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66

国联期货:棉花:低位徘徊 虚势待涨

新浪财经2020-06-11 22:06:530

月底,郑棉期价第三次触及万元历史低位。前两次是在08年底和16年初;后期均引发一波显著的上涨。那么,这次呢?也会如此;因为低于现金成本不会长久,必定引发供求两方面变化。

之所以棉价再度回到历史低位,是因为国际原油暴跌、海外疫情蔓延,以及庞大的棉花库存。随着时间推移,市场极度“黑暗”的时期正在过去,郑棉市场的价格重心有所抬升。如今,郑棉主力2009合约正围绕着区间(10800-11800元/吨)波动。这是一种蓄势,等待着某种因素打破这种僵局;并触发一波时间跨度和幅度较大的上涨。

1.“三大利空”正在过去

前期,压制郑棉市场的三座大山是:国际原油暴跌、海外疫情蔓延、注册仓单巨大。如今,这三大矛盾均出现实质性好转。

首先,国际原油已经呈现触底回升的态势。致命的暴跌已经过去,这主要得益于OPEC及盟国“史无前例”的大幅度减产(970万桶/日)。随着全球极度量化宽松政策的推进,原油市场稳步抬升是可以预期的;因此,化纤市场的回暖对棉市的影响是正面的。

其次,海外疫情新增趋势图呈现高位盘旋,疫情有所缓解,拐点有望在6月初确立。若无意外,6月份全球疫情将得到有效控制,或许到7月份疫情将基本消散。如此,随着复工复产的缓慢推进,全球棉花消费正在从坍塌到企稳、从回升到回暖再到恢复的有序演进中。

如今,这一变化亦反映在处在历史低位的美棉上。可以说,美棉底部已基本确立,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基础了。另外,传闻国家讨论了农产品的增储方案;其中包含进口美国棉花。

最后,一直压制市场的是:巨额的注册仓单了。2月13日,郑棉注册仓单达到最高为37438张,折合棉花149.7万吨;截止5月22日,注册仓单缓慢减至26308张,折合棉花105.2万吨。可见,在2005合约交割后,注册仓单流出不少,剩余仓单或转抛至2009合约和2101合约。另外,去年国储棉拍卖是从5月份开始的;今年至今没有消息,或许就没有拍卖了?

综上所述,市场最坏时期正在过去。郑棉市场有望进入反复筑底阶段,并等待需求回暖。

2.USDA报告基本反映最差状态

据5月USDA最新数据,中国方面19/20年度新棉产量为594万吨,保持不变;因疫情大幅调降消费量121万吨至740万吨;产需缺口缩减为146万吨,加上进口后致使期末库存反升至789万吨(库存/消费比为106%)。可以说,此次USDA对中国消费数据的调整基本到位,较好地反映了双方贸易摩擦和海外疫情暴发对服装出口及消费的影响。

全球方面,供需数据依旧为利空,在大幅调减消费数据下,期末库存增加了367万吨为2115万吨(库存/消费比为92%)。但这些数据基本反映在处历史低位的市场中。

最重要的是:本次USDA给出了20/21年度的预测数据。

中国方面,预估20/21年度的产量为578万吨(-17万吨),消费量827万吨(+87万吨);产需缺口250万吨,加上进口207万吨,期末库存降至742万吨(库存/消费比为89%)。由此可见,这一数据很好地反映了疫情完后消费回升与产量略降的格局,郑棉市场价格重心向上依旧可期。

全球方面,预估20/21年度的产量为2589万吨(-80万吨),消费量2535万吨(+249万吨);产需过剩54万吨,期末库存略增50万吨至2165万吨(库存/消费比为85%)。如此,全球产需数据基本平衡,库存改善并不明显,因而市场上行的动能较为有限,并牵制郑棉价格。

3.未来上涨的驱动力在哪里?

就郑棉而言,最恶劣的基本面正在过去。5月合约交割完后,郑棉主要矛盾转为两方面:1、棉花生长如何?天气与虫害或成为炒作题材。2、后疫情时代,全球及中国的消费回暖何时加强?

第一方面,北半球棉花播种进入尾声。据调查,2020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4615万亩,同比下降4.15%。另外,全球棉花的种植面积亦下降4%。有农业组织认为:2020年印度植棉面积同比减幅达4%-5%。因此,在棉花生长阶段,如遭遇恶劣天气或虫害,那么,棉市会进入“灾害炒作”模式。

第二方面涉及棉花需求。若是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全球复工复产的进度将逐步加强,直至经济全面进入复苏阶段。国内方面,截至5月1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回升至99.1%和95.4%,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国外方面,鉴于疫情尚未出现“拐点”,因而距离消费启动还有相当长时间。

总体而言,三大利空均在向好的方面转化;未来,郑棉的主要因素将转向:棉花的生长状态,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情况上。一旦,海外疫情得到控制,那么,欧美经济重启,叠加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商品市场步入上行通道将是大概率事件。

图1:郑棉指数(周线)未来走势示意图

{image=1}

国联期货 吉明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宋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