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0165

罗睺太岁星君,太岁星君是什么意思

兴仁信息网2024-01-24 00:11:060

罗睺星是道教的还是佛教的?

罗睺星是出自封神演义里面的。不属于道家和佛家学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除了凶星罗睺,还有什么星啊?破军,贪狼,七杀,啥的都别来了。凶神啥的也...

太岁 计都 湿婆 所有的修罗

--------------------------------------

天罡地煞 三十六天罡的天兵凶神 七十二地煞的地兵恶煞

郁垒 神荼

白无常、黑无常 钟馗

烛阴

五瘟神

五通神(五通神有两种说法 其中一种是是横行乡野、淫人妻女的妖鬼)

北斗诸星

---------------------------------------------------------------

北欧神话 火神洛基

三清、四帝、九曜、元辰,分别是指哪些神仙?镇元大仙又是什么辈分呢...

三清:玉清境洞真教主 元始天尊 ,上清境洞玄教主 灵宝天尊 ,太清境洞神教主 道德天尊

四帝:1. 苍帝、黄帝、白帝、黑帝

2. 指掌四方的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南方朱雀

九曜:日曜(太阳),二、月曜(太阴),三、火曜(荧惑星),四、水曜(辰星),五、木曜(岁星),六、金曜(太白星),七、土曜(镇星),八、罗睺(黄幡星),九、计都(豹尾星)。九星与日时相随劐逐而不离,故又称"九执"。唐开元年间传入我国,称"九执历"。九星配日法曾为我国历法所采用,后删弃。

3.道教语。日的别称。

《封神榜》中随斗部九曜星官名讳

崇应彪 高系平 韩鹏 李济 王封 刘禁 王储 彭九元 李三益

元辰:元辰, 又名大耗, 别而不合之名. 阳前阴后, 则有所屈, 屈则事无所伸; 阴前阳后, 则直而遂, 于事暴而不治, 难与同事, 故名元辰.命带元辰, 生旺则落魄大度, 不别是非, 不分良善, 颠倒鹘突. 死绝则寒酸薄劣, 形貌猬下, 语言浑浊, 不知羞辱, 破败坎坷, 贪饮好情, 甘习下流.

阳男阴女,其元辰是: 子年见未, 丑年见申, 寅年见酉, 卯年见戌, 辰年见亥, 巳年见子, 午年见丑, 未年见寅, 申年见卯, 酉年见辰, 戌年见巳, 亥年见午.

阴男阳女, 其元辰是: 子年见巳, 丑年见午, 寅年见未, 卯年见申, 辰年见酉, 巳年见戌, 午年见亥, 未年见子, 申年见丑, 酉年见寅, 戌年见卯, 亥年见辰.

真元大仙:镇元大仙:是地仙之祖,道号镇元子,住在西牛贺洲的五庄观上,道术深厚精深,连观世音菩萨也让他三分。他种的人参果,九千年成熟一次,闻一闻神奇的人参果,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颗,就能活四万七千年。镇元大仙三绺美髯,貌似童颜,手无兵器,只有一只玉尘麈。在与孙悟空打斗中,一只玉麈抵得住千钧之力的金箍棒,只两三个回合,他施展袖里乾坤的法术,把唐僧师徒连人带马装进袖子里,本领着实厉害。但大仙心胸开阔,气度不凡,当孙悟空请来菩萨救活人参果树后,他不记前嫌,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并且慷慨举办人参果会,用珍贵的人参果宴众仙和唐僧师徒,颇有大仙气度。

镇元子,混名与天同君,道场设在西牛贺洲万寿山五庄观。在《西游记》林林总总的神仙中,镇元子应该是最有风度的一位。

唐僧师徒取经路过五庄观,远见“松篁一簇,楼阁数层”,连孙悟空也一时看不出是观宇还是寺院。到了近前,才“看不尽那巍巍道德之风,果然漠漠神仙之宅”。虽说孙悟空曾作过齐天大圣,但对镇元大仙却一无所知。镇元子的五庄观,有一棵天开地辟的灵根人参果树,万年一收获,只得三十个果子。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大仙地位显赫,他的弟子解释:“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镇元子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为此其弟子还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了我们的香火。是家师诌佞出来的。”镇元子是地仙之祖,所以敬天“礼上还当”,敬“天地”可能取其和谐。他在道家的位置与玉清、上清、太清平列,或者在“三清候补”之级。从他门下出去的散仙不计其数,身边尚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他的观内有花园、菜园,孙悟空偷人参果看到菜园,不无讥笑之意说:“他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

唐僧一行路经时,镇元子正好应玉清元始天尊之邀,到上清天弥罗宫去讲“混元道果”。去时,带去了四十六位弟子,对留守的清风、明月二弟子特意交待:“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二弟子得知师父故人是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说:“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镇元子解释说:“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还交待:“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

自以为见多识广的孙悟空,到了五庄观,听了清风、明月对镇元大仙的介绍后“笑得打跌”,忍不住喝道:“你这个臊道童,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什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偷食人参果,推倒果树,不认错道歉,师徒一行就悄悄开溜;被镇元大仙追上询问,又以谎言搪塞。镇元大仙施手段,连人带马捉去,又特意安排与马草料,以“唐三藏做大不尊”之名,欲用皮鞭打之。并解释:“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枪……”。孙悟空见状,急承担责任,要求替打,大仙笑道:“这泼猴倒言语膂烈。这等便先打他”。打完,又要打唐僧,孙悟空又求替打,大仙笑道:“这泼猴,虽是狡猾奸顽,却倒有些孝意。既这等,还打他罢。”当夜孙悟空作法,以柳树之根替身,使一行人逃脱。次日早,大仙得知,夸奖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又说:“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遂又追上将四人一马捉拿回观。

二次捉住唐僧一行,镇元大仙命人支起油锅,要炸孙悟空。孙悟空施法捣了锅灶。大仙再起锅灶,要炸唐僧,孙悟空赶快站出来:“我来下油锅了。”镇元子见好就收,一把搀住孙悟空,表扬夸赞了一番后,对孙悟空说只要把树医活,就与孙悟空八拜为交,结为兄弟。孙悟空也见识了镇元大仙的手段,不敢狂作非为,赶紧到三岛求取医树之方。

孙悟空访三岛求方医树,听到各路神仙对镇元子的高度评价;到了观世音处,又挨了一顿责骂,更了解到镇元子是非凡之仙。观世音随孙悟空到了五庄观,镇元子恭敬有礼:“小可的勾当,怎么敢劳菩萨下降?”观世音也显示君子之风:“唐僧乃我之弟子,孙悟空冲撞了先生,理当赔偿宝树”。

人参果树医活后,镇元大仙急令敲下十个人参果,请菩萨唐僧师徒等做了“人参果会”。送走观世音,大仙又安排蔬酒,与孙悟空结为兄弟。分别时,两人依依不舍,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西游记》中,佛道勾心斗角,少有和谐场景。五庄观发生的这件事,精彩地体现了道家静虚高远的境界。镇元大仙表现出的高超的道法和宽容忍让精神,对孙悟空忠诚品质与手段功夫的认可,确实为道家争得了彩头,展现了真正的道家大仙的风度。

镇元大仙三绺美髯,貌似童颜,手无兵器,只有一只玉尘麈。在与齐天大圣孙悟空打斗中,一只玉麈抵得住千钧之力的金箍棒,只两三个回合,他施展袖里乾坤的法术,把唐僧师徒连人带马装进袖子里,本领着实厉害。但大仙心胸开阔,气度不凡,当孙悟空请来菩萨救活人参果树后,他不记前嫌,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并且慷慨举办人参果会,用珍贵的人参果宴众仙和唐僧师徒,颇有大仙气度。

中国古代神话中九曜星君的名字

天道运行,有七政之星辉映于天,天道循环,星辰轮转。此为天道。地球之昼夜寒暑、年月日时、风候节气皆为天道所致。《尧典》曰:“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四余为紫炁,月孛,罗候,计都。此四者为木、水、火、土星之余气,俗称卫星,天星以北极紫微垣为尊,众星环绕,七政为文臣,四余乃武将。

俗说之九曜乃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七政配以四余之罗候计都。此原为古印度之天文历法说法,在唐代传入我国。

太阳乃金乌,为天之君,为诸吉之首,其体至健,至刚!恩光普照!众星皆借其光而辉映星空。太阴乃天之后,有盈亏之象。其体至柔至顺,主发财富。光华盖照!木星为岁星,性和温柔,仁寿之星,吉则文星发贵凶则灾吝。公转期12年为黄道十二周,故称为岁星,与土星20年相会一次,在庚辰、庚申、庚子三年我们称为一运。三次会合便为三运六十年为一花甲子。俗以“太岁”称之。火星性极热燥,为荧惑。主疾病火灾死亡凶祸。应朱雀之位。土星为镇星,性微寒,吉则生意兴隆,凶则瘟黄病疫。应勾陈之位。金星为太白,又名长庚,主凶。在黄昏的太阳落下之西方及早晨日出之东方方能见之,黎明为“启明”,黄昏为“长庚”其位为白虎。水星为辰星,性无定,吉。主科甲。其性黑,其色智,主玄武之位。罗候为天首,又名龙头,乃火之余气,多凶为祸。计都为豹尾,乃土之余气,主孤寡。同罗候皆为虚星,实乃月亮轨道处入黄赤道之交会点。自清代后罗候与计都互调,故今之罗候乃古之计都,今之计都乃古之罗候,学者不可不知此点。

九曜九年循环,古人多以人命吉凶视之,认为其会影响人生祸福。自宋代后逐渐形成以灯祭禳之法,在民间流传。《许真君增补玉匣记》收录此法。如下:

男女值年星辰属命一觅(以周岁计)

十一岁:男土星,女火星。十二岁:男水星,女木星。

十三岁;男金星,女太阴。十四岁:男太阳,女土星。

十五岁:男火星,女罗喉。十六岁:男计都,女太阳。

十七岁:男太阴,女金星。十八岁:男木星,女水星。

十九岁:男罗喉,女计都。二十岁:男土星,女火星。

二十一岁;男水星,女木星。二十二岁:男金星,女太阴。

二十三岁: 男太阳,女土星。二十四岁:男火星,女罗喉。

二十五岁:男计都,女太阳。二十六岁:男太阴,女金星。

二十七岁:男木星,女水星。二十八岁:男罗喉,女计都。

二十九岁:男士星,女火星。三十岁:男水星,女木星。

三十一岁:男金星,女太阴。三十二岁:男太阳,女士星。

三十三岁:男火星,女罗喉。三十四岁:男计都,女太阳。

三十五岁:男太阴,女金星。三十六岁:男木星,女水星。

三十七岁:男罗喉,女计都。三十八岁:男士星,女火星。

三十九岁:男水星,女木星。四十岁:男金星,步太阴。

四十一岁:男太阳,女土星。四十二岁:男火星,女罗喉。

四十三岁:男计都,女太阳。四十四岁:男太阴,女金星。

四十五岁:男木星,女水星。四十六岁:男罗喉,女计都。

四十七岁:男士星,女火星。四十八岁:男水星,女木星。

四十九岁:男金星,女太阳。五十岁:男太阳,女土星。

五十一岁:男火星,女罗喉。五十二岁:男计都,女太阳。

五十三岁:男太阴,女金星。五十四岁:男木星,女水星。

五十五岁:男罗喉,女计都。五十六岁:男士星,女火星。

五十七岁:男水星,女木星。五十八岁:男金星,女太阴。

五十九岁:男太阳,女土星。六十岁:男火星,女罗喉。

六十一岁:男计都,女太阳。六十二岁:男太阳,女金星。

六十三岁:男木星,女水星。六十四岁:男罗喉,女计都。

六十五岁:男士星,女火星。六十六岁:男水星,女木星。

六十七岁:男金星,女太阴。六十八岁:男太阳,女土星。

六十九岁;男火星,女罗喉。七十岁:男计都,女太阳。

七十一岁:男太阴,女金星。七十二岁:男木星,女水星。

七十三岁:男罗喉,文计都。七十四岁:男土星,女火星。

七十五岁:男水星,女木星。七十六岁:男金星,女太阴。

七十七岁:男太阳,女土星。七十八岁:男火星,女罗喉。

七十九岁:男计都,女太阳。八十岁:男太阴,女金星。

八十一岁:男木星,女水星。八十二岁:男罗喉,女计都。

八十三岁:男土星,女火星。八十四岁:男水星,女木星。

八十五岁:男金星,女太阴。八十六岁:男太阳,女土星。

八十七岁:男火星,女罗喉。八十八岁:男计都,女太阳。

八十九岁:男太阴,女金星。九十岁:男木星,女水星。

九十一岁:男罗喉,文计都。九十二岁:男士星,女火星。

九十三岁:男水星,女木星。九十四岁:男金星,女太阴。

九十五岁:男太阳,女土星。九十六岁:男火星,女罗喉。

九十七岁:男计都,女太阳。九十八岁:男太阴,女金星。

九十九岁:男木星,女水星。

诗曰:

此星人命喜燃灯,保汝平安福寿增。男女行年宜解祭,九星下降要虔诚。

凡人生命行年,值某位星君,按其下界日期,虔诚斋戒,燃灯祭之,士人加官进禄,商贾利增百倍。妇人遇吉星祭之,求子得子;遇凶星祭之,可免灾厄也。鹤按此法乃古人认为天体之磁场会牵动人体磁场导致吉凶的观点,后多加杂些观点,我们应辩证看待。

附:九耀星君值男女命限图

太阳星

行年值太阳,终岁得安康。

男子重重喜,女人有灾殃。

名日太阳星。光辉天下,无处不明朗。主远行有财,大人见喜。添人进口,万事和合。惟女子不喜此星,宜禳解方吉。

每月二十七日下界。用黄纸牌位写“日宫太阳帝子星君”,灯十二盏。正西祭之,大吉。

太阴星

行年值太阴,诸事遂其心。求名并求利,前程宜远行。

名曰注阳星。宜见官,有理,男子出入,凡事遂心。女人有疾厄、产患之危。

每月二十六日下界。用黄纸牌位写“月宫太阴皇后星君”,灯七盏。正西祭之,大吉。

木星

行年值木星,不利是阴人。虽见微小疾,未为岁月迍。

名曰朝元星。其年男子有眼目之疾,阴人有血光之灾。不妨婚姻和合,人口平安。

每月二十五日下界。用青纸牌位写“东方甲乙木德星君”,灯二十盏。正西祭之,大吉。

火星

行年值火星,守旧且潜身。女人多灾厄,男命不离刑。

名曰灾星。主疮疾,女人产难,血光。男从官灾不利,人口不安,六畜不旺,自宜谨慎可也。

每月二十九日下界。用红纸牌位写“南方丙丁火德星君”,灯十五盏。正西祭之,大吉。

土星

行年值土星,官事来相侵。出入多不顺,提防小人惊。

名曰厄星。此年见灾不安,家宅啾唧,夜多怪梦,六畜不利,不宜远行,防小人暗害。

每月十九日下界。宜用黄纸牌位写“中央戊己土德星君”,灯五盏。正西祭之,大吉。

水星

行年值水星,财喜主重兴。男子福禄至,女子口舌侵。

名曰福禄星。大人见喜,远行有财,添人进口;女人不利,无灾难,不宜渡河。

每月二十一日下界。用皂纸牌位写“北方壬癸水德星君”,灯七盏。正西祭之,大吉。

金星:

行年值金星,凡事不遂心,男子忧还可,大忌是女人

名曰朝阳星.贵人见喜,添人进口,婚姻娶嫁,总有肚腹之灾,出入提防小人不是.

每月十五下界,用白纸牌位"西方庚薪金德星君"灯八盏,正西祭之,大吉。

罗喉星

行年值罗喉,主人百事忧。男子官灾至,女人也闷愁。

名曰口舌星。主见官非、口舌、眼目之疾,女人见血光、产鬼之厄。

每月初八日下界。用黄纸牌位写“天宫神首罗喉星君”,灯九盏。正北祭之,大吉。

计都星

行年值计都,灾害不时无。阴人防口舌,犹可是丈夫。

名曰凶星。大人不喜,六畜不利.阴人主口舌是非。宜出人.远行有财,在家亦有暗味不明之事。

每月十八日下界。用黄纸牌位写“天尾官分计都星君”,灯二十盏。正西祭之,大吉。

太岁是什么

《山海经》、《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对太岁均有详尽记载,称其为“肉芫”,“视肉”等。晋代著名学者郭璞注释《山海经》时,对“视肉”作的解释是:“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本经上品”,具有“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的特点。

另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它和岁星(木星)运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岁到了哪个区域,相应的就在哪个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它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这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会有灾祸”的由来。

作为一种具体的生物,“太岁”是真实存在的。据现代微生物专家们解释,俗称太岁的东西是一种介于真菌生物的粘细菌生物,他生命力极强,生活于土壤之中,是一种罕见的大型粘细菌体。

能不能吃,说不上来

何为太岁?

【简介】

太岁,为道教神明的尊称,又称太岁星君,或者岁君。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太岁又称太岁星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间奉祀的神灵。

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叫干支纪年法,它是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依次轮流搭配而成。始于甲子,终于癸亥。一个轮回需要60年,称为六十甲子。

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这60年里面,每一年天上都会派一位神仙出来值年,他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祸福,老百姓尊称这些神仙为值年太岁,60年就有60位太岁,所以统称为60甲子神。

【六十甲子太岁星君】

太岁神从南北朝开始就有六十位,到了清代初期六十位太岁的名字全部更换,成了现在各地有安奉太岁的庙宇里面的六十太岁。

以下※甲子为纪年,金辨为太岁星君的姓名

甲子金辨, 乙丑陈才, 丙寅沈兴, 丁卯耿章, 戊辰赵达, 己巳郭灿, 庚午王清, 辛未李訽, 壬申刘旺,癸酉康志, 甲戌訾广, 乙亥吴保, 丙子郭嘉, 丁丑汪文, 戊寅曾光, 己卯龚仲, 庚辰章德, 辛己郑祖, 壬午陆明, 癸未魏仁, 甲申方杰, 乙酉蒋嵩, 丙戌白敏, 丁亥封济, 戊子郑堂, 己丑潘佑, 庚寅邬桓, 辛卯范宁, 壬辰彭泰, 癸巳徐斝, 甲午章诚, 乙未杨贤, 丙申管仲, 丁酉康杰, 戊戌姜武, 己亥谢焘, 庚子卢超, 辛丑汤信, 壬寅贺谔, 癸卯皮时, 甲辰李诚, 乙巳吴遂, 丙午文哲, 丁未缪丙, 戊申喻志, 己酉程实, 庚戌猊秘, 辛亥叶坚, 壬子丘德, 癸丑林朴, 甲寅张朝, 乙卯万清, 丙辰辛亚, 丁巳易彦, 戊午黎卿, 己未傅傥, 庚申毛梓, 辛酉石政, 壬戌洪克, 癸亥卢程

【太岁头上动土】

古人把木星称为“太岁”,认为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实际是11.86年),并划分周天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都有特定的名称,说太岁某一年在某一方,这一方就不能动土搞建筑,否则触犯了太岁,就会招来灾祸,这其实是江湖术士骗人的鬼把戏。后来,人们把别人侵犯自己怒斥为“太岁头上动土”,是显示自己的威风。

这一说法早在宋朝就已有之。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就曾提到过:朱武和陈达、杨春在少华山落草之后,为了打劫钱粮供山寨使用,预备与官军对敌。朱、杨要打蒲城县,陈达不听朱、杨的劝告,坚持要从史进所住的史家村借条路去打华阴县。路经史家村时,史进召集众庄客截住道路,对陈达喝道:“你也须有耳朵,好大胆,直来太岁头上动土。”敢这样说的当然就是有来头的人,书中所讲的陈达的确不是史进的对手,结果被史进擒获。

【犯太岁、冲太岁、刑太岁】

一般人的年庚,若与值年太岁相同,民间称为犯太岁,年庚对冲者,则叫冲太岁;诗约: 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因此,无论是那一种,在那一年里必定百事不顺,事业多困厄,身体多病变,因此务必要拜奉太岁星君以保平安。

六十甲子各有岁神轮值,而当年轮值之岁神称为值年太岁,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岁,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属的名称,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岁。

甚麼叫做犯太岁,犯其实即是冲,「冲」亦分为「年冲」及「对冲」。

「年冲」即是指生肖之年,例如今年是蛇年,属蛇者即为年冲;

「对冲」即是指生肖之年再加上六年,「对冲」又叫「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以辛巳蛇年为例,巳与亥为相冲,因此肖猪的人仕在辛巳蛇年,便是「对冲」,犯了太岁;凡是遇到「年冲」或「对冲」的生肖,都要到庙里拜太岁,才会诸事顺吉。

甚麼叫做刑太岁,刑太岁,又称「偏冲」,自己的出生年如与流年所属生肖相差三年,便是刑克,即与流年太岁「偏冲」。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例如蛇年,肖蛇为太岁,肖猪为冲太岁,而肖猴和虎为「偏冲」太岁。

【不明生物—“太岁”】

“太岁”是一种存在于地球上的不明生物体,它的存在、作用和影响在生物学界始终有争议。

它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原生质生物。或者说,太岁是可能一种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既有原生物特点,也有真菌特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肉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古籍《山海经》称“太岁”为“视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尽,寻复更生”。

【历史记载】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太岁也被称为 “视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带个肉字,说明可以食用。据《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 “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 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至于吃了以后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说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据《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

据《史记·秦本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山东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随即率五百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当中就有肉灵芝。

晋代著名学者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时,对“视肉”做的解释是:“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唐代著名学者虞世南的《北堂书抄》中也有一条关于“土肉”的记载,他的史料转录于《临海异物志》,文中说:“土肉,正黑,大如小儿,臂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钗股,浚克食。”

《广异记》中记载:晁某性情刚烈,有关於鬼神的传说或是禁忌,他从来不相信,也不觉得害怕。他经常故意在冲犯太岁的方位大掘其土,某天,竟在太岁方位上掘出了一块蠕蠕而动的白色肉团。他将这块蠕动的肉,鞭打了数百下后,丢到马路边,之后派人偷偷的在旁边观察周围的动静。

就在半夜三更时分,街上不知从何处出现了大队车马,围绕聚集在那块肉团的四周。车上有个人问太岁:「你为什麼甘愿受到这种屈辱,却不报仇呢?」太岁回答说:「他的气势正旺,血气正刚,我也拿他没办法呀!」

【研究与发现】

从古到今有关发现“太岁”的消息就不断传出。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内蒙古、吉林、山东等地就先后有报道。虽然如今发现“太岁”已算不上什么重大新闻,但无论是民间还是科学界,都一直对“太岁”大感兴趣,上世纪90年代初,他和北京、吉林、陕西等地的科学家已纷纷展开对“太岁”的研究。

【形状】

太岁的形状,颜色,大小均没有固定值,似乎会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长大。

【生物性】

根据西北大学对外发布的信息显示,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同时有呼吸作用,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直接测定,就证明了它有一个代谢过程,有二氧化碳的产生,那就证明它是活的。

●说法一:黏菌群复合体

专家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发现,组成“太岁”的是非常多的菌体,而且品种各异。结合 “太岁”的个体带有一定弹性,还不时分泌出有丝性的黏物等现象,当时专家的结论是,所谓的“太岁”应该就是一种“特大型罕见黏菌复合体”。既有原生质生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专家估计该黏菌是以细菌、酵母菌、霉菌孢子等其它微生物为食,以纤维素、儿丁质、甲壳质等为营养,含有蛋白质约 50%,以及核酸、酵母菌和霉菌等。但当时受科研仪器的限制,没有对这些菌体作更深入的分子分析。

●说法二:粘细菌

吉林大学微生物专家解释,“太岁”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粘细菌,生活于土壤中,生命力极强。

●说法三:高等真菌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白玉华教授将“太岁”切片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体内具有菌丝,初步确定为高等真菌。

●说法四:并非黏菌群复合体

中科院微生物所形态学专家茆晓岚多年前曾研究发现,该物体含大量的水;做蛋白质实验,没有蛋白质反应,也没有核酸反应。而放于火上烧,能闻到呛鼻的味道,他估计有醛基、醇基或羟基成分。因为黏菌必须具备蛋白质和核酸成分,因此他判断“怪肉”不是黏菌群复合体。

●其他说法

有专家还认为,“太岁”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体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物的祖先”。但李泰辉研究员和施苏华教授都表示,虽然“太岁”为黏菌群复合体的说法基本可以认定,但关于“黏菌群复合体”这一概念是非常模糊的,还不能清楚解释“太岁”为何种物种,惟有通过分子系统分析等研究,才能将“太岁”身上的秘密一一揭开。

【热捧多年只因至今仍是谜】

其实科学界对“太岁”的研究早已陆续开展,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无论是民间,还是科学界对“太岁”的热捧依然有增无减呢?专家认为当中有两大原因。

首先是因为民间对“太岁”的传说从古至今一直流传,而且一些相关的记载很悬乎,比如说,秦始皇曾认定“太岁”为长生不老的灵药,命令徐福率部下千方百计找寻。而据古代文献记载,在中国北方民间,“太岁”是一种传说中的凶神。俗语中就有“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犯太岁”等说法。因此,每当各地发现有疑似“太岁”的生物后,人们就会异常关注,媒体争相报道炒作。

其次,科学界目前的研究结果还未能清楚解释组成“太岁”的菌群复合体究竟为何物。李泰辉说,全球的科学家对于菌类的研究还非常有限,目前存在于自然界的包括黏菌在内的真菌大约在150万-200万种,科学界大约只对其中5%的菌类品种有研究,仍有过百万以上的菌类尚未能验明正身。因此,专家毫不讳言说,即使这次中山大学对该物质的分子系统有新的研究进展,科学界依然还难以给这个复杂的生物正式冠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