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7189

佛陀的前生轮回历程,释迦牟尼佛前世今生未来

兴仁信息网2023-05-21 17:56:050

佛陀释迦牟尼,他的人生经历到底怎样呢?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梦象受孕

2500多年前,古印度境内诸国林立,其东北部恒河边有个迦毗罗卫国,国王叫净饭, 王后叫摩耶。

一日,摩耶夫人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身体,她顿时觉得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反视自身如日月光照,醒来后她就去见净饭王,告诉他梦中之事。

净饭王立即召集大臣们询问王后之梦是何预兆,一名婆罗门占卜者回答说:“此梦甚佳!王后已怀孕,必生王子,这王子是个千古圣人,定能光显释迦族”净饭王听后,不胜欢喜。

摩耶夫人自梦白象受孕后,百病不染,身体十分健康〔《杂宝藏经•卷第二》、《大壮严论经•卷第十四》载,释迦牟尼前生曾为六牙白象。〕

七步莲花

摩耶王后怀孕已满10月,一日率众宫女漫游兰毗尼花园。那时正是四月初旬,风和日丽,生机畅达。花园里芳草萋萋,百花争妍,行树耸翠,莲蕖送香,充满吉祥喜庆的气氛。

游历花园一周后,摩耶王后在一棵无尤树的绿荫下休息。她见这无尤树枝叶茂盛,柔软低垂,树上花果鲜丽,芬芳可爱,便举手攀摘花果,于是,王子就生了下来。

佛经上说,王子刚生下来就能说话,无人扶持即能行走。他身上发出光明,目光注射四方,举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一时间,香风四散,花雨缤纷,仙乐和奏,诸天神人齐声赞颂。地上也自然涌出二泉,一冷一暖香冽清净。

净饭王得子后,喜悦非常,替他取名悉达多,就是说他生时即有许多奇异祥瑞的意思。

姨母抚育

释迦牟尼诞生刚七天,他母亲摩 耶王后就因病去世了。净饭王悲从中来,悼痛不已,回顾年幼的王子,更是怆恻。于是他把摩耶王后的妹妹摩诃波闍波提接进宫中,托付她抚养王子。

摩诃波闍波提贤淑仁慈,视王子悉达多为己出,十分钟爱。净饭王又令三十二名宫女协助抚育,八女抱持,八女洗浴,八女喂乳,八女带领玩耍。后来摩诃波闍波提与净饭王结婚,抚养王子更为尽心。

童年时代的悉达多王子,聪明伶俐,无出其右。他得到了姨母的小心将护,寒暖得时,饮食得时,饮食有节,身体异常健康,发育也非常迅速,就如同尼拘陀树,得种肥沃之土,正与日俱长。

出游感苦

青年时期的悉达多王子,性喜清净。他对于宫庭中的声色喧嚣生活,甚感厌烦,常思出门游赏大自然景物。

一日,他乘坐七宝轮车,从东门出游,看见一老人,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有如蚁行。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心生尤郁。

又一日,他从南门出游,见一病人,面色痿黄,形容枯槁,气喘呻吟,痛苦万状。悉达多王子怜悯病人,心自尤怖。

又一日从西门出游,见一死者,直挺僵卧,淤血流溢,臭积难闻,一家老小,号哭送之。悉达多王子又有感于心,惶恐苦闷。

又一日,悉达多王子出北门游玩,看见一出家之人,圆顶缁袍,相貌不俗,精神朗澈,威仪有度。那出家人告诉他修行解脱之道,王子听后,决计弃绝富贵享乐,刻意修行,以求解脱“老”、“病”、“死”苦。

夜别妻儿

悉达多王子请求父母允许出家修行,净饭王和摩诃波闍波提夫人涕泣不许。他又向父母请求四愿:一不老,二不病,三不死,四不别。说若能满四愿,便不出家。净饭王一听,知其意仍要出家,重增尤戚。

无奈之下,净饭王苦心孤诣,令人建造春夏秋三时都百花盛开的宫殿,增设诸般妙乐歌舞,以悦王子耳目,又令人警戒守护,不许稍离,想使王子去掉出家之念。

释迦牟尼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二月八日的半夜,月色明朗。他消消起身,凝望着熟睡的妻子耶轮陀罗和儿了罗睺罗,默默地向他们告别,然后便出了房间。他看见宫女们和守卫之人都呼呼熟睡,犹如木石,又生感慨。

夜渡凡尘

悉达多王子别了妻儿,唤起马夫车匿备马。车匿高声泣谏,想惊醒宫中之人,不料却都鼾睡不醒,他只得替王子备马。

王子跨上白马,取道北门逾墙而出,车匿也紧随其后。佛经上说,马初举步,大地震动,四大天王捧承马足,梵天帝释执幡引路。

王子出城之际,发下誓愿:“我若不了生死,终不还宫;我若不成佛道,终不还见父王;我若不尽恩爱之情,终不还见姨母妻儿。”

于是,悉达多王子与马夫车匿,一骑一步,乘着茫茫夜色,横渡清溪。到天明的时候,已达百里之外,走到了阿拔弥河边的深林,就是古跋伽仙人修苦行的地方。

削发更衣

悉达多王子见这里山林繁茂,寂静无哗,心中欢喜,便命车匿牵马回宫,车匿不肯,涕泣相劝道:“王子生长宫中,安享尊荣,今到山林,伴随荆棘虫兽,怎经得住这诸多苦患险难呢?”王子回答说:“你不必多言,须知我在宫中,虽能免有形的荆棘虫兽,却不能免无形的荆棘虫兽,我现在正欲解除老病死苦,而得永久真实的安乐。”

说罢,悉达多王子心中思忖;若不剃除须发乃非出家,即拔金刀,手自削发,且发誓言:“我今剃除须发,愿与一切众生断除烦恼习障。”这时来了一个猎人,身著袈裟,王子就以身上的华丽服饰相换,完全成了僧人形象。

马夫车匿见此情形,知不能挽回,只好牵马拜辞,寻路回宫。

面壁静心

释迦牟尼出家后,曾多方寻访明师,以求大道。他见众多修行之人,或以草为衣,或不食自饿,或翘一足,或卧尘土荆棘之中,或拜日月,或事奉水火,心中大不以为然,知其皆为外道。

后来,释迦牟尼从师隐居山洞的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学习禅定。前者教他“追随沉思默想步骤”,就能得到“空寂王国”;后者对他宣读“既非心理作用也非心理作用的状态”。

于是释迦牟尼独处一山洞之中,盘膝趺坐,面壁静心,以求觉悟。春去秋来,终无所得,他明白了这不可能得到启迪,于是改变主意,决定去体验禁欲苦行,以求解脱。

释迦摩尼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

关于佛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有‘本生经’传世,所谓‘本生经’就是专讲佛陀的前世,佛陀曾轮回于六道之中。例如:猴王、象王、鹿王、雁王。……都是畜生道。佛陀在人道中亦转世多次,例如,佛陀被孙陀利女子诽谤,释迦牟尼佛也讲了过去世的因缘因果。佛陀说:在过去很多世中,有一城名‘波罗奈’,住着一个人,名‘净眼’,以歌戏为职业。(也就是今日的演员)当时,有一位美丽女子,名叫‘鹿相’。两人互相勾搭淫乐。后来因为‘鹿相’有钱,‘净眼’谋财害命,杀了‘鹿相’。然后把尸首埋在一位得道的修道人家中,此道人名‘乐无为辟支佛’。接着,‘乐无为辟支佛’被误会,被缚于驴子上游街示众,将被用弓箭射死。此时,‘净眼’良心发现,自己向主事官承认自己的过错,最后经过侦察,果然是‘净眼’干得。当然,‘净眼’被弓箭射死砍头。而‘乐无为辟支佛’,因无缘无故被谤,自觉不再住世,便在大众之前,踊身升上虚空,于虚空中,坐卧住立,腰以下出烟,腰以上出火,或腰以下出火,腰以上出烟,或又左胁出烟,右胁出火。或左胁出火,右胁出烟。或腹背出烟火。另腰出水火,左胁水火,腹背水火。最后是举身出烟,举身出火,举身出水,就在虚空中,烧身灭度。(乐无为辟支佛的灭度,是修练‘拙火定’的现象)释迦牟尼佛说:净眼者--是释迦如来无量劫前生。鹿相者--是孙陀利谤我者是。佛陀对舍利弗说说:‘舍利弗啊!我在无量生死劫前,是一名净眼的凡夫,由于贪鹿相女子的财物,杀鹿相女,枉困了辟支佛,这个罪太重了,于是无数千岁,神识灵魂,堕在地狱泥犁中,又上剑树受罪罚。无数千岁,灵魂神识,堕畜生中受苦。无数千岁,灵魂神识,堕在饿鬼中受苦。当时余殃之影,今世虽以修成最胜佛陀,还要受到此孙陀利女的诽谤。’以上是释迦牟尼佛自述被孙陀利女人诽谤的因缘果报。.前世今生当然,释迦牟尼佛讲他自己的前世因缘很多,除了孙陀利诽谤之外,还有战遮女的诽谤,有头痛因缘,有刺足因缘,有石头伤足因缘,有肠病因缘,有提婆达多背叛因缘等等。……我为何要举出孙陀利诽谤因缘,因为在这个因缘果报中,该世佛陀所犯的罪业,果然深重:一、杀人--杀鹿相,杀业第一重。二、杀辟支佛--辟支佛虽非佛陀所杀,但其死,是因佛陀而死,杀有道之士,是五逆罪。三、邪淫--净眼与鹿相相奸淫。四、偷盗--盗取鹿相财物。五、妄语--冤枉辟支佛。我所以写出这个例子,是想鼓励大家,佛陀很多世以前,也曾犯下如此重的罪业,但,他仍然可以修成最胜佛陀,可见只要肯下决心修行,不管犯何种罪业,均有成佛的一天,就算是罪恶滔天,只要放下屠刀,亦可立地成佛。我写作绕了一大圈,仍然是四个字,因果轮回,这因果轮回是逻辑学。欲问前世因,今生受则是;欲问来世果,今世作则是。

什么是描绘释迦摩尼成佛前若干轮回所经历的修行故事?

释迦牟尼(Siddhattha Gotama、 Siddhārtha Gautama),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创始人”,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徒称呼他为佛祖。智度论二曰:“父母名字悉达多,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是名为佛”;佛姓新称乔答摩, 旧称瞿昙。

佛祖的前世是什么佛

成佛就出离轮回,出离生死了。

释迦牟尼佛的寿命是多少劫?

释迦牟尼佛两千多年前在这个世间示现成佛,他属于应化身佛,寿命八十年,寿命有起点,也有终点。释迦牟尼佛的报身佛卢舍那如来,寿命无量劫,寿命有起点,没有终点。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毗卢遮那如来的寿命也是无量劫,寿命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释迦摩尼前身和后世都是什么佛

燃灯古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