的规律作客观的认知型把握,而《象传》、《文言传》则可以说是对天地的比德,即对世界作一种情感型的把握。

比德天地的论述在《象传》、《文言传》中可说是俯拾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乾·文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坤·六三.小象》)

易经上的《小象传》《彖传》《大象传》是什么意思

这些都是为“经”所作的“传”。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3367.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2087923.htm

六、九,就是阴爻和阳爻,前者为6,后者为9。初、一二三四五上等等就是那六个爻从下往上数。最下面那个算“初”,最上面的就是“上”了。

解释<周易>术语

在《周易》中有许多特有的术语,这些术语与《周易》的整体思想有密切的关联,为了初学者的方便,这里先把一些常见的一些术语先行解释,以帮助大家尽快理解《周易》的思想内涵。

1、“彖传”:“彖传”是“卦辞”的解释,是总论各卦基本观念的意思,由六爻的全体形象,说明卦的意义。

2、“象传”:“象传”又分为“大象”与“小象”。“大象”是卦的全体说明,但与“彖传”不同,是将六爻还原成三爻的八卦,以八卦所象征的事物,说明全卦。“小象”与“彖传”近似,以各爻的位置为主,说明每一“爻辞”的。

3、“刚”“柔”为万物生成的二元,或两种属性以-与—表示。

4、“阴”“阳”与“刚”“柔”相同。“阳”等于“刚”,“阴”等于“柔”。

5、“位”,指六爻每一爻的位置。由下向上数,为“初”“二”“三”“四”“五”“上”,原则上,“五”是君的地位,“四”是近臣的地位,“三”是不太与君接近的高的地位,“二”是不太高的地位,但却有与君意气相投的可能性。“初”是还没有入世的地位。“上”表示隐退的人,亦即“无位”的地位。

6、“中”六爻的卦,分为“内卦”(下卦)与“外卦”(上卦)。“内卦”正中间的“二”,“外部”正中间的“五”,因为在中间,称作“得中”,比“三”或“上”的地位更好。对事物采取中庸的态度,不偏不激,这是我国传统的智慧。

7、“正”奇数属于“阳”,偶数属于“阴”。因而,在奇数的阳位,变即“初”“三”“五”应当是阳爻;在偶数的阴位,亦即“二”“四”“上”,应当是阴爻,这时称作“得正”或“当位”。相反地,如果奇数的阳位是阴爻,偶数的阴位是阳爻,就是“不正”或“不当位”。如##全爻是正,##全爻都不是正。

8、“应”内卦与外卦。各自的第一爻、第二爻、第三爻。亦即“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爻,有对应的关系。但须一为阳爻,一为阴爻,异性相吸,才能“相应”。如果都是阳爻或阴爻,则同性相斥,即“不相应”如##的全爻“相应”,##的全爻都“不相应”。

9、“比”是两个相邻的爻,如“初”与“二”,“二”与“三”,“三”与“四”,“四”与“五”,“五”与“上”相比。这也必须是阴与阳,才有亲近感。

10、“承”“乘”相邻的两爻,上方的爻,对下方的爻是“乘”;下方的爻,对上方的爻是“承”。

11、“时”“时义”“时用”六二四卦,象征自然或人事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某一瞬间的现象。变怒,在相争时,喜悦时、痛苦时等的状态,称作某卦的“时”。“时义”为卦的时间意义;“时用”为卦的时间效用。

12、“吉”“无咎”“吝”“凶”未来的判断辞。“吉”是吉祥。“无咎”是没有灾难、过错,虽然不是吉,但也不是凶。“悔”是后悔。“吝”是羞辱,程度不同,虽然不是凶,但也不是恶运。“凶”是凶恶,凶险。

13、 元吉与大吉。元,本义是始。元吉不是一般的大吉,而是吉中之最,最吉。汉代刘向认为元吉就是始吉。《易经》中“元吉”之外,还有“大吉”,其数量都不少(元吉15处,大吉5处)。

14、利见大人。“见”当为“现”。古文“见”本来就同时具有“现”、“见”二义。所以一般译本也多以“利见大人”为“宜于去见大人”。然而,《易经》本来就是供天子王侯们的文献,他们还去晋见什么大人,他们自己就是大人。所以,应为“宜于大人出现”。

15、 往。未必都是“前去”,而当是“有所行动”。

16、利涉大川。很可能指可以克服艰难除阻,并非一定是指渡河。现仍然译为渡河,希望读者去体会其中的意义。

17、“元亨利贞”四字,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现存汉魏时代的《易》注,未见对元亨利贞的新解。王弼《周易注》,也无对元亨利贞的集中说明。孔颖达《周易正义》和李鼎祚《周易集解》,都引《子夏传》,认为元亨利贞的意思是: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

到了宋代,程颐提出了自己对元亨利贞的理解: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程氏易传·乾》)。这是把元亨利贞当成了万物从始到终的发展过程。

朱熹原则上不否认程颐的解释,但在《周易本义》中,他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周易正义·乾》)

近现代学者对元亨利贞的主要贡献,是认为亨即享,祭祀的意思;而贞乃是卜,即占问的意思。这样的解释,也曾经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周易八卦:得象与失象

吉门被克吉不就,凶门被克凶不起;吉门相生有大利,凶门得生祸难避。吉门克宫吉不就,凶门克宫事更凶。

求大师解下卦,测事业地卦

第二卦 坤为地-地:表大地为母,天生之母性。 运势:诸事不宜急进,退守以静制动者吉。坤者大地平静,任其他物所摧而不为所动者大利。

买卖:勿急。开业者再观望,目前尚未筹备妥当,不宜。

变卦

第三卦 水雷屯 -屯:表刚出生的小草。主凶象。四大难卦第一卦。因为刚出生的小草,脆弱易折,表示凡事都会很困难,很容易就会夭折、失败。

运势:逆势,多有困惑,但不可妄进,宜守不宜进。

买卖:不利,交易有损。开业不宜,有困难亦难成

周易算自己的事业和工作运程,多久去才能再算一次?

算卦有点讲究的,比如:无事不占,就是没有什么事不要随便占卦;卦不过三,就是要问一件事算卦也最多不要超过三次,否则就不准了;还有心要诚,环境要整洁,等等,一天内算卦也不要超过三次,再者尽量少算卦,否则就是亵渎,就不灵了,只是到了特别无助迷茫的时候,算卦指点一下才有用处。易经本来也不是用来算卦的,算卦只是大材小用而已,易经是用辩证的眼光说明事物变易、不易的道理,也就是事物发展规律以及规律的客观性,算卦有合理的成分,但是有点玄虚化了。曾经有一个人算卦得到一个“坤”,五爻动,爻辞很好,是“六五黄裳,元吉”,解卦者告诉他,做事和顺,大吉大利。可是他心里想造反,以为能穿黄袍当皇帝,结果被抓住杀了。“坤”代表女,本身就是地道、和顺的意思,然后才可能吉利,这是辩证法;你要造反,怎么可能吉利呢?所以啊,对于算卦要理解本质,不要大事小事都问卦。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