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2323

老空水突水预兆一般是什么,井下突水预兆主要有哪些

兴仁信息网2023-11-21 02:07:220

发生透水征兆后应该如何做?

发生透水征兆后,应该赶快及时把透水的水源关掉,然后再去处理,这样是比较好的。

突水预兆辨识

导致煤矿水害的矿井充水水源,无论是来自地面还是地下,均有源头可寻。充水水源聚集起来对煤矿坑形成威胁,需要一定的充水通道和充水过程,有了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是否能够溃决成灾,需要一定的充水强度和前提与条件。因此,水害事故发生前一般均会显现出各种各样的突水预兆,有时这些突水预兆还非常明显,只要能够有效辨识,就可避免重大突水事故的发生或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1)挂汗。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井下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的煤体,有时也可聚结成水珠。区别真假挂汗的方法是,仔细观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潮湿,若潮湿则是突水预兆。

2)挂红。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3)水叫。含水层或积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会发出“嘶嘶”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若是煤巷掘进,突水即将发生,这是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威胁的人员。

4)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工作面就感觉凉爽、阴冷;但受地热较大的矿井地下水的温度变高,当接近积水区时,气温反而升高。

5)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6)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7)水色发浑,有臭味。

8)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CH4、CO2、H2S等有害气体。

9)裂隙出现渗水。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根据矿井水的来源不同,突水前的预兆有以下特点:

1)老窑水突水预兆。由于老窑水积存时间较长,水量补给较差,称“死水”。老窑水透水预兆有挂红,酸性大,水味发涩的特点。

2)溶洞水突水预兆。由于洞内积水长期侵蚀溶岩,水多呈灰色或灰黄色,带有臭味,有时也有挂红现象。另外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石灰岩溶洞水时,可出现顶底板来压、裂隙和柱窝渗水的现象。

3)断层水突水预兆。断层破碎带中的地下水是流动的,补给较充分,称“活水”。很少能出现挂红现象,水无涩味而发甜;在岩巷中接近断层水时,有时在岩缝中可见到淤泥,水较浑浊多呈黄色。另外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的断层破碎带时,会出现来压,淋水增大等现象。

4)冲积层水突水预兆。浅部掘进井筒常遇到冲积层水,采空区顶板冒落,裂缝沟通冲积层时,也会遇到冲积层水。特点是,开始水量较少,呈黄色,并夹有砂子,以后便急剧增大。

什么是老空水的特征

老空水特征老空区域普遍存在积水。采空区域顶板受到破坏,常年接受上覆含水层和本煤层的补给,所以一般都会有一定量的积水。老空积水具有分散、孤立和隐蔽的特点。采空区空间分布的形态难以判断,老空水的边缘、积水形状无规律可近距离煤层开采,老空积水危害严重。由于地质构造等原因,煤层分布不规律,造成各煤层空间分布在局部地区。

老空水是什么意思

已采掘的旧巷及空洞内,常有大量积水,称为老空水。老空水常为矿井水灾shigu的主要原因。老空水特点是水压大,一旦掘透,来势迅速,具有很大破坏力,但是涌水持续时间短,易疏干。老空水酸度大,不能饮用,而且对井下轨道、金属支架、钢丝绳等金属设备有腐蚀作用。老空水透出一般伴有有害气体的涌出。

井下透水有哪些预兆?

煤层或岩层透水前,一般都会有一些征兆。井下工作人员都应熟悉发生透水事故前的预兆,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透水前的预兆常有:

1.煤层发潮发暗。由于水的渗入,使煤层变得潮湿,光泽变暗淡。如果挖去一层仍是这样,

说明附近有积水。

2.巷道壁或顶板“挂汗”,它是积水通过岩石微小裂隙时,凝聚于岩(煤)壁表面的一种现象。

3.煤层变凉。煤层含水时能吸收人体的热量,用手触摸时会有发凉的感觉,并且手放的时间越长,感到越凉。4.

工作面顶板淋水加大,或出现压力水头。

5.工作面温度降低。工作面可见到淡淡的雾气,使人感到阴凉。

6.水叫。煤岩层裂缝中有水挤出,发出“嘶嘶”的响声,有时还可听到像低沉的雷声或开锅水声,这都是透水的危险征兆。

7.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因积水区有气体向外散出,使工作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的含量明显增大。

8.煤壁或巷道壁“挂红”。如老空水,一般积存时间较长,水量补给少,通常称为“死水”,所以酸度大,水内含有含铁的氧化物或硫化矿物。这是接近老空积水的征兆。

矿井发生透水前有哪些预兆

矿井透水征兆:

1、煤层发潮发暗。由于水的渗入,使煤层变得潮湿,光泽变暗。如果挖去一层仍是这样,说明附近有积水。

2、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会通过煤岩裂隙面在煤壁、岩壁上聚成很多水珠,出现挂汗现象。

3、挂红。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4、水叫。含水层或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发出“嘶嘶”水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

5、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6、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7、顶板淋水加大,或出现压力水头。

8、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9、水色发浑,有臭味。

10、硫化氢气味加大。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硫化氢有臭鸡蛋气味。

11、裂隙出现渗水。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12、钻孔底发软或出水。

用探水钻或钎子探水时,如发现钻孔底发软,钻屑发潮,就说明钎子快到积水区,如继续钻就有出水可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