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6062

招财童子和散财童子有什么区别,招财童子摆放

兴仁信息网2023-09-07 22:34:520

散财童子啥是啥意思

就是四处散财的人,一般泛指打牌经常输,或者经常乱花钱的人

关于中国民俗文化中一对童男童女形象的来源?!

观音与童男童女

不少佛寺例如杭州灵隐寺等在大雄宝殿主尊佛像后面,修有海岛,观音像立于海岛之上,手持杨枝水瓶,足踏鳌鱼,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在其显灵说法的道场普陀落伽山的形象。手持净瓶杨枝,象征“普洒佛法”;足踏鳌鱼,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在其显灵说法的道场普陀落伽山的形象。手持净瓶杨枝,象征“普洒佛法”;足踏鳌鱼,意为在茫茫的苦海中,“救苦救难,普渡众生”。这尊观音形象,称作“海岛观音”,又称“渡海观音”、“鳌鱼观音”,与主尊佛隔一屏壁相背而立,面对朝北的后门。观音的两侧,左边有童男善财,右边是童女龙女。

佛教认为,善财童子是福城长者五百童子之一。《华严经》说:“善财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华严经》还说:“以何因缘名曰‘善财’?此童子者,初受胎时,于其室内有七大宝藏,其藏普出七宝楼阁,自然周备......以此故事,婆罗门中善明相师字曰‘善财’。”善财曾向文殊菩萨请教佛法,文殊介绍他去问另一位“善知识”(指能化导人求佛半的佛家名师);第二位“善知识”又推荐他去问第三位“善知识”,......善财先后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遇到普贤菩萨,得以“即身成佛”。因此,佛寺中常有以五十三个小孩表示“五十三参”的。佛教建筑中的阶梯,也常铺为五十三级,以譬喻“五十三参,参参见佛。”相传在善财二十五参拜见鞞瑟眡罗居士时,他向善财介绍,南海观音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于是便有了二十六参--即善财童子到普辽山紫竹林拜观音为师之举。善财童子共参谒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以拜谒观音受益最大,因而他甘愿投靠观音门下,成为菩萨的左胁侍。

读者也许关心“五十三参”的故事,至少想知道善财童子拜了哪五十三位“善知识”吧?这里作了简单介绍:第一位是德云比丘,第二位是善住比丘,第三位是弥伽长者,第四位是解脱长者,第五位是海幢比丘,第六位是休舍优婆夷,第七位是毗目瞿沙仙人,第八位是胜热婆罗门,第九位是慈行童女,第十位是善见比丘,第十一位是自在主童子,第十二位是具足优婆夷,第十三位是明智居士,第十四位是法宝髻长者,第十五位是周罗普眼长者,第十六位是妙香无厌足王,第十七位是大光王,第十八位是不动优婆夷,第十九位是偏行外道,第二十位是鬻香长者,第二十一位是婆拖罗船师,第二十二位是天上胜长者,第二十三位是师子频申比丘尼,第二十四位是奋迅婆须蜜女,第二十五位是鞞瑟眡罗居士,第二十六位是观自在菩萨,第二十七位是正趣菩萨,第二十八位是大天神,第二十九位是安住地神,第三十位是婆珊婆演底,第三十一位是普德净光夜神,第三十二位是喜目观察众生夜神,第三十三位是普救妙法夜神,第三十四位是寂静音海夜神,第三十五位是守护一切从生夜神,第三十六位是开敷树花夜神,第三十七位是有进夜神,第三十八位是妙德圆满夜神,第三十九位是瞿婆释神女,第四十位是摩耶佛母,第四十一位是天主光女王,第四十二位是遍及童子师,第四十三位是众艺童子,第四十四位是贤胜优婆夷,第四十五位是坚固解脱长者,第四十六位是妙月长者,第四十七位是无胜军长者,第四十八位是寂静婆罗门,第四十九位是德生童子,第五十位是有德童女,第五十一位是弥勒菩萨,第五十二位是文殊菩萨,第五十三位是普贤菩萨,其实,第四十九位智识者德生童子和第五十位智识者有德童女,是在同一次会上回答善财请教的问题的,所以也有将这两在合而为一的。

也有人说“五十三参”本是龙女的故事。《法华经》记载了这样一个说法:龙女是二十诸天之一娑谒龙王之女,异常聪慧。她年方8岁,就有了“智慧利眼”,能够领悟佛法。龙女虚心好学,拜了许多老师,特别是经常听文殊菩萨说《法华经》,深入禅定,了解佛学的各种知识,善根成熟,就在法华会上,当从示现成了佛。或说后来她去参谒释迦牟尼佛,当面献上一颗宝珠,即立地转男身成佛。

《法苑珠林.千佛出家》记载:“时菩萨受彼乳糜,持至尼莲禅河,有一楷女名尼连荼耶,从地涌出。”这个“从地涌出”的童女,永远跟定了观音菩萨。

《佛说大广曼殊定利经.观自在菩萨受记品》则说:“观自在菩萨从右目瞳放光,流出妙女,礼观自在持青莲花,瞻仰而住。”这是童女侍奉观音的又一种传说。

关于龙女还有许多传说。一般的说法是:龙女是海龙王的三公主,有一天走出龙宫,变成一条鱼到大河中游玩,不巧被渔翁撒网捕捉,送到集市出卖。她想到从此将永远见不到父母了,十分伤心,便呼唤观音的名字,希望得到拯救。观音闻声发慈悲心,现身集市,将这变化成鱼的龙女买下,放生水中,使之重返龙宫。龙女为报答观音救命之恩,决心永远侍奉观音,成为菩萨的右胁侍。

童男和童女,他们的形象活泼、可爱,讨人喜欢。佛教蜀把他们塑造为观音菩萨的胁侍,有助于宣扬佛法、“普渡众生”。

此外,在海岛观音壁上,还塑有各种各样的小像。有的在观音菩萨上面塑骑麒麟的地藏王菩萨;再上面塑一尊释迦牟尼“饿佛像”,描述的是释迦牟尼当年在雪山修道的情形。有的在观音菩萨后面,按照《西游记》的描述,塑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包括如何征服各种妖魔鬼怪的情景,有的在观音菩萨两旁,塑十八罗汉,或塑二十诸天。苏州西园海岛观音壁上,还加上四个散花的天女。当然,最常见的,或塑《法华经.普门品》中“观音救八难”的人物故事,或塑《华严经》中善财“五十三参”中的故事。

而穿着大红马褂的童男童女形象应该是现代人按照当今的审美需求重新塑造的。

什么是散财童子?

人物概述善财童子,梵文 Sudhana Kumāra,佛教中孜孜以求、四处参访、潜心修行、终成道果的典范。《华严经》中记载:善财为文殊菩萨曾住过的福城中长者五百童子之一。出生时,家中自然涌现许多珍奇财宝,因而取名为「善财」。不过善财童子却看破红尘,视财产如粪土,发誓修行成就道业。文殊菩萨某次说法时,善财童子前往请教如何修持菩萨道,在文殊指示下,善财童子开始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创造了佛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佳话。他在普陀洛迦山拜谒观世音菩萨,得到指点教化后亦示现成为菩萨。

但在《南海观音全传》里,善财童子却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现:善财是个孤儿,在大华山过着苦行生活。为了验证他的诚心,妙善公主(也就是观音)要土地公找众仙假扮强盗、恶棍,欺凌她并使她跌落断崖,此时,善财毫不犹豫地随她一起跳了下去。这份真诚的求道心,使善财童子随侍在观音菩萨身旁。 [编辑本段]求道经历孟加拉湾沿岸的福城之中,有一位首富福德长者,晚年得了爱子。孩子出生之时,家里种种珍宝自然涌现,因此占卜的婆罗门说:“恭喜长者!这婴儿的福德大,为您带来了财宝,应该取名善财。”“善财”之名,就这样流传开了。

善财生来聪明活泼,善解人意,深得长者的欢心,长者对他疼爱有加,但唯有一事令长者担忧,就是善财并不喜欢听关于“发财”的事。他一心想做一位追求真理的人,采集种种善法的财宝,来供养所有爱好真理的人们。他在求学时期,常去聆听哲学家演讲,他到福城东庄严幢娑罗林中的大塔庙处,参访文殊菩萨时,使他发现了人生的真义。于是,他发愿行菩萨道,直至最后成佛。

善财发起菩提心,并虚心请求文殊菩萨教导他奉行普贤行的方法。文殊菩萨告诉他:“你要学习普贤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参访善知识。”善财面有难色地说:“圣者!我不知道哪里有真正的善知识可以参访,我无能力分辨善恶。”

文殊菩萨指点说:“善财!对于善知识,应该将心力集中在他的德行、特长上,去效法他的优点,而不要去评判、挑剔他的过失、弱点,这就是参访的第一义。”文殊菩萨指示善财参访之道,并预言善财将被人美称为永久的童子。善财感激欢喜地告别了文殊菩萨,开始了佛教青年游历参访的生涯。

首先,善财来到南方的胜乐国妙峰山上,参访德云比丘,学得“念佛三昧法门”,深刻体会到佛子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常常忆念诸佛的伟大,心念时时与佛同住。善财接受了德云比丘的教诲,并铭记在心。接着,他陆续拜访了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神、天女、婆罗门、长者、商人、医师、船师、国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各种不同身份的善知识,听受种种的法门,最后终于到达普贤菩萨的道场,证入无生法界。

善财共游历了一百一十个城市,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所以称为“善财五十三参”。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详述有五十三参的过程。

善财接受弥勒菩萨的教诲后,结束参学的云水生活,最后回到普门城,踏入普贤菩萨大行的菩提道场。善财再度受到文殊菩萨的摩顶教化:“参访生活已经功德圆满,你将与我同住;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依止普贤菩萨的大实践大修行,体现佛法的真谛。”就这样,善财开始修学普贤菩萨的解脱法门。

善财见到普贤菩萨的瑞相与光明遍照法界与虚空,灭却一切众生的苦难,使他长养菩萨的善根,得十种智波罗蜜。最后,善财获得普贤菩萨的摩顶赞叹,并在观察普贤菩萨的清净法身中,自觉已经和菩萨融为一体,一同在十方一切世界中教化众生。善财童子终于完全证得普贤菩萨的广大行愿,不久将与诸佛平等,得到一切不可思议的解脱自在。

历代以来,有关善财童子求道历程的偈赞与图画很多,如北宋杨杰的《大方广华严入法界品赞》、忠师的《五相知识颂》、惟白的《文殊指南图赞》等,都是佛教文学常用的题材。在寺院中,观世音菩萨像的左侧,有时也设置善财童子像,就是取材于他历访名师的过程中参谒观世音菩萨而接受教化一事。因此,自古以来,善财童子即为佛子求法的典范。[1] [编辑本段]小说故事《西游记》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中叙述: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过“六百里钻头号 西游记中的善财童子山”,唐僧不慎被一个妖怪抓去。这妖怪是牛魔王和罗刹女的儿子,乳名红孩儿。他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神通十分广大,连孙行者也奈何不了他,只得去南海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用法力把红孩儿降住,问他:“你可受吾戒行么?”红孩儿流着眼泪点头答应:“只要饶我性命,愿受戒行。”观音又问:“你可入我门么?”红孩儿回答:“果真饶我性命,愿入法门。”观音便说:“既然如此,我替你摩顶受戒。”就从袖中取出一把金剃刀,替红孩儿剃了个“泰山压顶式”的头,还为他留下三个顶塔,挽起三个窝角揪儿。孙悟空在旁取笑:“这妖精大晦气!弄得不男不女,不知像个甚么东西!”观音对红孩儿说:“你现在既受我戒,我也不怠慢你,称你做‘善财童子’好吗?”红孩儿点头受持,只望饶命。观音便喝声“退”,撤了法术。不料红野性不定,一旦手脚自由,就绰起长枪猛剌观音,嘴里还说:“你有什么真法力降我?我就是不受戒!”观音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个金箍儿,迎风一幌,闻声“变!”即变作五个箍儿,朝红孩儿身上抛去,一个套在他头顶上,两个套在他左右手上,两个套在他左右脚上。菩萨念动《金箍儿咒》,红孩儿痛得搓耳揉腮,攒蹄打滚。观音将杨柳枝儿,蘸了一点甘露,洒将去,叫声“合!”只见他一双手合掌当胸,再也不能开放。红孩儿开不得手,拿不得枪,才知道菩萨法力无边。无可奈何,才纳头下拜。观音便念动真言,把净瓶倒过来,将那一海水,依然收去,更无半点存留。观音知道红孩儿野心尚未真正收住,便让他一步一拜,直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红孩儿经过一阵折腾,终于归了正果,五十三参,参拜观音菩萨。

后来唐三藏又遇灾难,悟空再次到南海向观音求救,在落伽山普陀崖上,遇到了善财童子、捧珠龙女。善财童子上前向他施礼:“孙大圣,前蒙盛意,幸菩萨不弃收留,早晚不离左右,专侍莲台之下,甚得善慈。”孙行者认出他就是红孩儿,便笑着说:“你那时节魔迷心,今朝得成正果,才知我老孙是好人了吧!”[2] [编辑本段]五十三参法要偈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信愿行具足 佛力必加被

业缘尽了脱 菩提自圆满

有求必应 佛光普照

忏悔业障 菩提增长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圆融通达时 方显玲珑体

参妙峰德云长老 问法得忆念诸佛

智慧光明普见法 证入发心住境界

参海门国海云比丘 观海现佛摩顶说经

忆念受持聚笔难写 普眼法门入治地住

楞伽道边海岸聚 善住比丘现神变

来往空中持日月 遍游佛国散天花

身出烟焰无障碍 十方供养而成就

得普速疾供养佛 无碍法门修行住

自在城中参弥伽 学分别字音总持

妙音光明陀罗尼 后而证得妙音住

参解脱长者 身现十方刹

心佛无异境 庄严方便住

观察三昧定 般若智照彰

光明三昧门 证入正心住

运智观照 生死双摧

菩提安幢 证不退住

摩顶执手佛刹现前 悟真净智卷舒自在

得菩提无缘幢法门 故而能证入童真住

五执交身心生疑惑 诸天共赞顿悔自

直上刀山投身火聚 净轮法门证法王子

奋迅城中参大德 慈行童女狮子宫

天衣器中佛影现 诸行所了境与智

般若波罗普庄严 因而得到灌顶住

十一

三眼国参善见比丘 颈文三道园光由旬

卍字胸标金轮掌现 顺机顺法无念无照

得菩萨随顺灯法门 因而证得欢喜行住

十二

河渚自在主童子 八部天龙空中语

十千童子乐戏沙 工巧术商农莫印

治病诸业得其所 工巧神通智光饶

十三

海城参具足优婆夷 座延无量安一小器

涌出食物素食皆足 福德藏法无违逆行

十四

兴城参明智居士时 仰视空中诸宝如雨

财法众会悉皆满足 生福德藏无屈饶行

十五

参狮子宫法宝髻长者 重叠妙阁十界施十宝

前因蕴积智藏得此果 福德宝藏得离愚痴行

十六

到胜根国普门城中 参普眼长者理身心

运平等智利益无量 佛欢喜门证善现行

十七

多罗幢城参无厌王 善恶示现调心修福

了脱生死如幻如生 如幻法门证无往行

十八

妙光城参见大光王 顺世三昧鸟兽山智

诸天围绕种性庄严 慈幢行法证难得行

十九

又行到安住王都 参见不动优婆夷

其光触身即清凉 经尘劫不生欲心

诸胜法智均无碍 无厌足证法善行

二十

再到诸都萨罗城 参遍行外道于峰

九十六种无依作 离知见证真实行

二十一

参优波罗华长者 诸香合一味化瑞

获法身香调和法 救众生离相回向

二十二

楼阁城参施罗船师 众商论宝望月观星

入菩萨大悲幢法门 金刚如意不坏回向

二十三

可乐城参无上胜长者 无忧林中平断世事务

八部人畜无贪嗔痴斗 清净法门证等佛回向

二十四

到轮罗国迦林城中 参狮子频伸尼妙胜

八德流泉木头生宝 证得入一切处回向

二十五

诣险难国庄严城内 波希多女身闪金光

被光触者了性欲空 证无尽功德藏回向

二十六

善度城 瑟尼胝罗居士 塔开檀香座前现百千佛

无涅盘调众住世不涅盘 永久坚固善根不退回向

二十七

又到普陀罗伽二岛上 参观自在菩萨众生宝

共演慈说离怖畏随宜 证入菩萨大悲行法门

二十八

参正趣菩萨放大光明 映夺诸相足趾按地震

事佛得普门速行法门 真实如如相大迹回向

二十九

参天神献宝供佛 四手取海水灌浴

离欲得云网法门 证无得无著回向

三十

又参安住地神时 现百万地神放光

得不可坏智臧门 证等法界量回向

三十一

夜神在暗现日月 险道处作桥梁路

得破暗光明法门 证无心入欢喜地

三十二

参普德净光主夜神 得禅定乐游步法门

十圣智四禅定智路 远离尘境入离垢地

三十三

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 毛孔现身云演他心智

解脱海底希有事 普喜幢法门证法光地

三十四

参普救众生妙德主夜神 目放光舒身灌顶得妙眼

智佛现时普焰出现妙眼 得调伏众生法证焰慧地

三十五

参寂静音海主夜神 起无量法藏大悲法

念念生喜庄严法门 而证入难胜地境界

三十六

参守护一切城主夜神时 现身演佛法庄严闻思修

能令诸含识守护心城堡 得妙音法门证入现前地

三十七

参开窍一切树华主夜神 现身普使知见莲花覆合

恶道中救拔有情断爱网 得大喜光明法证远行地

三十八

又参救护众生主夜神 随机妙智罪人心眼净

得教化众生生善法门 证入如如不动的境界

三十九

参妙德园满神将 普现十方一切佛

得一切处受生门 证善果妙慧境界

四十

于迦比罗城法界讲堂 参瞿波女现一万宫神

乃过去香牙园佛种智 得三味海门证法云地

四十一

参佛母摩耶夫人在大楼 观坐宝莲花色相端严

念念佛出世愿生生为母 证入菩萨大智慧法门

四十二

至三十三天参天主光天女 微尘劫事佛法语未忘失

凡有益悲悯智慧无不现前 得无碍念清净庄严法门

四十三

参童子师遍友为童蒙师 遍与众生为友手指无言

显示真法无言说之示意 而证入无所言说之法门

四十四

参知众艺童子无碍智慧 穷世艺诸字母鸟兽声音

云霞气候观察无不验证 得善知众艺菩萨字法门

四十五

参贤胜优婆夷自心开解 利乐众生六根智性功德

普遍显现出生智慧光明 证得无所依处道场法门

四十六

参坚固解脱长者 千万劫求佛正法

修狮子吼福智聚 得清净庄严法门

四十七

参妙月长者不谈略示名字 显无得中又无所不得妙义

无所得者方是无所不得者 而证得清净智慧光明境界

四十八

参无胜军长者垂示二法 开诱见无量佛得无尽藏

悟其所以实为直径之道 久持证入无尽相之法门

四十九

参婆罗门最寂净 菩提心三际不退

随意所作皆成究 证得如愿语法门

五十

参德生童有德女 烦恼依正皆如幻

知慧缘想与幻同 得菩萨善住法门

五十一

毗庐遮那庄严楼阁门前 尔时弥勒远方而至顶礼

一弹指门开命入后即闭 现映物物全彰不可思议

得一生佛果三世之境界 入不忘念智庄严藏法门

五十二

参文殊师利菩萨思维观察希欲奉观

文殊距一百一十由旬处伸右手摩顶

说妙法示教利喜令具足无量智光明

证入菩萨无量无边无际陀罗尼法门

五十三

于如来前众会之中见普贤菩萨

乘白象三处红莲座一心问法要

智悲园行愿成获佛德显同果海

而证入一切佛微尘数三昧法门[3]

善财童子,招财童子,聚财童子等五位童子是谁?

五位童子分别是善财童子、招财童子、聚财童子、散财童子、运财童子,具体由来是谁已经无从考证。

正月二十,据说是招财童子的诞辰。其实关于招财童子是谁,一直以来都没有个具体的考证,只是以此名位为称呼。

但对于招财童子的供奉,自古就已有之,最常见的场景就是把其画像贴在门上,算作门神之一,以期望得财得利;另一个场景就是正财神赵公明画像两旁的童子形象。

扩展资料:

善财童子在佛教中孜孜以求、四处参访、潜心修行、终成道果的典范。《华严经》中记载:善财为文殊菩萨曾住过的福城中长者五百童子之一。出生时,家中自然涌现许多珍奇财宝,因而取名为「善财」。不过善财童子却看破红尘,视财产如粪土,发誓修行成就道业。

文殊菩萨某次说法时,善财童子前往请教如何修持菩萨道,在文殊指示下,善财童子开始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创造了佛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佳话。他在普陀洛迦山拜谒观世音菩萨,得到指点教化后亦示现成为菩萨。

观音童子招财进宝是谁

“招财进宝”是指两位,是观音大士的金童玉女,师姐叫“小龙女”法号:妙慧,也叫进宝仙女, 师弟叫“善财”法号妙善,也叫招财童子。

龙女据佛经记述她是婆竭罗龙王的小女儿,是法华会上的有名人物。龙女自幼智慧通达,美丽善良,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八岁时已善根成熟,在法华会上当众示现成佛,《且有毛色顿开,立地成佛》之说就是从小龙女这里传出来的。为辅助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龙女又由佛甘心身示现为童女身,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右近侍。小龙女经常为人开启智慧,喜欢惩恶扬善,为善人送财送宝,有时奉观音菩萨之命接引超度的亡灵到西天极乐世界,功德无量

五位财神爷的名字分别是什么?

1、文财神:文财神主要有比干和范蠡。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为人忠耿正直,因直言劝谏,被纣王剖膛挖心。民间传说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扔于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他因没了心,办事公道,无偏无向,所以深受人们爱戴,被尊为文财神,因其公正无私,又被称为“公正财神”。

2、武财神:武财神主要有赵公明和关公。赵公明原是道教的冥神,是五大瘟神之一,但也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禳灾。关公是万能神明,明清被奉为“武圣人”,有“千古忠义第一人”的美誉,商贾们敬仰关公的忠诚和信义,把他拥为商界的守护神,作为财神来供奉

3、五路神:俗称五路财神,即赵玄坛赵公明、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五神,他们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

4、小财神:财神主要有利市仙官、招财童子、刘海、和合财神。这些财神因多以童子形象出现,并经常手托宝盘或手持元宝、如意等旁侍在文武财神跟前。利市仙官是民间流传的一位小财神。

5、地方财神:地方财神有金元七总管、沈万三等。金元七总管是明清以来江浙一带供奉的当地财神,,据传是抗倭英雄,百姓希望这些造福地方的英雄,死后仍能发挥“余热”,继续护佑当地人民,为其建庙供奉,每月初二、十六祭拜,称为拜利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